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这个词组,在当前报纸、电视或其它媒体上,频繁见诸其上。据笔者分析,这两个词的意思大概是这样,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贫困的农村山区,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发家图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赡养老人、人情往来等开支的重要经济来源。但是,伴随青壮劳力离乡,农村出现了两个特殊群体:因父母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孩子或是自个儿留在家里,或是被寄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这个群体,社会学家美其名日称为留守儿童。同时,与之相对应的是那些农村大量守着家园的翁叟老妇,也直截了当称其为留守老人。 农村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这两个群体的存在,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必然付出的成本代价和出现的社会问题。这一代打工者、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正在承受社会进步的代价,这种代价将来会带来什么后果,现在也谁也说不出结论,但可以肯定地说他们属于处境不利的群体。 HULING
a:留守儿童不应成为父母打工的牺牲品 留守儿童的生存、教育和权益保护等,现在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由于缺少父母的必要关爱呵护、正确引导,有的变得性情孤僻,离群索居;有的因生活琐事和防范不慎而致残致死;更有者,有的孩子因无人监管,容易出现行为偏差,变得放任自流,经常逃学、抽烟、喝酒、打架,甚至走上犯罪之路。诸君,请看——。 xiushui.Net
a1留守兄妹 兄长入狱妹受伤 家住修水县大椿乡某村吴某夫妇,两年来在浙江温州打工,10月中旬,吴某的岳父打去一个“告急”电话,夫妇俩被“请”回了家,回到家后夫妇俩才恍然明白,留守在家的一对无人看管的心爱儿女出了事,目睹儿子入狱,女儿烫伤的变故,夫妇俩晕厥当场。 事溯源头。2003年春节刚过,吴某夫妇俩看到村里劳动力都背井离乡到沿海一带“抱金娃”,家庭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夫妇俩看到儿女读书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于是把儿女留守家园,并委托其远在三公里之外的岳父照料。 14岁的儿子吴筱尚读初二,在班上成绩中等,但由于无父母监管,他上学时两天打鱼,三天撒网。班主任训斥责备之,受了批评的吴某干脆不进学校的门,其代为看管的岳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吴某私自辍学,闲得无聊,就与社会闲散青年恋赌家中,其父母在外打工赚来的血汗钱寄来兄妹俩“活命钱”也作了赌资输得精光。因无钱参赌,在他人唆使下入室盗窃,被人家逮个正着,至今还在劳教所里“体验与享受”劳教生活。 11岁的女儿吴筱肖,星期六在家做饭时,因不懂高压锅操作,排气孔被米水堵塞,导致高压锅爆裂,一股热浪直袭吴筱肖的脸部,吓得与烫得她当时就失去了知觉------。原先漂亮的吴筱肖容颜不再,一连几天捂着烫伤脸庞泪流不止。在农村,因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生活无入照料,行为无人监管,酿成上述悲剧是屡见不鲜,是农民工家庭的心头之痛、也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之痛与绊脚石。 HULING xiushui.Net
a2留守女孩,情感“饥渴”险酿祸 15岁的屠蓝凤,是个一个长得俊秀漂亮的女孩子,在某农村中学读初三,家庭虽然隔学校不到1公里路。因父母外出打工,屠蓝凤就寄宿在学校。星期日偶尔回家看看爷爷奶奶和打扫自已住的房间。 因其人长得较为漂亮,同班或其它班级常有不少男生与她搭讪,但她起初都保特一定距离,但到后来,受不了男孩子的“纠缠”开学到二个月,她便堕入情网,同时和一个学生与一位社会青年“拍拖”。因没有父母的监管与正确引导,处于情感多变青春期的屠蓝凤越陷越深。 自古三角恋爱是孽情。屠蓝凤年幼把握不住感情,选择爱一个,又生怕另一个爱她的男孩子受伤害,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无助无奈之下的她选择了逃避的方法——服药自杀来了结这悲情。留下“难以选择,愧对父母”八个字,服下毒药,待到其爷爷发现时,屠蓝凤口吐白痰,四肢抽搐,瞳孔散大,送往医院抢救,所幸发觉及时,才未酿成重大惨剧。 记者近日采访屠蓝凤时,她哭着说:“我们不要父母赚那么多钱,而丢下子女们不管不问,希望父母留在家里,经常关怀我们、疼爱我们、教育我们、引导我们因为我们需要那种谁都替代不了的那种严父,慈母的博爱啊! 内容来自xiushui.Net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从心理学讲,孩子在幼年时期如果没父母的教育、抚养和亲情,他的性格、个性会受到影响,除了遗传因素外,情感的缺失可能会使他们的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不良影响,因为这些影响是潜在的,大家一般不易察觉,从而造成了很多无形的损失。 内容来自xiushui.Net
b留守老人不应再背负重荷佝偻前行 留守老人相当一部分年老体衰,因为外出打工的儿女对他们疏于照顾,无法尽到赡养职责,缺少亲情关怀,一旦头痛发热无人照料,缺医少药,只能自己硬撑着。由于打工儿女长时间不回家,对留守老人的心理打击很大,尤其是对于单亲家庭的留守老人来说,打击更大。他们往往在生活上、心理上显得孤独无助。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日益凸现,不仅影响到诸多农民的家庭生活,也影响到了整个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应引起社会重视。 本文来自修水网
b1留守老妪:孤独无助难重负 10月27日上午,修水县白岭镇大联村62岁的孱弱老妪胡婆婆,一见到记者就倒出了自己内心的苦衷。“老伴儿去年仲秋发患糖尿病卧床不起;2个儿子和1个女儿为了挣钱,分别在深圳特区、浙江杭州等地打工,常年都难回来一次。尽管自己已经上了年纪,却既要照料瘫痪的老伴儿和三个孙子,操持家务,还得天天干农活儿,种地、喂羊……很多时候,我感到很孤独、很疲惫,但为了子女在外头打工多个赚个“子儿”(钱的意思)回来,我自已双膝又红又肿又痛,还是不想告诉在外头打工的儿女们,怕他们分心啊!我只好忍着痛把家庭的事做好,没办法啊!。”说完后她的眼角流下了一串串混浊的泪水。 其实像胡婆婆老人一样,因为孩子在外地打工,而有着同样境遇的农村留守老人,在我市的广大农村颇为常见。 修水网
b2留守老汉 寂寞无奈黄泉路 10月22日,修水县某镇一位63岁的留守老汉,“猝死”床榻。后在邻居串门时才发现老人已气绝多时。死亡时旁边还有大半瓶农药﹍﹍。 原来,老汉的儿媳为了生计,今年春节期间去了佛山打工,老汉的妻子早两年就去了世,儿媳外出打工,留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守着几间平顶房,老汉因患有高血压病,导致精神抑郁,同时又无子女在身边关爱照料他的生活,他倍感孤苦寂寞。在出事前一天,他委托人家打了一个电话给在外打工的儿子,希望儿媳回家看看,其儿考虑到快要过年了,等到年底结帐后再回家过年。盼望落空,老汉颇为无奈,加之疾病折磨,他一气之下服下半瓶毒药,与世长辞。 一位比这位老汉大两岁的杨某说道,我们这辈(40—60年代出生的人)是最苦的命,年轻时碰到社会困难时期,吃都吃不饱,空着肚皮过日子,如今生活好了些,子女又远离我们去外地打工赚钱,精神上得不到子女的安慰不说,这不,这么把年纪还要来照顾两个不到5岁的孙子,还要“侍候”田地,不知,我们这把年纪的人何日才是尽头哟!杨某道出了当今留守老人的真实感受。 c多管齐下,破解留守孩子的心中荒漠 内容来自xiushui.Net 如何爱护关心农村的留守孩子,使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当前党和政府正在努力提高农村社会福利水平,应该把这些小孩的情感缺失考虑进去,多给他们一些情感补偿,长远来看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也包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与支持。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乡村可以搞些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把这些孩子组织在一起,让他们之间能相互支持,作为政府或者妇联、团组织也好,可以搞一些替代性的活动,让有亲和力的成人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他们父母的角色,让这些留守儿童在生活中能多有些问长问短、情感安慰、辅导等综合性的情感慰藉,让孩子找到心理支持。 对看守与监管留守孩子的爷爷奶奶岳父岳母这一群体,可以做些普及性的教育、宣传,使他们能和小孩的关系更进一步密切,不只停留在吃饱穿好的浅层关怀,能有更多心理方面的关心,比如多问问小孩都跟谁在一起玩、高兴还是不高兴等等,让他们之间建立起人际沟通,有这种沟通他也就能学会关心别人,因为他的情感能力也需要培养的,这是一个很可行的措施。 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和留守孩子就读学校创办“留守孩子”托管中心,为农民子女特别是“留守孩子”,提供看护、兴趣学习等服务。加强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孩子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加强沟通,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城市应为接纳留守孩子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和父母同在一个城市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 本文来自修水网 内容来自xiushui.Net
d多方关怀:驱散留守老人孤独的阴霾 农村留守老人大部分是过了“花甲”之人,他们的物质生活和护理,谁来“料理”?他们孤独的精神生活和内心的空虚,谁来“聊解”?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笔者初浅认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应该积极探索在农村建立完善集中赡养制度,加强农村养老院建设,适当增加农村养老院的数量,将因子女外出打工而无依无靠的老人吸纳进去。强化农村公共医疗服务,加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有关部门应多组织一些送文化下乡的活动,以此丰富留守老人的晚年生活,填补亲人离家的精神空白。在广大农村大力倡导弘扬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让街坊邻里之间伸出相互帮扶之手,形成一家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局面。只有全社会都来关注、关怀这些“留守老人”,这些山村的“留守老人”才会健康长寿。 所幸的是,一些基层政府已经开始自觉地“补位”养老服务:引进集中赡养制度,加强农村养老院建设,强化公共医疗服务,加快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转换,一些有组织或自发的社会文化活动,正在填补亲人离家留下的空白;所幸的是,市场经济信奉的是有一种需求,就会产生一种供给: “托付赡养”、民营“托老所”,等等。这类“供给”正在市场化、产业化的运作中显露头角。 HULING 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用心、用情,用爱,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办法破解这两个难题。惟愿乡村留守孩子、留守老人的问题,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下,不再是一个长久、沉重、苦涩、难解的话题。 留守孩子、留守老人,我们期待着你们隔代人心中情感荒漠不再,物质生活不再凄苦,绿州与曙光就在前头-------。 (图片:留守老人抱着隔一代留守儿童,两代人的眸子里隐隐折射出那一点难以跨越的情感鸿沟。周武现 摄 13979264970) xiushu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