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当代人物

旗下栏目: 当代人物 修水名博 历史人物

蚕 桑 情

来源:修水党建 作者:wolong 人气: 发布时间:2004-01-16

----记修水县白岭镇党员干部王祝升

  这里是修水县白岭镇白岭村,它藏在赣西北大山深处。这个小山埚和白岭镇的其他土地一样干旱而贫瘠,然而,有两片桑园却长得特别茂盛。桑园的主人也很特别,他是原白岭镇党委副书记王祝升,一个脚踏实地帮助白岭人发展蚕桑产业的好干部,一个远近有名的栽桑养蚕的土专家。
  同期声:
  王:这桑园是90年冬种的,90年冬我在月塘工作,要我分管蚕桑。既然要分管蚕桑就要入门,外行不能领导内行,我种这个桑园成功的经验就去推广,失败的就吸取教训,老百姓就不要搞了。旁白:
  王祝升1968年参加工作,1974年就进入了乡领导班子,认识他的人都说他工作起来有股狠劲儿。
  为了使自己成为蚕桑生产的内行,让老百姓在蚕桑生产上少走弯路,多得实惠,离开耕作几十年的王祝升从分管蚕桑的1990年开始,又重新拿起了锄头,从此上班前,下班后本该休息的时间里,王祝升不是抱着蚕桑技术书仔细研读,就是扛着锄头到桑园地里精心侍弄,养蚕时节,他更是摘桑喂蚕忙得不可开交。用王祝升妻子的话说就是象着了迷一样。
  同期声:
  王:这些书我都看了十几遍,栽桑养蚕的技术书我大部分都背得出来,包括蚕病和桑树病虫害都背得出来。书本毕竟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实践。利用书本知识来指导实践,实践来对照书本,往往在用实践对照书本的时候,能够找出更确切的、更实际有效的东西来。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旁白:
  白岭镇的沙质土壤保水性能差,对桑树生长极为不利,通过摸索,王祝升创造性地把常用于山地水保的竹节沟技术应用到桑园里,大大增强了旱地的抗旱能力,扩大了白岭适宜栽桑的土地面积。夏天对桑树进行伐条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能使桑树重新抽出新枝,为夏蚕、秋蚕长出更多的桑叶。但王祝升发现,按照书本上规定的时间进行夏伐,白岭镇的桑园刚好错过了一年中雨水最充沛的时期。经过在自己的桑园里试验,王祝升提出了推迟夏伐时间,增加夏蚕养种量的新技术,并在全镇推广。王祝升“土技术”受到了县领导及有关专家的质颖,但王祝升顶住压力坚持了下来。
  同期声:
  王: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我搞这个迟夏伐,老百姓确实得到了好处。群众认可,我就更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能说专家说没有这个河我就站在专家那边,我应该亲身(实践),重要的来自实践,老百姓受益就是我的意愿。直到现在,白岭镇因为迟夏伐,夏蚕饲养量在全县遥遥领先,这个优势一直保持了下来。
  旁白:
  为了不断提高白岭蚕桑生产的效益,王祝升按照科学严谨的态度在自己实验桑园里默默地耕耘着。由于土质不好,白岭镇种的几乎全部都是杂交桑,相对于嫁接桑而言,杂交桑叶片薄,叶质差,效益不好。为了寻找适合白岭镇栽种的嫁接桑品种,从1996年开始,王祝升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嫁接桑栽种对比试验。 内容来自xiushui.Net
  同期声:
  王:我总共引进了9个品种,这个地方有三个品种。这种就是农桑8号。这个是711,从浙江引进的, 那一种就是黄山94,黄山94是耐渍、耐旱的。

  农家小院
  同期声:
  王:杂交桑的优点是来得快,但是叶质薄,由于杂交桑叶质薄,所以产的茧质量低,现在要推广嫁接桑。通过五、六年的实践,以前认为白岭不能栽嫁接桑,这个是不现实的。
  在试验桑园里劳作只是王祝升工作中极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时候他要走进老百姓的桑园蚕室,把摸索到的成功经验手把手地教给他们,及时解决蚕农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桑园里一群蚕农围着王祝升
  同期声:
  王:这个摘了叶就赶快要打虫,这个中间就有桑蚊蝇为害,如果不打虫就会使夏蚕饲养造成减产。
  蚕农:这个叶子不要摘了吗?
  王:这个叶子还要摘。

  蚕农的蚕室
  同期声:
  王:这个蚕透明了,全部可以上簇了。那些蚕都上了墙壁,你看,这下面的蚕也开始透明了,你看这些都已经成熟了。

  蚕农家
  同期声:
  王:这桑叶怎么打了水呀?
  蚕农:早上摘的叶子上有蚂蚁,所以就洗了一下。
  王:洗湿了就要摊开来,如果这样喂蚕就会得病。 xiushui.Net
  蚕农:到今天下午2点钟6天足,明天下午这个时候就7天足了。
  王:明天下午可以上簇。
  蚕农:明天要打蜕皮激素吗?
  王:不要打,不要打,明天就会上簇。明天下午真的7天足吗?
  蚕农:是
  王:不要打,不要打。
  蚕农:我们养蚕好在王书记教给我们技术,我们不知道的,他都告诉我们,对我们非常关心,经常上门指导。

  蚕农蚕室
  同期声:
  王:你那个蚕吐丝了,这个房里温度很高。
  蚕农:可能快上簇了。还要打蜕皮激素,再拿点叶给蚕吃吗?
  王:不要太多叶了。
  蚕农:有时候用电话叫王祝升,有时候他在这路过,打电话一叫就来。他愿意来,如不愿意你叫不动他。
  记者:他来了要收费吗?
  蚕农:莫说收费,有时连茶都忘了倒给他喝。他也忙,不光指导我这一家。

  蚕农家
  同期声:
  蚕农:等到蚕爬上来再加簇具吗?
  王:蚕爬上来以后再撒层石灰。
  蚕农:爬到上面再打一层石灰,然后再加簇具吧。
  王:加塑料簇。
  蚕农:这个稻草可以吸潮是吧?
  蚕农:这个稻草是吸潮的作用,一张蚕种有167 斤蚕尿都靠石灰和稻草吸收。
  旁白:
  王祝升今年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53岁的他血压一直偏高。当医生的儿子劝他多休息。妻子也对他说你已经退线了,该歇歇了。但老王就是不听,他就是闲不住。

HULING


  同期声:
  王:我现在虽然退线了,还一心在这里搞蚕桑产业。我养蚕主要是为了摸索这个技术,不是为了养蚕来赚多少钱。我掌握技术以后,向农户推广才有说服力。现在全镇有6000多亩亩桑,只有200多亩嫁接桑, 是最近两年才开始起步。我希望以后在白岭看不到一株杂交桑,全部嫁接桑化了,到那时规模品牌都出去了,以后我们白岭的蚕茧别人都来抢着要。
  旁白:
  你看啊,读起白岭镇蚕桑产业的美好前景,王祝升笑得多开心啊。王祝升应该开心,他的心血和汗水催绿了一片又一片桑园。白岭镇的桑园面积从600 亩发展到6000多亩,每张蚕种的平均产茧量从不足50斤提高到了70多斤。数以万计的白岭人靠栽桑养蚕富裕了起来,王祝升从蚕桑产业上得到的实际收益都仍然少得可怜,他的桑园还是那几块零零星星不足一亩的实验桑园。
  老王说,如果有一天真的跑不动了,不能到桑园地里干活了,不能上农户家指导了,他就坐下来写一本书,把自己十几年来摸索出的栽桑养蚕经验无偿地留给后人。王祝升为发展白岭镇的蚕桑事业奋斗了十几年,其实,他自己不就象一只春茧吗?

·电视纪录片·


  蚕 桑 情

      ----记修水县白岭镇党员干部王祝升

  监制:李晨峰

修水网


  策划:荣秋平  饶小鹏
  编导:丁洪阶  李奇芳
  摄制:祝俊新
  解说:李奇芳

      中共修水县委组织部
       修 水 电 视 台
        联合摄制
       二00二年六月
HULING

内容来自xiushui.Net

责任编辑:wolong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