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亩水稻收入600元左右,而1亩桑树养蚕收入有2400元,一斤桑叶达到1元,比每斤稻谷多了三角钱。”10月12日,在三都镇政府交今冬扩桑桑苗款的坳头村党支部书记郑正利对记者说,“你说老百姓愿意扩桑不?村里今冬150亩扩桑任务,蚕农一个星期内就交来160亩的自筹资金。” 镇党委书记黄祝华介绍,该镇1500亩扩桑自筹资金任务在一个星期左右全部完成。今年全镇养蚕22292张,全年养蚕产值预计可达2400万元,与去年同比增收800万元。养蚕由4、5季发展到6季,蚕茧高产高质高价,科技养蚕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按照“产业强镇”的发展思路,三都镇以科技兴桑为总抓手,蚕桑已成为富民强镇的主导产业。 养蚕成功的关键是饲养好小蚕。但蚕农饲养条件和饲养技术的不平衡制约了蚕桑产业的整体发展。2005年,该镇小蚕饲养在全县率先实现新突破,实行了“大户专育、中户联育和小户共育”的“三育”养蚕模式。全县率先创办的小蚕饲养公司---石歧小蚕共育公司全年共育小蚕种300张,张种产茧达75斤。小蚕共育公司的成功运作,使得许多“三低户”蚕农纷纷把自家的小蚕拿到公司饲养。今年6月,该镇又新增加了坪塅、农科所和坳头三个小蚕共育公司,成立了17个中户联育点,解决了“三低户”小蚕饲养难题。坳头村三组村民郑均全今年在小蚕共育公司饲养的春蚕张种产量达到41.5公斤。梁口村八组村民余昌华因为本村还没有小蚕共育公司,把中秋蚕种放到坪塅小蚕共育公司饲养。 内容来自xiushui.Net 三都镇现有蚕桑技术辅导员85人。镇政府今年已举办各种形式的蚕桑技术培训班200余场,参训人数3500人次。镇蚕桑站今年接待蚕农技术咨询12000余人次,全镇蚕农常规技术培训率达到100%。 随着常规技术培训的普及,养蚕消毒这个原本被蚕农忽视而又严重制约产业壮大的问题,如今在三都得到彻底解决。蚕桑站门市部的陈景连是一位有着26年养蚕经验的蚕桑专家。她说,全镇每户蚕农家中都张贴了养蚕消毒的相关资料,镇驻村干部和蚕桑站的技术干部定期指导和督促蚕农在养蚕前、养蚕中和养蚕后进行严格消毒。今年购买消毒药液的蚕农一天最多有200多户。据收购该镇中秋茧的收烘技术人员介绍,该镇中秋茧的解舒率达到75%,茧质名列全县前茅。 “土专家”亮相,一些养蚕大户自觉充当了技术员。坳头村一组村民陈荣去年务工回家养蚕,村支部书记郑正利把他的小蚕与自己的小蚕放在一起饲养,并传授他养蚕技术。今年,陈荣共养蚕种18张,前四季蚕收入15876元。他同时把自己学到的技术教给本组的“三低户”,并带领临近的3户蚕农进行小蚕联育。 大胆创新,蚕桑技术干部致力提高蚕农收入。今年,镇蚕桑站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引进蚕种,使得中秋蚕大获丰收。蚕桑站站长付朝元说,中秋蚕进种原定时间是8月22日。该站咨询了省市气象专家后,推迟4天进种,避开了高温天气,全镇中秋蚕没有发生蚕病,张种产茧81斤。坳头村5组高秉河中秋蚕养种4张,张种产茧105斤。坪塅3组村民董乐平中秋蚕养种11张,张种产茧97斤。 修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