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迎来的四月清明,桃红柳绿,草木萌动,四野既清也明。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演变为节日的节气。 清明节,人们一面凄凄切切怀念往事故人;一面从从容容享受明媚春光。可以说,这是一个人情味和文化味兼具的节日。 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以清明为题,留下了无数寄托哀思的诗句。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堪称唐代清明墓祭的经典: 清明寒节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 尽是生死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 潇潇暮雨人归去。” 通过这首诗,不难体会扫墓时那种凄切悲凉的情景。 清明前后,往往是春雨绵绵,此时的雨是最具灵性的。“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郑板桥的一个“湿”字,将清明前后多雨阴湿的天气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说到清明的雨,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杜牧的那首《清明》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语言直白却寓意深远的诗不仅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也写出了清明时节易使人缅怀逝去亲友的心情。 清明期间,除了祭祀先人之外,从唐代开始便形成了郊外踏青的习俗。清明踏青的盛况,在杜甫的“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𣄃”中便可见一斑。 诗人张先“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的诗句,写出了郊游踏青的游人络绎不绝,妇女春游釆集花草,到了夜色降临仍不思归的情景。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有的诗人雅士全然不顾外界的热闹,而独守自己的一方宁静,沉迷于读书之乐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画家张择端通过一幅《清明上河图》,极其生动地描绘了清明时节以汴河为中心的热闹情景。 xiushui.Net 除了扫墓达情、吟咏踏青以外,不少清明诗还另有寄寓。如唐代诗人张继的《闾门即事》中: “耕夫招募逐楼船, 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 清明几处有新烟。” 他通过描写眼前田园荒芜、人烟寥落的景象,揭示了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大量招募、穷兵黩武,这些都是造成农村凋敝的重要原因。 而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清明》 ,则由景物想到漫漫人生,从眼前想到悠悠千载,表达了诗人深刻的哲理思考: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当我们真正地走进清明,就会明白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因子和精神载体。 修水网 无论是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还是烟雨蒙蒙、青草萋萋,清明带给我们的,总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慰藉以及文化上的代代传承。 【古城旧梦】出品 微信号:gcjm888888 傅朝玄:男,笔名:傅鹰、桑叶,江西修水人,先后在党政和财贸金融部门任职。业余爱好:读书、写作、摄影。一生勤奋好学,乐于思考,喜爱文学,坚持写作。参加市、省和全国经济金融思政等方面的理论研讨会和文学创作座谈会21次。在全国各级20余家报刊(电台)发表各类文稿1000多篇,摄影图片160余幅。其中:小说、散文、诗歌、随笔等320篇(首),论文81篇。有29篇(首、幅)作品获奖。有11篇文章被编入国家正式出版的《中国经济文库》、《中国金融文库》、《中国社会科学文库》、《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获奖成果精选》等10多部大型图书。著有《岁月沧桑》二册(文学作品集与人生纪事集)、《养生文化》(随笔)一册。为单位和朋友编辑人物传记、长篇小说、革命回忆录等图书11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