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凤巘书院,一场猝不及防的遭遇。 “凤巘书院,在修水县城,为清代修水著名书院,现为秋收起义纪念馆。”朋友转来市作协写作“书院散文”的命题作文,这是当时我获得的唯一有关凤巘书院的资料。家乡的书院,我在记忆库里略略作了一番搜索,县城的有肖爷巷的鳌峰书院、铁炉巷的梯云书院、老城区对面南山崖的濂溪书院,乡村的有双井的高峰书院、布甲的樱台书院、路口的云溪书院,唯独没有凤巘书院。 凤巘书院,你可是百年前那位曾漫步义宁古城青石板街巷的白衣秀士,可是那位心怀天下、秉烛发奋的书生,抑或那位熟读诗书、满腹经纶的白发长者,封疆大吏陈宝箴,可是从你那悬挂着“为国储材”匾额的书院走出的弟子,而你与千年前那位名震京师、曾创办高峰书院的乡贤黄庭坚又是否有着某种必然的传承。 我只知道,对你怀抱虔敬是必须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鹅湖书院,和历史上众多著名书院一道,凤巘书院肩负的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对于今天迟来的我,只能站立县城凤凰山麓,或者选取城区某处热闹的街口,凭依以往拜访过的那些古书院的样式,对曾藏身县城的你,作一番貌似合理,实则缺乏血肉的肤浅想象: xiushui.Net 凤巘书院,前临修江,背倚凤凰山,参天古木掩覆,小径幽深处,门堂、亭、台、楼、轩、斋、祠堂错致,取名“魁星楼”、“文昌阁”的书舍中,富家子弟或寒门学子就读于此,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通过科举取士为朝廷所用;或仅为社会贤达和隐逸士人聚会的一处别院,众人或品茶吟诗,或讲经论道,或针砭时弊,吸引远近学者往来于此,形成一个地方的文化盛事;抑或仅为依山一处草舍,茅房三五间,一先生,七八童子,教识“人之初,性本善”而已。 周六上午,来到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一位上了年纪的馆员告诉我,凤巘书院就在纪念馆对面,说着手一指,“街对面的团部旧址就是。” 团部旧址居然就是先前的凤巘书院,这是我怎么也没想到的。我与凤巘书院,真个是一场猝不及防的遭遇。迎着烈日,我疾步奔了过去。遗憾的是,团部旧址平日不对外开放,我把脑袋贴着红漆的厚重木门,通过门缝使劲往里瞅,透过由天井射下来的昏暗光线,只见原先的厅堂上,摆放着一溜桌椅板凳,桌上放置阔嘴茶壶、土碗、马灯之类的,迎面的墙上悬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另两面墙上,绘着夺目红色箭头的大概是秋收起义作战地图吧。不能进到里面甚为遗憾,围着团部旧址,我在四周走了一遭,并拍了几张照片。耀眼的阳光下,与周边新建的高楼和热闹街市相比,盖着齐整黑瓦、飞檐翘角的团部旧址,先前的凤巘书院一角,显出一种另类的美。然而,它的突兀,它的孤零零,它的无人光顾,又是多么的寂寞,显得与当下这个商业的时代格格不入。 HULING 从几位世居县城的老者口中获知,凤巘书院是清末全县规模最大的书院,全县五十八乡136都均有学子就读于此,甚至毗邻修水的武宁、奉新、平江、通城、通山、崇阳等地亦有学子慕名而来。书院自创办始,培养了许多学有成就的人才。众多学子中,最著名的当是曾参与戊戌变法、被光绪帝倚为重臣的湖南巡抚桃里竹塅人陈宝箴。书院鼎盛时,塾师和书童达到1000余人,清末书院改为义宁州高等小学堂,即为今天义宁镇第一小学前身,“文革”期间,书院曾遭红卫兵打砸,损毁严重。 在县图书馆,翻阅《修水县志》、《宁州志》,均未找到有关凤巘书院的资料。正在我打算放弃时,一位朋友给我送来乡人龚良才编著的《溪山文稿》,终于从中查找到有关凤巘书院的史料性文字。原文兹录于下: 凤巘书院,位于州治北秀水门内,坐落在修水八景之一“凤巘朝阳”处(今县政府招待所所在地),清同治四年(1865)知州邓国恩倡集八乡本籍绅董按数捐费修建。书院宽20.5丈,长37.5丈,建屋三重,中为讲堂,右为山长评阅课讲卷之所,左为首事经理经费之所,前列书舍六十间,以“智、仁、圣、义、中、和”六字编号,为士子肄业之处,每岁十一月初四,八乡绅董会集一次,予聘名师,二月开课,仲冬停课。清末,奉诏改为义宁州高等小学堂,民国六年部分废,遗址曾为修水中学利用。 本文来自修水网 “书院宽20.5丈,长37.5丈,建屋三重”,粗略计算一下,书院占地面积当在9000余平方米;“书舍六十间”,以每间15张单人书桌计算,可容纳书童千余人。对比今日遗迹尚存的县内几家书院,如鳌峰书院、高峰书院、云溪书院,三家书院规模均相形见绌,凤巘书院“为修水清代著名书院”,当属实至名归。 通过这一番走访了解,凤巘书院逐渐在我脑海浮现起来。昔日书院,高耸巍峨,前临修江,背倚凤凰山。然时序更替,岁月推移,随着新式学堂的普遍创办,书院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当年的宏大和热闹,已再不属于它,岁月已将它无情消隐。 凤巘书院是孤独寂寞的,其实也是幸运的。团部旧址为它保留了极为珍贵的一角,否则,在今日城市的大拆大建中,怕早已踪迹全无。今日县城,高楼林立,商铺众多。街道上,人来人往,市面繁荣,却很少有谁知晓昔日凤巘书院所在地。即便如我,日日由团部旧址前的凤凰山路走过,却并不知晓这里有一处书院,这里曾为书声萦绕之地,甚至都不曾抬头望它一眼。今日寻访,也仅是因着完成一次命题作文,但它又似乎是一次必然要来临的相遇。站在书院的台阶,由书院一角的飞檐望过去,咫尺之遥的就是义宁镇第一小学。兴许,那些孩子正是当年就读凤巘书院的祖辈们的后代。 修水网 作为一个迟到的寻访者,我已不可能寻访到历史上真正的凤巘书院,但谁又能否定我找到了它呢。 其实,历史的凤巘书院并不曾消失,消失的只是有形的外壳,纵风雨摧折,水淹火焚,岁月侵袭,其精神与内核,依然以文化和血脉的方式,在下一辈身上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