陈宝箴、陈三立故居。 在修水,“陈门五杰”的故事妇孺皆知,口口相传。200多年前,义宁陈氏先祖从福建上杭迁居此地,结草为庐,勤耕苦读,悬壶济世,经过三个甲子的接续奋斗,完成了从棚民之家、官宦之家到“握世运之枢轴,含时代之消息,而为中国文化与学术德教所托命者也”的文化世家的蝶变。 据记载,凤竹堂始建于1792年,分两期建设,左边乃陈宝箴祖父所建,右边为新屋,是陈宝箴中举出仕以后所建。整个建筑用料朴实,工艺简朴,却孕育出了近现代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文化贵族”。其中,陈宝箴、陈三立祖孙四代五人声名卓著,贡献巨大,对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誉为义宁“陈门五杰”。他们分别是晚清维新派重臣、湖南巡抚陈宝箴,陈宝箴之子、晚清同光体诗派巨擘、爱国诗人陈三立,三立长子、“中国现代美术第一人”、书画大师陈衡恪,三立三子、学贯中西的史学大师陈寅恪,衡恪之子、“中国植物园之父”、著名植物学家陈封怀。 本文来自修水网 百年间,一个家族点亮了一座山城。百年后,这座山城仍在怀念那家人。数十年来,当地一直在积极保护、挖掘、传承、弘扬义宁陈氏文化。 1986年,陈氏故居列入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入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多年前,陈氏故居年久失修,屋漏墙裂,出现多间危房。修水县统一规划选址、配给宅基地,将陈氏故居内的居民迁出,同时争取专项资金对老屋进行抢救性修缮保护,请当地陈氏后人管护监督。 近年来,当地抓住国学热、文化旅游热,顺势而为,加快打造了以义宁“陈门五杰”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开发:汩汩修河翻山越岭,一座占地20亩的五杰广场,成为这条玉带上的一颗明珠;承办了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清华大学国学院主办的纪念义宁陈门五杰暨陈寅恪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县博物馆开辟义宁陈氏专区;把义宁陈氏家族历史、家风传承、家族成就编进中小学乡土教材;鼓励文化人士、爱好者开展义宁陈氏文化研究,推出了多部有影响力的传记、专著…… 2020年,以陈氏故居为核心的陈门五杰故里旅游景区建成对外开放。景区重建了鲲池义学、四觉草堂,修缮了古石桥、陈公祠、碑林等景观,搜集了与陈门五杰相关文献文物、著作、诗书画印、家书等,丰富展陈形式,让游客多方位领略这个文化世家的风范。 本文来自修水网 如今,漫步这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农家餐饮、溪山民宿等新业态,主题书签、小夜灯、明信片、首日封等文创产品,插秧、割水稻、喂鸡、牧羊、晒秋等农事体验活动,慰藉着一批批游客。景区还成了少年儿童德育、美育课堂,每年接待数万名来自全县和周边县区的中小学生。游客一不留神,便会与来此展开研学游、夏令营,或来此写生、创作训练的青春面庞擦肩而过。层层叠叠的梯田,茂林修竹的后山,古朴肃静的故居,丰富鲜活的展陈文献……义宁陈氏艰苦奋斗、耕读传家、实干报国的精神,与那秀美的田园风光,一起刻进了孩子们的心里。 爱国诗人陈三立,号散原老人,是义宁陈氏这个文化世家中的承上启下者。徜徉修河之滨,时不时能遇见“散原”。散原中学是当地最有名的初中,散原路是县城最繁华的街道……年年岁岁,幕阜春雨,书香之中、市井之间,义宁陈氏的身影从未走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