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在《神宗实录》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先盘问他。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黄庭坚因“铁龙爪案”被贬为涪州别驾、安置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
大哥黄大临不远万里送黄庭坚到达黔州,兄弟情深,为此,黄庭坚写下著名的赠别诗《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⑴
万里⑵相看⑶忘逆旅⑷,三声清泪⑸落离觞⑹。
朝云⑺往日攀天⑻梦,夜雨何时对榻凉⑼。 急雪脊令⑽相并影,惊风鸿雁⑾不成行。 归舟天际⑿常回首,从此频书⒀慰断肠。
注释:
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黄庭坚贬黔州,同年秋,黄叔达携家人(夫人李庆、儿子柦)及山谷子黄相并及黄相生母石氏自芜湖登舟,历尽坎坷,于绍圣三年(1096年)五月抵黔南。兄弟见面时,黄庭坚写下了著名的词《谒金门·示知命弟》。元符三年(1100年)黄叔达归江南,卒于荆州途中。黄庭坚兄弟,情义振千古。 HULING ⑴元明:黄庭坚的长兄黄大临,字元明,弟兄俩手足情深。 ⑵万里:指黄庭坚《书萍乡县厅壁》记述兄弟相送之事:初元明自陈留出尉氏、许昌,渡汉沔。略江陵,上夔峡,过一百八盘,涉四十八渡,进余安置于摩围山之下。淹留数月,不忍别,士大夫共慰勉之,乃肯行,掩泪握手,为万里无相见期之别。”代指路途遥远。 xiushui.Net ⑶相看:相对。 ⑷逆旅:旅店。 [3] ⑸三声清泪:古乐府《巴东三峡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⑹觞[shāng]:指酒杯。 ⑺朝云:“朝云”一词指宋玉《高唐赋序》所述之事:“楚怀王尝游高唐,梦见一女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4] ⑻攀天:代指仕途坎坷,阻力重重。 ⑼“夜雨”句:韦应物《示全真元常》中有“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本指朋友,这里则是用韦应物的诗句喻兄弟重逢。 ⑽脊令:鸟名,即鹡鸰[jī líng]。 [5] ⑾鸿雁:喻兄弟。 ⑿归舟天际:引用谢脁《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⒀频书:常常通信。 据任渊《山谷集注目录》附年谱,黄庭坚于绍圣元年(1094)十二月谪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次年四月抵达黔州,寓居开元寺。1096年秋,叔达携侄子黄相及其生母从芜湖入蜀前来看望他,于绍圣三年五月六日到达黔州。这首词就作于他们兄弟见面时。
谒金门⑴·示知命弟⑵
山又水⑶,行尽吴头楚尾⑷。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⑸。君似成蹊桃李⑹,入我草堂松桂⑺。莫厌岁寒无气味⑻,余生今已矣⑼。 注释: ⑴谒金门:词牌名,双调四十五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知命:黄叔达,知命为其字,黄庭坚的二弟。 ⑶山又水:万水千山,指路程艰远。 ⑷吴头楚尾:指如今的江西省北部,因为其地在春秋时为吴、楚两国交界处,故称“吴头楚尾”。 ⑸梦寐:用杜甫《羌村》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杜诗本指夫妻团聚,此借指兄弟团聚。 ⑹成蹊桃李:《史记·李将军列传》引古谚语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语,意思是桃、李虽不会说话,但花、果吸引人,所以树下自然踩出了路,比喻实至名归,重事实不尚虚名。 内容来自xiushui.Net ⑺草堂松桂:用孔稚珪《北山移文》中“中山之英,草堂之灵”及“诱我松桂,欺我云壑”之字面,借指自己所居之地环境荒寂。 ⑻气味:这里指桃李的芳香。 ⑼余生今已矣:作者作此词时已经五十二岁,年已半百,故有“余生今已矣”之叹。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三月十三日,黄叔达离开四川宜宾东归时,兄弟俩恋恋不舍,黄庭坚作:
《赠知命弟离戎州》
道人终岁学陶朱,西子同舟泛五湖。
船窗卧读书万卷,还有新诗来起予。
兄弟情义,让黄庭坚终身感怀,他的《同韵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忆二首》云:
其一
革囊南渡传诗句,摹写相思意象真。九日黄花倾寿酒,几回青眼望归尘。 蚤为学问文章误,晚作东西南北人。安得田园可温饱,长抛簪绂裹头巾。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其二 万水千山厌问津,芭蕉林里自观身。邻田鸡黍留熊也,风雨关河走阿秦。 鸿雁池边照双影,脊令原上忆三人。年年献寿须欢喜,白发黄花映角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