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怀远人在宁州城内创建书院,知州蒋启扬为取名“梯云书院”,并发出告示,鼓励大家踊跃捐款,支持书院。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攻破州城,梯云书院被焚毁。同治二年(1863年)集资重建。陈宝箴《梯云书院记》阐释开办书院宗旨,是“有意于造士”,而“君子之学以致其道”,不是为个人“猎科名”享康乐。他号召士子学习乡贤黄山谷,“士生其乡,可以知所向矣”;书院生员要“抗心希古,而以此为上达之阶梯”。[ 陈宝箴《梯云书院记》,见光绪《梯云书院志》卷四。]清末,改为梯云小学堂。 此外,还有一批较小范围的文会组织,如4都1图的1、3、5、7、9甲雍正年间成立了“宁远兴文季”,乾隆年间又成立了“长远兴文季”。该图的2、4、6、8、10甲有“怀能兴文季”(成立时间不详)。4都2图雍正年间成立了“文昌季”,乾隆间改名“宁怀兴文季”。这些“文季”,即文会,由群众捐田租或现金作奖励读书人和办公费用。下武乡山口,在怀远都成立不久就有“文昌宫”,春秋两季课试士子,奖励成绩优异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再次捐资扩建为“山口义学”,每年组织考试,分甲、乙等评定生员,发给伙食费和奖金,对山口、漫江、程坊、征村等处的青年产生了巨大的求学吸引力,为梯云书院输送了许多优秀生员。 修水网 家族自办的私塾,有安乡黄奎金捐田建的“经魁家塾”,奉乡何润后人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建立的“何氏家塾”(又称“后山学堂”)。奉乡竹塅“陈氏义学”,是陈宝箴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回乡时出资建立的。安乡黄土桥“殷氏家塾”,是殷万玖后裔建立的,等等。 书院兼有“宾性”职能。凡入泮、补廪、恩贡、岁贡生员,都给予不同数额的奖励。科举考试获得举人、进士功名,奖励更优厚。 清末兴起新式学堂,黄沙港一带怀远人先后开办了青云小学、万兴小学、爱国小学。沙角里有笃信小学。田浦黄氏的益清学校,等。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青云、万兴、爱国三校合并为“三全小学校”,成了除“梯云书院”之外另一所规模较大的高级小学。 第四,推进山区社会建设,提高了怀远人自治意识。“怀远都”专责处理客民事务的规制,激发怀远人热心乡邻互助的积极性。“文昌都会”、 “怀能兴文季”、“长远兴文季”等组织,一方面是奖励读书士子,同时有经办地方公务的意图。雍正九年(1731年)“文昌都会簿序”说:“第思独力难任其责,不若众擎易为,但恐日后生厌,始勤终怠,是以邀集我都人士各捐银两,玉成一会,以垂久远。当差之资,众务之用也,庶不致临事科派之急。”[ 见《丁粮全册》。]很明显,邀集“会”(季)的目的,在于凑集资金,以备“当差之资,众务之用”。怀远都人主动解决这种社会需求,就是在承担地方自治的职责。于是,“会”、“季”组织普遍而经常,不仅出现了多种文会(季),还有承办公益事务的桥季、谱季,路会、龙灯会,宗教活动的观音会、三圣会、关圣会等等,无论大事小事都可以众人捐资成季(会)。例如,黄沙港有座栖霞桥,咸丰八年(1858)被洪水冲坏,民众为重建该桥,当年冬天成立“永礅季”,把筹款立季之事刻石立碑,公示于众。碑文说: 修水网 “栖霞桥突被今岁五月间洪水冲却,但前季资本微少,难以复修,而且工程浩大。兹吾四人出力商议,邀集劝捐,每股捐钱五吊文正,另立永礅一季。” 碑文告诉大家,这次邀集到33股,其中4股是集体(永隆季、积兴季、积庆季、栖霞桥季),29股为个人。所谓“永礅”,是期望桥礅坚固,不易被洪水冲坏;“前季”,指原先已存在的栖霞桥季。这个“永礅季”专为本次修桥而起,属临时应急性质。 各类会(季)组织的活动,使人们的互助意识提高,形成自动“换工”劳作习惯。无论是栽种、收割、开荒、铲茶山等繁重劳动,都会彼此相约,安排日期,届时自动参加劳作,以互助组的集体力量及早做完,不误农时。 日常生活友好相处,历久如新。先后从广东兴宁迁来的叶姓、陈姓,在黄沙港谭思坪合建祖堂一栋,陈姓住左边,叶姓住右边。当年议定,从屋后来龙起,至屋前地坪,俱逢中各得一半。至今约300年,婚丧喜庆,均共用此屋,从无异议。康熙年间从福建上杭迁来定居安乡狐仙坑的陈、何、邱三家,共住一屋,穿相同的衣服,一同吃饭,一同劳作——开荒、种茶、栽蓝(制蓝靛的蓝草)。他们不是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却是和睦的大家庭。维持“三同”生活30多年之后,立下“分关”为据,才分散居住,姓何的一户人家至1949年还保留“分关”以资纪念。[ 《客家人在修水》第495、496页。] 内容来自xiushui.Net 第五,“怀远都”承载的是闽广客家人在义宁州落籍生根、发展兴旺的客观历程,映现出客家群众的总体形像。在这里我们开始接触到的称呼是“棚民”,这是因其在山区开垦种植,烧炭伐木,搭棚而居得来。以后出现的称呼是“客民”,这是因其从闽广迁来,还没有编入当地户籍,与当地人——“土民”相对而言。最后是“怀远人”,这是官府设立“怀远都”之后对其中成员的称呼。自始至终,官府与民间,以及他们自己全都没有使用“客家”之名称。现在把“怀远人”与“客家”等同,互用,这是今人所为。义宁州怀远都的由来与发展,证明“客家”概念本来不存在,当事人当时的观念中,没有“客家”一说。换句话说,这不是历史本来的事实。 今天我们研究客家的历史,认识客家人昨天的社会作为,就是要尽可能认清他们本来的真实状况,回到历史中去,获得启迪,然后再跳出来,藉以“同谋客家福祉,共创社会繁荣”。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