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某客商投资3000余万元在东港乡开发金锑多金属矿项目,因环境评估没通过,遭县政府否决。今年,通过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已有四个这样投资逾千万元的建设项目被我县拒之门外。“生态环境是最宝贵的财富和最亮丽的名片,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遵循这一科学发展理念,我县牢固树立生态立县战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谋求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双赢”。我县在全市率先实现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的同时,森林覆盖率也提高到73.1%,远高于全省60.05%的平均值。 蓝天碧水,果园桑海,听到的是啾啾鸟鸣,呼吸的是清净新鲜的空气……这份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半出于“天生丽质”,一半得益于环境保护与治理。近两年,我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县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一点”的执政理念,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紧扣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了“五大”林业生态建设和修河保护工程,先后启动了270万亩修河流域生态公益林建设,40620公顷幕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修水植物园、茶叶生态科技园等林业生态园建设,30万亩剧烈水土流失区治理示范片和武吉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坚持“植、封、防、关、移、建”并举,严格封山育林,每年递减1万立方米的林木采伐指标。同时,启动了国家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面积2062.2平方公里的省级修河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已全面实施。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保母亲河一江净水,送鄱阳湖一湖清水。”作为鄱阳湖五大水系之一修河的源头,我县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机遇,从中寻找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去年开始,对修河源头污染企业全面进行了关停取缔,先后关闭了大大小小造纸厂126家,关停或整治50多家矿场。仅此两项减少了近千万元的财政收入。结合全省“七大专项整治行动”,对修河主干流域1公里范围内所有工矿企业排污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并一律取缔,促使裕发河粉厂等企业退城入园,沿河集镇全面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化无公害处理,新增14套污水处理设施,确保修河6个测点Ⅰ-Ⅲ类达标水质断面比例为100%。 我县是个矿产资源大县,矿业经济占全县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在矿产资源项目招商引资中,虽“求资若渴”但不“饮鸩止渴”,而是逐年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明令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生产工艺落后、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不能达标排放、容易引发环境污染纠纷的项目一律不予环评审批,近几年已累计拒绝高消耗、高污染项目资金逾12亿元。在成功引进中国五矿集团对香炉山钨矿进行整合,实现矿山集约开发后,再次将全县矿产资源开发收归县政府统管,明确规定“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走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的绿色矿业发展路子。主动对接大企业、大财团和科研院校,优先准入资源利用率高、能进行精深加工的大项目。 本文来自修水网 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在矿产资源开发的艰难取舍中谋求转型。作为全省最大的蚕桑基地县,我县积极延长产业链条,发展蚕丝纺织业,提取蚕氯素、蚕丝水体蛋白、开发蚕系列化妆品,其中以蚕丝被为主要产品的一家实业有限公司年产值超亿元。同时,以培育300亩以上专业户和500亩以上专业村为重点,加大茶叶、林业等产业发展力度,鼓励和扶持多种经营主体发展茶叶、畜牧、林果等生态农业。目前我县有茶园6万亩,是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县。主动对接九江、武汉、长沙旅游经济圈,培植生态旅游业。启动了修河旅游区开发建设,修河画舫、可园山庄、水上娱乐和水源漂流等项目已吸引周边游客纷至沓来。预计到2010年,全县旅游产业将初成规模,旅游收入可达3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