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民子弟参加科举考试,势必分占有限的名额,故仍有本地士人阻扰。巡抚都察院特下文裁决:“宁州土民纷纷呈控,不容异籍客民编审承丁,其意盖恐异日应试,取进生童,占其额类。第查安辑棚民等事,案内原有‘酌量取进’等语,部议甚明。生员温廷璋等殊属无知。仰如该州所议,分别编审,嗣后即于本都内增添,不以客民新丁混补土著册内,即饬遵照。如本籍土民再违旨意,妄生异端,通详递革究处。”[ 见《丁粮全册》备录“客户开籍土著阻考全案”。]义宁州准此批文了结争端,此后客家子弟参加考试者必在试卷上注明“怀远”字样,以免和土著考生混淆。自获准参加科举考试,至光绪年间,怀远都有进士8人,占全县同期进士17名的47%;举人75人,占全县同期举人202名的37.12%,成效很显著。咸丰元年(1851年)举人陈宝箴、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陈三立父子,即是雍正八年(1730年)从福建上杭迁来的陈昆池裔孙。 交纳田粮既是经济负担,又是法定性的身份资格;参加科举考试,争取功名出仕,则是文化品位、政治地位上升的标志。义宁州客民因“怀远都”而一举两得,其影响迅即广泛传开,深入底层民众。于是,怀远人、本地人两个相对的称呼便在义宁州内通行起来。 xiushui.Net 三、融入当地共谋发展 义宁州“怀远都”的设置,不仅是客家人群的大事,而且对当地社会进步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至少可以列举以下几项说明。 首先,维护了社会稳定发展,避免了因土客矛盾引发的动乱破坏。明末以后,我国南方各地人口迁徙浪潮高涨,因流民迁居带来广泛的生存竞争,由利害冲突造成民间纠纷,甚至酿成流血冲突。最激烈的莫过于咸丰、同治年间的粤西土客大械斗,反复血斗十余年,双方死伤几十万,城乡破坏祸及六七个县,可谓惨烈至极。[ 民国《赤溪县志》卷八《赤溪开县事纪》说:械斗之事“未有仇杀十四年,屠戮百余万,焚毁数千村,蔓延六七邑,如清咸同间新宁、开平、恩平、鹤山、高明等县,土民与客民械斗受祸之惨也。”]与江西人直接相关的是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湘潭的土客大仇杀,起因是湘人嘲笑江西客民口音,根源则是由来已久的生存空间的挤占,实际利益冲突。[ 详见邵鸿《利益与秩序:嘉庆二十四年湖南省湘潭县的土客仇杀事件》,《历史人类学学刊》2003年第一辑。]虽然祸水蔓延范围较小,人财损失却也不轻。相互比较来看,义宁州的土客矛盾没有累积至于势不两立,双方绅民都比较克制,利害冲突没有演变为烧杀破坏。客民主动提出的入籍要求,与朝廷“安辑”棚民政策完全合拍,遂在地方官府的强力处置下,通过制度性的建设措施,妥善解决了既有矛盾,营造出比较宽松的包容环境,让居留下来的客民加快入乡随俗,溶入当地,与土著融为一体。这是一个和平解决土客争斗的范例,具有启迪社会的价值。 xiushui.Net 其次,怀远都的设置,达到了朝廷“安辑”棚民的目的,也满足了客民入籍的要求,社会局面持续稳定,社会经济与教育事业于是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 经济方面,此前散居各乡的客民,垦山种粮,营造经济林木,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对后来者是个榜样。新的入籍政策,激发迁入者更大的发家劲头。地方志写道:“分宁地广人稀,因而诸省之人,扶老携幼,负耒而至。缘旷土之租甚轻,久荒之地极沃,而无产之人得土耕种,其力倍勤。不数年,家给人足,买田置产,歌适乐郊矣。”[ 同治《义宁州志》卷十二《食货志·人口》编者按语。“歌适乐郊”,语出《诗经·硕鼠》:“逝将去汝,适彼乐郊”。]因为有了适宜的政策,安定的生存环境,“无产之人得土耕种,其力倍勤”所得的果实,不至于在动乱中丧失,就愿意永久居留下来。 事实正是如此,上节揭示的二千多顷抛荒田土已经得到垦复。勤奋发家的事例很多,如:桃里客民黄姓开基祖,初来时替陈某放牛,后来开荒造田,把两山之间的樟源坳垦殖成一垄梯田,可收稻谷数十石。再如古家岩的古宏云,乾隆十三年(1748年)从广东长乐县迁来,开始在岩洞栖身,将附近十数里地面内的荒地垦成熟田,积蓄了资金,遂下山建筑房屋安居。 内容来自xiushui.Net 继承、发展茶叶生产,是义宁州客家人做出的大业绩。茶叶生产是义宁州的传统优势,清代以后宁红茶闻名于世。安乡13都护仙坑,康熙年间有陈、何、邱三姓从福建迁来定居,开垦梯田,栽种茶叶,制作的成品茶足够供应一个收购站。安乡11都茅竹山中的全善谷,原籍广东嘉应州,先迁往湖北通山,雍正间再迁来此处,购得荒山1000余亩,营造油茶、松杉、竹林,最盛时年产茶油1万余斤。宁红茶生产的发源地在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的下武乡漫江,大约开始于道光年间,鼎盛于光绪时期。光绪年间,客家张必昌、张介眉在漫江创办了“义丰隆茶庄”,经营得法,获利颇丰,几年间购得田租800余担,茶园六七处,带动周边地区茶叶生产大发展起来。 种植松、杉、竹、油茶等经济林木,促进山区商品经济发展,也是义宁州客家人的突出贡献。义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素来是林业。“修水的大片用材林,均集中在修河南岸,九岭山脉的五条支脉中,这些地区均为客家人聚居之地,当年的辛勤劳动,为今天留下了一份宝贵财富”[ 修水客家文化研究会《客家人在修水》第181页。]。 第三,文教事业,表现为积极兴办书院、学堂,资助子弟读书,参加科举。怀远都的设置,对客家人产生了投资教育的促进作用。经济富裕在前,文化振兴随后。怀远人热心教育,行动积极,效果良好。大家捐资办书院,奖励优秀者,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为着培养子弟参与科举事业,道光十七年(1837年),在上武乡(今铜鼓县城内)“以旧建课文之奎光堂改为奎光书院”,士绅们踊跃捐资襄助,“转瞬间得白金五千有奇,增置腴田。铜鼓之有书院,自是而始。”[ 周玉衡《奎光书院记》,《铜鼓县志》卷二十五“艺文”。南海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587页。]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奎光书院奉命改为“奎光高等小学堂”,因基金雄厚,实行免费入学,提供食宿,发给校服。奎光书院从创办以来,一直对当地文教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