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档案

旗下栏目: 黄龙禅寺 红色修水 修水古建 修水文物 古树

古城发轫古尚洲

来源:修水网 作者:刘 赓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9-23
  修水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县。早在公元前201年便有艾县,艾县设在春秋艾邑、商代艾国故地。
  中国最早设县的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700年的春秋时期。楚武王吞并权国设立权县,被视为华夏县制肇始。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王室控制地域和治理能力有限,县制难以全面推行。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废采邑制为郡县制,江西仅设二县。直到十多年后的西汉初年,汉高帝刘邦才普遍施行郡县制并稳定下来。当时江西省称豫章郡,郡下设十八县,艾县为其一。从这个意义上说,修水是全国普遍设县的首批古老县份之一。
  唐武后长安四年(704),于湘鄂赣边陲设置武宁县,管辖今铜鼓、修水、武宁三县,治今修水县黄田里,县城地处三县中心。设武宁县58年后,县城迁往今武宁县玉枕山。县城东迁,给县域治理带来诸多困难,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政令难以畅通,修水、铜鼓两地民众上交实物赋税路途遥远,不堪其累。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江南西道观察使李巽依县民之请上奏,朝廷允准在武宁县西部设立分宁县,县城设在常洲亥市,即今修水县城北城区。从唐代的分宁县城,到元代的宁州城,再到民国的修水县城,至今已逾1200余年。
常洲与古尚洲
  常洲亥市,是唐代设立分宁县城之前的地名。这个不常见的四字地名,蕴含着鲜为人知的地名文化元素。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修河环城而过,使小城形成一个天然半岛,由于河道弯曲,长年累月的径流冲刷,在修河北岸形成一片天然冲积沙洲,谓之常洲。常洲位于古城东南角,最初在沙洲旁边的亥市设立县城,继而规模逐步发展,建立城池。明洪武三年(1370),知州项中宣率众在县城筑土城墙,明万历三年(1575),知州陈以忠改土城墙为石城墙。明嘉靖《宁州志》地图中,州城外的沙洲名为常洲,靠近常洲的城门叫常洲门。清同治《义宁州志》地图中,常洲门已经变为青云门。民国时期城墙尚在,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才因防空袭便于疏散群众需要,拆除城墙。
明嘉靖《宁州志》地图中,城东南有沙洲名常洲,东南角城门名常洲门。
  明代以后,沙洲因城池建设不复存在,常洲这个地名慢慢为人们所淡忘。常洲已经作古,取而代之的称谓是“古常洲”,意为古时的常洲。至清代,“古常洲”又演变为“古尚洲”,并沿袭至今。
  “古常洲”为何演变成“古尚洲”呢?了解一下中古音的字音字义,便能明白其演变原因。

内容来自xiushui.Net


  北宋时期的韵书《广韵》,可视为中古音的规范性字典。韵书中“尚”字的注释是:“市羊切,平阳,通‘常’”。也就是说,古音中“常”“尚”二字不仅同为平声,读音相同,而且释义相通。汉语中流行一句俗语叫“官到尚书吏到阁”,修水人至今读作“官到常书吏到阁”。在古代,把“常”写成“尚”或把“尚”读作“常”,都是很正常的事。由此可以推之,“古尚洲”完全可以理解为“古时的常洲”。这种地名读音与字形的演变,具有中国地名流变或讹变的普遍特征。
亥市与集市
  了解过“常洲”与“古尚洲”前世今生,我们再来分析“亥市”与“集市”的异同。
  宋代分宁县令徐筠主持编纂的《修水志》载:“荆吴俗,取寅、申、巳、亥日集于市,故称亥市。”宋代吴处厚《青箱杂记》载:“蜀有痎市,间日一集。如痎疟之一发。”明代方以智《通雅·天文》载:“亥音皆,言如痎疟,间日一发也,讳痎,故曰亥市。”《太平寰宇记·邑图》云:“本常洲之亥市,其地凡十二支。”古代不仅以干支纪年,也以干支纪日,每十二天便有一个亥日。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按古籍所载,亥市即为集市,而且是不甚繁华的集市。并不似现在的商贸市场每日开市,有的隔一日开市一次,有的隔三日开市一次。
  关于亥市,有许多诗词可以佐证。如唐代诗人张籍的“江村亥日长为市,落帆度桥来蒲里。”白居易的“亥市鱼盐聚,神林鼓笛鸣。”黄庭坚的“渔收亥日妻到市,醉卧水痕船信风。”直到清代仍有亥市,乾隆曾有“川溟渔村静,岚收亥市攒。”诗句。古籍中此类记载甚多,不胜枚举。
  读者不难发现,不少有关亥市的诗句,都与鱼市有关。旧时修河没有拦河筑坝,鱼类繁衍旺盛,渔民捕捞繁忙。可以想象,渔船停泊在修河沙洲边,市民趋市交易的温馨景象。
  大凡城镇,多发轫于集市,逐步扩展城镇规模。为便于商品集散,假水运之利,古代集市多傍水而建。逐水而居,‌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普遍现象,是人类对生命之源的依赖和追求。
从州城到古城
  常洲亥市从初唐走来,只是一处不甚繁华的集市。
  分宁县城从中唐走来,已是一座粗具规模的小城。
  透过历史长廊,可以看到宁州城从古尚洲从容走来。
今日古尚洲(梁海摄)
  沧海桑田,早年的一片沙洲旁的集市,发展为一座城池,千年前的面貌难以寻觅,但古籍的字里行间,古尚洲的口口相传,见证了古城历史的沧桑巨变。 修水网
  从公元800年置分宁县,经过500年的筚路蓝缕,到1301年升为宁州,县城随之成为州城。又经历整整500年,1801年宁州更名为义宁州,500年间州县名称间有更改,即使更名义宁州,也仅是在宁州之前加上一个前缀,其核心还是宁州。民国初年,义宁州更名修水县,转眼又是百年有奇。1914年,郦道元笔下的河流修水,从《水经注》中走出,赋予县名。从县城升为州城,从州城回归县城,屈指数来,1200年的古城的足够古老。
  2000年,修水县全面设施县城南移略。设治1200余年的城池嬗变为古城,不再是一县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但古城悠久的历史,在修水人民的胸中烙下深刻的历史文化记忆:磨剑池、爱莲池、山谷祠、八贤祠、凤凰山、挂榜山、马家洲、古尚洲……人文风物,林林总总,彪炳春秋,熠熠生辉。
  蓦然回首,绿水环绕的宁州古城,已成为修水人记忆中的神圣图腾,青山掩映的修江秀水,已成为修水人心灵中的宁静港湾。

【原创文章 版权所有】
责任编辑:刘 赓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