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之三
内容来自xiushui.Net 拜读《贞观政要》 赏析“贞观之治”xiushui.Net ·周武现 xiushui.Net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HULING 笔者闲情逸致之余,粗暴浮躁之时,挫折困苦之中,常常阅读《贞观政要》,从书中获得教益。阅读的次数多了,也慢慢领略到了书中的魅力与精髓所在,也真切赏析了一代天骄唐太宗李世民在位二十多年中,他选贤任能,虚心纳谏,减轻徭役,勤俭治国,励精图治的治国方略。正因如此,唐朝时代的“贞观之治”在我国封建社会,无论是在中国或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和光辉灿烂的一页。xiushui.Net 《贞观政要》为唐朝史学家吴兢所辑纂,为开地天宝之际的名史官,藏书甚多,著作丰富。他所著的《贞观政要》主要是对中国史学史上古老记言体裁加以改造更新而创作出来的一部语录体的书,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各卷篇数不等,但都围绕一个中心,而每篇则有标目概括本篇的内容或主旨。从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历史鉴戒、教诫太子、道德准则、政教之道、教化之本、重农贡赋、征伐安边、慎始敬终,广泛地记载了唐太宗君臣的言论。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是一部独具特色,对人富有启发的历史著作。
xiushui.Net 《贞观政要》是如何"再现"出"贞观之治"的面貌、唐太宗君臣政治家风采和人格魅力思想的呢?请看吴兢的史笔:内容来自xiushui.Net 在《君道》、《灾祥》、《务农》篇中,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此见众议以祥瑞为美事,频有表贺庆。如朕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无祥瑞,亦可比德于尧、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内侵,纵有芝草遍街衢,凤凰巢苑囿,亦何异于桀、纣?”;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可见唐太宗在执政时对自己品行和言行操守要求之严,也为满朝文武百官树立了标杆,同时也体现了唐太宗这种以天下百姓为重,以天下苍生为念,以社会安定为首,通过施仁政、行德政来达到“利民”“惠民”“富民”的治国方略与思想。 君臣间融洽地进行国事讨论的和谐气氛,即在讨论中,不论何人持何种意见,都不会影响这种讨论的进行和讨论的最终目的,作出当时最佳的决策。诚信与坦率,深刻与大度,诤谏与宽容,自信与谦逊等等,书中描写得淋漓尽致。在《求谏》、《君臣鉴戒》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决策的科学与民主因素或者成分。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是保证决策正确的重要程序和有效手段。正确决策对于构建设和谐富裕的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非常关键的。 在《仁义》、《俭约》篇中,1200多年前,唐太宗就提出的仁义治国思想、提倡了简朴节俭之风,这与当今以德治国的思想和今年前不久党中央在全国提倡的创建节约型社会竟是如此的不谋而合啊。本文来自修水网 谈到为官者贪污贿赂这方面时,《贪鄙》篇中末尾中有叙有议。太宗谓侍臣曰:“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可见唐太宗当时对官员自律要求与思想教育。是啊,欲望无度酿悲哀。时下干部如何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一日三省吾身”、反思和鞭挞自己的过失,甚至不放过灵魂深处“私字一闪念”。这才能戒掉自己的贪欲、私欲、官欲,如若认真对待“三欲”,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自然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呵。
修水网 "贞观之治"和《贞观政要》的辩证关系及其启示因为有"贞观之治"的出现,才有《贞观政要》的撰写;而《贞观政要》的面世与流传,又使"贞观之治"更加显赫于青史,影响于后世。这是历史与史书的辩证关系的一个突出表现。人们从这种辩证关系中得到无穷的启示,不断创造着新的历史。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综观全书,书中治国之道、政治体制、任贤纳谏、修养道德、爱惜百姓、征伐得失、安边谋略,在《贞观政要》中俯拾即是,这在中国历史上其它朝代是不多见的;与当今的治国方略、以人为本、军事政策、朴素节俭、杜绝奢侈、集思广益等多方面与远古唐朝时代“贞观之治”方针殊途同归,也在治国方略实践中得到完美的印证,可以认为:《贞观政要》每一篇都凝聚着历史经验,每一卷都蕴含着历史智慧。这就是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这所以为后人所称颂,"贞观之治"之所以为后人所景仰,《贞观政要》一书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修水网 www.xiushui.Net 修水网 (修水报社 周武现 7221265(办))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HULING 内容来自xiushu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