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都市煮茗聚友,最美乡村品茶论道,修水名茶拥金抱银。在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新品名茶博览会、中国名茶评比中,该县宁红集团公司的“宁红金毫”、古市镇茶厂的“双井山谷草茶”获金奖,九江市修水茶科所的“凯球牌双井绿”、“凯球牌凤凰舌尖”,大椿茶厂的“双井雀舌”获银奖,这是该县茶叶产品参加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奖中获奖最多、奖项最高的一次。4月16日,记者采访出席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闭幕式的几位专家,他们对修水茶叶的品质与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组委会秘书长韩晓玉: 连续举行了13届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在海内外具有较高声誉,奖牌含金量不言而喻。这次参评的茶叶产品有1000多个品种。修水县选送参评的5个产品能夺得二金三银,是茶叶做工精细、质量上乘并蕴含厚重历史文化的结果,因此得到了评委认可、得到了尝茶市民的称誉。 据我了解,修水县乡两级都非常重视发展茶叶生产,茶园面积形成了较大规模,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生产专业化初现端倪,标准化理念日渐增强。我真诚希望修水能以这次获奖为动力,进一步扩大茶叶基地规模,注重加工质量,树立品牌形象,拓展市场空间,让修水名茶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内容来自xiushui.Net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刘启贵: 我去修水不下10次,每一次踏上这块红色的土地,内心总有一番新的感受。这次选送的五个品种喜获二金三银,修水这个贫困县在本届茶文化节上成了亮点,本人表示最诚挚的祝贺。 修水是国内红茶“宁红”的主产区,也是国内红茶出口的主要基地之一。素有“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茶盖中华,价甲天下”之誉。1985年,宁红集团生产的特级功夫茶“宁红金毫”茶获国家银质奖;今年选送的“宁红金毫”,又因其条索紧细匀秀,色泽鲜润、毫色金黄,颇受品茶专家认可,滋味醇和,回味隽厚,清香持久赢得到了尝茶者的喜爱,夺得金奖,当之无愧。黄庭坚故居杭口双井村所产的“双井绿”曾被欧阳修誉为“草茶第一”。今年参评的双井山谷草茶,融入黄庭坚诗词、书法和修水地域文化,精工制作,其茶形色俱佳、白毫显露、条索紧细、汤色清亮、口感馨香,深得与会专家好评,喜茶者畅饮不绝,力拔头筹,理所当然。 《农民日报》中国名茶专刊副主编柯丽生: 今年3月下旬,我曾“融入”修水的山水茶林之中,猛然惊觉这是一个山美水秀人俊茶香的地方。近两年来,本人对修水茶叶历史、产业转型、发展现状有感性触摸,尤其是对修水近年来吸取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新路,发展茶叶产业,重铸昔日辉煌更有理性认识,分别以《江西茶产业,希望在山,修水续写辉煌》、《四两何以拨千金———解读修水效应》、《茶以载道润物无声———修水效应再解读》等系列文章在《农民日报》上刊登,在全国茶叶界激起了一片涟漪,掀起了一股解读修水茶文化热现象。 HULING 2001年,修水被列为全国首批20个创建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之一,修水县委、县政府紧抓机遇,将市场竞争的重心从品牌、品质、规模等向生态型、资源型及文化内涵等各种产业要素的综合竞争力转型,把人们司空见惯的青山绿水和世代厮守的名人故居结合起来,掀起了新一轮茶产业的整合浪潮。其力度之大,思路之新,方法之细,前所未有,可圈可点。继首届“中国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揽于怀中后,此次又“拥金抱银”,更是可喜可贺。 江西省农业厅厅长毛惠忠: 好山好水出好茶,分宁自古产名茶。老树开花,喜获二金三银,以宁红金毫、双井山谷草茶为代表的修水名茶,有望成为修水乃至江西一张亮丽的名片。 这一荣誉获得,是修水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被列为全国首批创建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这一契机,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修水茶叶走向农业产业化的具体体现,为修水进一步发展茶叶生产打了一针强心剂,奠定了坚实基石。 我认为,修水茶叶想进一步在国内外市场抢占份额,全县上下必须用好“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这块金字招牌,抓住茶叶声誉好、品牌效应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技术人员精等优势,创建良性机制,推行联合发展,树品牌、舞龙头、建基地、带产业,保护名品牌,创造新品牌战略。要继续以修水历史名人黄庭坚、陈门五杰、山背文化等厚重历史文化和山清水秀无污染优势,文化与名茶互补,切实做强做大做优修水这篇茶文化文章,把茶叶真正培植成为修水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和县域经济的增长点。 xiushu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