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修水讯万华林、丁格非报道:国定贫困县修水县“十五”以来,不断探索和创新扶贫的方式方法,通过移民扶贫、定点扶贫、产业扶贫、科教扶贫等,使全县贫困状况得到根本改变,到2004年底,全县有10万在册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396元,今年底可望突破1500元。 修水县是一个典型的“老、大、边、穷”的山区县。“十五”期间,该县认真落实国家扶贫开发政策,一改过去“输血式”扶贫和“撒胡椒面式”扶贫的方法,按照“移民扶贫、定点扶贫、产业扶贫、科教扶贫”的思路,全面打响了新一轮扶贫开发硬仗。截至目前,该县在全国推出的移民搬迁式扶贫“修水模式”取得显著效益,近三年共从缺乏生存条件的深山区、库区迁移出2.2万人,建成移民安置点67个,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并实现了移民“迁得出、稳得住、逐步富”的目标。该县把移民扶贫搬迁和加快城镇化建设、退耕还林结合起来,推进扶贫工作的系列做法,成为全国移民扶贫工作的样板。 在定点扶贫方面,该县咬住“整村推进”这个关键,在中央和省市52个部门定点扶助下,通过“三定”即定帮扶范围、定帮扶对象、定帮扶目标的定点帮扶,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350元以上,实现了整体推进的喜人局面。该县还大力开展产业扶贫,以蚕桑、药材、林果、药叶、畜牧等产业为扶贫攻坚的重点突破口,大力实施“1116”产业扶贫工程,这些扶贫支柱产业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覆盖了95%以上贫困户。该县在扶贫工作中十分注重科教扶贫,近三年投入科教扶贫资金超过3000万元,新建农民科技中心22个,校舍26所,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万人次,培训农函大学员1万名,开展“三下乡”活动近千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