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云:“清明要明(晴),谷雨要雨。”意思是清明节这天最好是晴天,谷雨这天最好是雨天,这样一年四季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否则,就会风狂雨淫和干旱少雨,出现旱涝灾害。 今年的清明节几乎一整天都在下雨,尤其是上午风大雨狂,把上坟祭祀人们的裤管和鞋袜都打湿了,回家之后,火炙机吹才弄干爽。 下午,凭窗而坐,窗外仍是风雨如晦,一杯热茶在侧,一卷宋词在手。当读到南宋词人吴文英《风入松》的首句“听风听雨过清明”,不禁怦然心动,这不是对我此时此景的最贴切的写照!《风入松》全篇如下: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上阕写清明时节静坐听雨听风,不免愁绪满怀,落红满地,葬花题铭。楼前的植物绿得发暗,遮蔽了几条曾经和佳人携手走过的小路,路旁的柳丝随风飘舞,就是佳人寸寸不绝的柔情。佳人已远,春寒料峭,只好借酒浇愁,求醉忘忧,偏又莺啼鸟鸣,惊破与佳人相会的晓梦。下阙写春风春雨停息后,下人将西园中的林间小径和亭榭打扫得干干净净,大家依旧兴致勃勃地去欣赏初晴之后艳丽美好的春景,只见黄蜂多次叮扑到秋千的绳索上,原来是佳人 在玩秋千的时候,把手上的香气遗留在上面。佳人远去,幽静的西园台阶一夜之间长满了绿色的青苔,而我望着眼前的一切而惆怅满怀,别恨顿生。 HULING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我虽然没有远方的佳人可怀,更没有离情别恨可抒发,但“听风听雨过清明”却是此刻的真实写照。春雨绵绵之际就是思绪不绝之时,由风由雨想到清明,想到和清明相关的一切。 古人的一些想法和做法真的不好理解。介子推施恩不图报,不愿意出来做官,不愿意接受重耳的赏赐,你就大大方方地见上一面,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如果重耳强来,你就挂冠封金而去。介子推不愿出来和你相见,重耳你就听信部下的馊主意,下令放火烧山?你就不知道介子推性格刚强,为了名节宁愿搭上自己和老娘的性命? 在现在人看来,名节怎么就比富贵更重要呢?但不管怎么样,介子推的故事成就了绵山的名气,演变成了一个节日。近几年来,由寒食节演变而来的清明节又注入了新的内容,那就是通过对坟墓的祭扫,感谢祖先的繁衍之恩、父母的养育之情,因而,有些人把清明节称为我们中国的感恩节,这时非常有道理的。 由清明节想到古代诗人的一些关于清明节的诗词。 最有名的当数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整首诗就是一个短视频,有动作有声音有画面,还有路上羁旅行人望雨兴叹的惆怅心情。 修水网 借问酒家可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南宋诗人高翥的《清明日对酒》,主题落在最后两句,对清明节却是另一番见解。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高翥认为人生苦短,应该对酒当歌,有酒当醉,如果到了九泉之后,后人清明祭扫的供品无论如何丰盛,酒液如何美好,都没有一滴能够流到九泉之下供逝者享用。诗中表现的秉烛夜游及时行乐的思想值得商榷。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谈到清明诗词,我们修水先贤黄庭坚的《清明》必须一读一谈。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清明时节,天青气清,桃李盛开,荒野田畴之外的坟冢使人顿生慎终追远的愁绪。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的虫蛇,春雨滋润之后,城郊原野草木到处是一片柔嫩的新绿。有人偷偷地吃掉祭祀的供品,回家之后还在妻妾面前炫耀,而介子推却即使被焚烧而死也不接受公侯的封爵。千年之后,人们分不清谁是贤者谁是蠢夫,死后留下的坟墓都成了蓬蒿蔓茂的冢丘。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HULING 这首诗阐明了一个历史事实和人生哲理,那就是无论贤愚,到头来都是荒郊野外的黄土一堆。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那就是贤者青史留名百世流芳,而愚者只不过就是来人世间走了一遭,当了一回匆匆过客,最多在家谱上留下了一个名字。 对于清明诗,最喜欢的还是北宋前期王禹偁的《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夜僧。
王禹偁于太平兴国八年(983)考中进士,历任多种官职,因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讽谏而屡遭贬谪,后贬知黄州,也就是后来苏轼贬为团练副使并得名“东坡”的黄州,最后迁蕲州,并在蕲州病逝,年仅47岁。昨日临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看到“无花无酒过清明”,就想到吴文英的“听风听雨过清明”是不是受这句诗的启发而写出。无花无酒,那清明节自然过得十分寡淡,兴味萧然,就像深山老林之中无人供养布施的野寺僧人。昨天从邻居家里讨来了新的火种,今天拂晓时分,就起来点亮窗前的油灯,坐下来潜心阅读书籍。 这首诗应该是在王禹偁贬谪期间所写。全诗充满了人生失意的情绪,无花无酒无伴的窘境,虽然感觉自己就是荒山野寺中的僧人,但意志却不消沉,新乞的火种,首先点亮的竟是读书的灯火,一个潜心苦读,不断追求知识和真理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修水网 从王禹偁的诗里得到两点启示。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少之又少,各种挫折打击经常会接踵而至如影随形。在逆境之中,我们不能意志消沉,一击就垮,而要有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要有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另外,不管在什么环境下,不管在人生哪一种境况之中,始终要手不释卷书不离口,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不断地增加知识,增长才干,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2024年4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