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散文

旗下栏目: 文化艺术 书刊 小说 诗词 散文 记实 民间故事 黄庭坚传

修水:最美的风景是人 ——回望匡一点先生

来源:修水文学 作者:陈 政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3-04
  我是武宁人,修水是武宁妥妥的近邻。
  在我们武宁人的视野里,修水是近邻也是强邻。一是面积比武宁要大,二是人口比武宁要多,三是我们两个县共一条母亲河,修河。修水在上游,武宁在中游,——相对于修水来说,说武宁是下游也不为过。
  一个地方的风景,首先当然是山水。修水和我们武宁一样,都被赣西北的九岭山系和幕阜山系环峙着,都有一条修河穿境而过。
  但如果用“文化地理学”的论点来观照,我们还会发现:一个地方最美的风景,恐怕还是“人”。
  与我们武宁比较,修水的名人名家多,影响力也大。
  千余年来,武宁出的名人与修水出的名人,完全不在一个等量级上,不服还真不行。

  修水历来人文昌盛,中国名人谱中,这里是重要的一支。
  修水人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举考试中,出的“进士”多,《县志》载,自有科举考试以来,共有进士二百余名;二是有影响的名人多,尤以宋代为甚。周敦颐、徐禧、黄庭坚、冷应徵、余玠、章鉴、宋虎西、莫将,元朝的祝彬。明代的周季麟、周季凤、周期雍、查仲道、查仲儒,当代古琴大师查阜西等等,都是修水人。 内容来自xiushui.Net
  回到匡一点先生。
  查百度:
  匡一点(1924-2002)名俊元,号云阶,笔名梅子,听涛楼主。玉振第三十二世孙,旅支输墨房玉堂之子。江西修水上衫鸭坑人。历任修水县文教局副局长,县文联主席,宁河戏剧团专业编剧,九江地区作家主席、出版社编辑组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作协江西分会会员。退休后任山谷诗社社长兼《山谷诗苑》主编。曾发表过小说、散文、诗歌、剧作等作品数千件,约200万字,发表在市、省、国家级各类报刊,短篇小说《孤胆英雄》、中篇小说《赤手夺枪记》,诗剧《竹歌》、诗词《听涛楼吟草》和主编的《中华当代绝句选》《当代百家律诗选》《中华当代五言律髓》等在文坛有一定影响,获海内外业内人士好评。江西南昌滕王阁、修水黄庭坚纪念馆均刻有其撰写的固定性楹联,其生平事迹已收入《中国诗人传略》(第一集)《当代对联艺术家辞典》和《世界名人录》。被著名剧作家王一民誉为“当代黄山谷”。
  查修水县志·人物志:
  匡一点(1924~2002),字俊元,号云阶,笔名梅子,斋名听涛楼,自 号听涛楼主。上衫乡鸭坑村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山 谷诗社社长兼《山谷诗苑》主编。早年肄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文学系。1950 年 1 月参加工作,历任大桥仁义中学、义宁镇小学和修水中学教师,县文 教局副局长,九江人民出版社编辑组长,九江专区采茶剧团、修水宁河戏 剧团编剧,曾任修水县文联副主席、九江地区文联主席,为修水县政协第 三届常委。1987 年退休。 修水网
匡一点自幼对韵文情有独钟,少年时期在外祖父(前清秀才)朱逢达 指导下学习《声律启蒙》、《千家诗》等韵文,18 岁发表处女作《征妇词》。此后一生笔耕不辍,著作颇丰。发表诗词、小说、戏剧、散文、楹联等作 品两千余篇(首),约 300 万字,多次获奖。南昌滕王阁和修水黄庭坚纪念 馆珍藏有他撰写的楹联。退休后,首倡组建山谷诗社,创办《山谷诗苑》 成为全国有影响的诗刊之一。匡一点在诗词创作中独树一帜,传承修水地 域文化精髓,发展修水乡土文化,代表作《瓮牗轩诗抄》、《听涛楼吟草》 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为繁荣修水文学创作和培养文学新人作出重要贡献。
  仅仅略一回眸,我们便可以看见,匡一点先生的人生态度和文学艺术追求,照亮了那个年代相对封闭的赣西北山山岭岭。

  且说九江的文学巨擘王一民先生,说话从来就很负责任的,他说匡一点先生是“当代黄山谷”,我猜想至少应该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中国古典诗词歌赋的播火者;
  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动者;
  三是树立了为人的“三和”典范: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和谐共处。
  因为这三条原因,我们便可以将匡一点先生在文化底蕴上的历史价值,置于思想层面加以探究了。

本文来自修水网


  ——人是万物的尺度。(雅典·普罗泰戈拉)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标准。
  联系匡一点先生坎坷的人生看,我们在他的诗词歌赋乃至各种手札信函里,看不到丝毫的人生沧桑和生活阴影。一辈子待人和颜悦色,一辈子于事和风细雨,一辈子与万物和谐共处。
  他像是一头奶牛,将人生的苦难和艰辛嚼碎,消化吸收,挤出的是甘甜的乳汁。
  我的印象里,他似乎永远就是那个初涉社会的青春少年,了无忧愁与烦恼;他确实又如同老子《道德经》里描述的“专气致柔”的“婴儿”,投向世间的,只有灿烂,只有微笑。
  《滕王阁诗序》最后那段话,我也觉得符合匡一点先生的人生态度。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从云影上空的悠然阳光,推向物换星移的世道轮回。
  正是这一超然心态使然,他的世界里,可以“持才爱物”——热爱自然、热爱故乡、热爱亲友、热爱新知故旧,最后乃有资格慨然发问: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黄庭坚评价他的老师和朋友苏东坡时说:“东坡先生佩玉而心若槁木,立朝而意在东山。”(黄庭坚《苏李画枯木道士赋》)

HULING


  我觉得这段评价,同样适合于匡一点先生:佩玉而心若槁木,立朝而意在东山。
  他的主要生活方式是:一船山水一船诗,山人况味自无穷。
  他号听涛楼主,常常山间独坐,河边听涛。从一点一滴、点点滴滴听起,有了感悟,便又在诗词创作中独树一帜,传承修水地域文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久而久之,留有《瓮牗轩诗抄》,《听涛楼吟草》 等诗词著述。
  如果我们要问,他的“第一滴水”从何而来?我想说,那是他的生命源头和故国山水赐予的永恒的微笑。
  —— 他的微笑,很透彻,很真诚,是修河的样子,是青绿山水间洁白的船帆。有敬畏也有恐惧,有爱更有赞美。
  更是东方乡土版的《追忆似水年华》。
  什么叫生命的通透,这,便是!

  今日回望,昔人已远。自然法则留下我们这些碌碌之辈,为谋取稻粮过着还算充实且自得其乐的日子。
  但我越来越觉得,这正是匡一点先生留给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
  学会做一个寻常的人,不张扬,不骄奢,不为狂风暴雨所动,却常常为小小的感动而长久感恩。
  写此文时,我正在广西“猫冬”,忽然就想起了“童话诗人”顾城当年在“漓江诗会”上说过的一句话:
本文来自修水网

  “伟大的诗人都不是现存功利的获取者,他们在生活中一败涂地,而他们的声音,他们展示的生命世界,则与人类共存。”
  我还想起云南诗人于坚写的《怒江》——

  大怒江在帝国的月光边遁去
  披着豹皮    黑暗之步避开了道路
  它在高原上张望之后
  选择了边地   外省   小国   和毒蝇
  它从那些大河的旁边擦身而过
  隔着高山   它听见它们在那儿被称为父亲
  它远离那些隐喻   远离它们的深厚与辽阔
  这条陌生的河流   在我们的诗歌之外
  在水中   干着把石块打磨成沙粒的活计
  在遥远的西部高原
  它进入了土层或者树根

  我不知道于坚先生将怒江比喻成谁,但总觉得如果将“怒江”改为“修河”的话,喻作匡一点老先生,亦十分合适。
  他就是“在水中干着把石块打磨成沙粒的话计”的那个文化长者。
  他,一辈子在赣鄱大地的西北角落里,做中华传统文化的播火者和守望人,且“进入了土层或者树根。”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这样的人,当然值得我们怀念,且永远。

  修水一直将人文历史作为最美的风景来营造,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看,应该是大手笔!
  如果仅仅从自然山水风光看,武宁与修水,是一个家族的两枝,血脉相连,不相伯仲。
  但一旦把人文历史也叠加进来,差别就显现出来了。
  从黄庭坚到查阜西,从陈门五杰到匡一点,武宁与修水,完全不在一个等量级上。
  我们或许可以将“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喻作道路的选择。
  法国诗人克洛岱尔对于“路”,有过这样的描述:“路,是彼此之间要穿越一定距离的、一段关系的物质化表达,是持续的沟通和有目的有方向的、始于足下的邀请。”
  正是发展道路的选择,武宁和修水这对同胞兄弟,渐次完成了各自差异化的“人设”。
  走着走着,武宁,走成了“一座人在画中的城市。”
  走着走着,修水,走成了“一个诞生文化奇才的地方。”
  显然,在武宁,“人”,还是客体;而在修水,“人”,已然是主体。
  一个地方的魅力形成,自然包含了多种因素,比如文化特征,比如地理特征,比如气候特征等等,归根结底,就是在综合考验居住者或游客,看这个地方在他们的心里面,能激发出怎样的情感反应。 本文来自修水网
  人的文化气质和心理特征,是这个地方最鲜明、最直接的表意符号,从文化地理的视觉去打量修水,比单纯从自然风景去观看,应该意境更为美绝,山川必有妙悟。
  回望“三和老人”匡一点先生,仅仅从为人处世的角度来看,就为丰富的修水风土人情,又一次注入了鲜明的“和文化”的鲜明特色,且与传统、未来的历史一起,走向水乳交融,一如轻舟入画。
  由于一批批“匡一点们”的陆续参与,“耕读传家”的风气在修水生生不息,蔚然成风。被幕阜山脉与九岭山脉夹峙着的修河两岸,田间地头,挑着担子“吟诗”,放下锄头“作对”,能书善画的“土秀才”比比皆是。正是这块肥沃的土壤,滋养了一颗颗文化的种子,凝聚了一股股文化的气息,形成了一个个文化的“小天地”和“小气候”。
  我们江西诗人杨万里的一首《野菊》,有声有色地演绎出了这一文化现象: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xiushui.Net


  我以为修水人才辈出,正是“野菊们”不动声色的“青春残酷物语”再现,是中国乡土版“诗人之光”的色散实验,是东方文明精神光谱情感重建的又一处林间疏影。
  而由是重塑的修水文化个性魅力,必然大放光彩。这,也是我们回望百年匡一点先生的真正价值所在。

  作者简介:陈政,1954年出生,江西武宁人。编审职称。江西美术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顾问,江西省文艺学会副会长兼美术评论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西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中国出版政府(人物)奖,系江西省首批文化名家。
责任编辑:陈 政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