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一中老校长陈淑文先生辞世时,幸筱舫、周希进等学子,写下“紫花墩之魂” 五个大字之挽联,表达对这位修水教育界前辈的沉痛心情,同时也是对这位久负盛名的教育家一生的评价。陈淑文这个名字紧紧的与这所省属重点中学联系在一起,无论是赣西北临时中学,还是省立修水散原中学,以及后来的修水第一中学,不管名称如何变化,陈淑文先生等都秉承教书育人的办学方针,使得这所学校越办越好、薪火传承。多少当年像我这样的负笈人,一直以未能走进修水中学接受教育而遗憾,这所百年名校,是学子心中的神圣之所,“紫花墩”是最好教育的代名词。 xiushui.Net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从2000年开始,一股民办教育之风兴起,远在偏隅的修水一马当先,民办学校在乍暖乍寒的气候下,如雨后般的蘑菇冒了出来。为了支持民营学校快速长大,也为了更大支持有钱之士分食这块最大的蛋糕,一系列鼓励公办学校教师到民营学校就职的政策相继出台。在这样的理念下,修水一中开始贫血,教学质量年年下降,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多年淡忘了紫花墩,同时,全县教育质量也跟着下滑,民营学校只是吃了伟哥之后的短暂勃起,无法担当修水教育的持续发展。在最不该市场化的教育领域,碰上一群把教育当作营利工具的商人,前景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批批县领导并不想改变他们决策结下的果子,纷纷把子女送往临川、九江、南昌等重点中学接受教育,成为了一道最扎眼风景。 修水网 已经很多年没有去过修水一中了,年前的时候去那里看望一个朋友,目睹了这所学校的没落。当年引人自豪的紫花墩已经萧条,破旧的校舍狼藉不堪,重要的是这里已经没有了生气,有人告诉我,修水一中已在原师范重建,但是我想的说,再宏伟的建筑,并不代表它的内容,并不能说明就是名校。我想问的是,在全国有限允许民营进入教育的前提下,修水为什么会如此步伐之快,并且是以牺牲修水一中作为代价。看看深圳、上海、北京,位居前十的中学大学,有几所是民营的?成功的临川一中是民营中学吗?有这样的大胆精神,为什么不向临川学一学?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必须是教育家办学,企业家办教育有天生的先天不足!此情此景,有很多有识之士在探讨,修水网就有不少有思想的的文章。 HULING “紫花墩之魂”,魂兮何处?(2010.0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