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谢小明
题记:采茶戏是江西省四大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最早起源于"茶歌"即"采茶调"。由人们在采茶时所唱的采茶歌发展而来,动作套路则来源采茶舞。
茶农在种茶、锄茶、摘茶、拣茶、制茶、卖茶、喝茶等劳动与交往活动中形成了一种“茶习俗”,进而产生了一种“采茶歌”“采茶舞”。后经艺人创造、革新,最终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采茶戏。
武宁采茶戏其实就是宁州茶戏
武后长安四年(704年),设武宁县,县治今修水县西安里,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武宁置宁州,辖武宁、分宁(即今修水、铜鼓县)两县,州治于分宁县(即今修水)。
清代承袭元明建制;清嘉庆六年(1801年)改宁州为义宁州;1914年改义宁州为修水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江西设区、县党政军委员会,第二行政区委驻修水,辖县六:武宁、永修、靖安、奉新、修水、铜鼓。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改为第一行政督察区,区专署驻铜鼓,辖武宁、修水、铜鼓。
以修武县界为界,修河上游称“上河派”,修河下游称“下河派”。前者受汉剧、湘剧、宁河戏等大型剧种影响,长于做功;后者受湖北黄梅、阳新采茶戏影响,侧重唱功。广泛流传于修水、瑞昌、永修、德安、九江、奉新、靖安、铜鼓及湖北省的阳新、通山、大冶、黄梅、武穴等县,深受人们喜爱。
修水茶戏,是一种地方锣鼓戏。如今的修水县采茶戏协会是由修水县黄沙镇岭斜茶戏团为基础组建而成立的。
笔者为整理万里茶道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材料,专程走访了岭斜茶戏团团长、修水县采茶戏协会会长(法人)徐传水,深入了解修水茶戏的前世今生。
岭斜茶戏的发源地是修水与武宁交界的茶籽岭,第一代祖师王新元(茶籽岭人),第二代传人陈恭辉(安乡人),第三代传人徐光达(安乡人),第四代范余新(安乡人),第五代黄炳光(黄沙人),第六代徐辉进(黄沙岭斜人、第十代传人高祖),第七代徐太平(黄沙岭斜人、第十代传人曾祖),第八代徐盛荣(黄沙岭斜人、第十代传人叔祖),第九代徐代禄(黄沙岭斜人、第十代传人父亲),第十代传人徐传水。
从十代传承人中可以推测出岭斜茶戏始于清乾隆年间,距今近300年。岭斜戏在徐氏五代人的努力下,走过了二百多年的历程。这二百多年是艰难的二百多年,是这个采茶戏团体从兴起到发展到兴旺到衰亡再到新生一直走到辉煌的二百多年。
这二百多年倾注了一代又一代,一个又一个热爱茶戏艺人的心血,就是这样的心血,才浇灌出戏剧百花园中的这枝奇葩。这是修水戏剧事业中的骄傲,也是修水非遗的一颗新星。
徐传水回忆说,其父亲在文革前去拜谒祖师时到过一次茶籽岭(今三都石歧附近),祖师所在的村有一座古戏台,坐落在修武两县界的分水岭。戏台门上还保留有一幅对联:“半山上下分修武,一戏当中有旦生”。
对联工整,上下既是方位词,又道出了茶戏在修武地区有“上河派”和“下河派”之分。“当中”亦是方位词,又可作“铛咚”锣鼓象声词,表明茶戏是锣鼓戏,戏中有旦角、小生等。一副对联把茶戏的门派、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徐传水(中)。
徐传水说,在父母的遗传和熏陶下,他家兄弟姊妹自小就喜欢茶戏。茶余饭后,一家人就“咚咚呛呛”地敲起来,“咿咿呀呀”地唱起来,耳濡目染,好些唱句、身段自然而然就牢记在心。
1981年14岁的徐传水初中辍学回家种田,开始了学戏生涯。徐传水一入门便爱上了这一行,并很快就能上台担任旦、生角色,不到两年就记住了20个记本和10个折本的念白和唱功。
在兄弟姊妹的邀约下,岭斜村有四五十人参加了学戏,农闲跟着父母的戏班子走村串户去演出。经常有“牙祭”即好茶饭招待,小伙伴们学戏积极性很高,最终有十几人能登台演出,为后来的岭斜茶戏团组建奠定了基础。
2015年重新组建了修水岭斜茶戏班,如今戏班的主角有徐传水、徐九红兄弟,徐传水女儿徐秀英、徐秀连、女婿郑皆水,门徒郑继民、郑华生、缪小连等16人。徐传水既是生旦丑的主角,又是编剧、导演、策划,样样俱能。2018年注册成立修水岭斜采茶戏团,今年申报成立修水县采茶戏协会。
在搜集万里茶道世界文化遗产文物时,笔者惊喜的发现,岭斜茶戏与宁红茶有交往。
在修水茶商会长黄蔚霞侄曾孙黄国安老中医家发现茶戏银质戏曲行头的饰件,从镌刻文字看出捐赠人为来苏查维岓、里人徐氏,于民国九年庚申岁(1920年)赠。主要有帅帽、凤冠、云额、玉带等。
因“徐氏”二字,联想到岭斜茶戏传人徐氏和黄蔚霞墓志铭作者徐树春。经查徐氏宗谱得知:岭斜茶戏第六代传人徐辉进之长女适高乡熏衣黄蔚霞,次女适武乡来苏查维岓,徐树春为黄蔚霞姻内侄。
因此,笔者推断大茶商黄蔚霞的夫人和姨妹徐氏均酷爱茶戏,所以赠送戏饰就是常理之中。也演绎了一段宁红茶与采茶戏的不解渊源和美满姻缘。
戏班的重新组建与发展
1980年,第九代传人徐代禄组建歇马殿茶戏班,当时红遍修武两县十几个乡镇,每年演出两百多场。因徐代禄年事已高,于1988年终止演出。
1992年,徐传水与弟弟徐九红为保护已传承了五代的家族艺术,计议重新组建岭斜茶戏班。茶戏是口口相传的艺术,没有剧本,没有乐谱,全靠一代一代手把手传教。
兄弟俩师承父艺,凭记忆夜以继日、日以继夜的拼台词、写念白,练出场、圆场等戏功。成立戏班首先是招演员的难题,父辈时的演员,老的老,死的死,没有一个能出任担岗的。那帮儿时的爱好者,有的出嫁了,有的外出做小工了,且大多不能担任主角。
茶戏上河腔,全靠嘴来亢。唱戏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行当,早晨五点就起床,喊嗓子,练功。口里先含上一口凉水,到场地吐出来,先“噢、噢”地拨音、从低到高,完了再念白,然后练唱功,先小段,后大段,再后压腿、揉腰、打倒栽、翻小翻,吃饭七成饱,板带束腰,天天如此。
若是遇上有水井的地方,爬在井口吊嗓子,是最好不过的原生态做法。
正准备排练一个记本开始公演时,没有一整套的道具和锣鼓师,徐传水花200元在县宁河剧团半买半讨的要了一些旧行头、戏装。没有锣鼓师,就在原桃里乡请来锄山鼓的打鼓师傅,在彭桥请来道教锣鼓师。
他们虽不是茶戏锣鼓师,毕竟打击基础好,容易上手,经过几天的手把手教练,演员和配乐基本协调了。
这些父亲并未传授,为演出顺利,徐传水走访老戏人、老道儒、老前辈,学到了很多民间习俗,悟到了虔诚、至真的为业为人道理。第一场公演圆满成功,博得久别茶戏十多年的老戏迷的赞誉。戏班成员从此信心倍增。
随后,对排练好戏目,略一整编就下村演出,没有交通工具,先是雇用眉毛山茶场的两匹马,驮运道具、行李,人却一直步行,照明的三须灯、电灯管怕损坏,徐传水一直用肩挑着,人走到哪里一路担到哪里。每一场戏白天搭台,夜戏一散,连夜拆台,一般都要忙乎到凌晨一两点,走在路上好像是边走边睡觉一样。
但艺人们秉承着一股昂扬向前、无怨无悔的“挑脚”精神,彰显了艺人们传承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演戏都是免费的,赚一口饭吃。1996年,南方打工潮高涨,没钱的戏艺没人愿意干了,一切都要牵涉到一个经费问题,山里有句俗话:“有多大脚,就穿多大鞋。”就这样戏班自动解散了。
2015年,中断了20年的岭斜茶戏,在知天命的徐传水倡导下,又开启了新的征程。解散时去打工的艺人,都已50来岁了,回乡后,或进城或入新村点或住社区,早晨傍晚融入到学跳舞、练太极的行列。
这时正逢“保护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好政策,时任岭斜村支部书记徐水秀给予了大力支持,5月1日起安排剧团分村组演出,黄沙镇常务副镇长朱彩源在镇文化站安排了两间房给剧团,作练戏场所。
原有的艺人们主要是采用传、帮、带的方法,将青年演员推向台前,多锻炼、多演唱。老艺人们还为岭斜茶戏剧种修改完善了菜刀记、罗花宝、辕门斩子、乾隆访闲、德和休妻、韩湘子化斋、珍珠塔等二十多部记本和图本,十几部折子戏本。
同时,将一些不适合演出的欠佳的情节内容删掉,并增添、充实了一些新的内容。还结合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等新编了现代剧目。
2020年5月16日又在双井茶博园接受了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观摩演出,得到全体专家学者赞许。有一次在黄庭坚纪念馆演出,观众有千余人,掌声阵阵,当演至晚十点时,剧团怕扰民摘了一段戏,许多戏迷发现后,要求延时,且迟迟不愿离场。
2020年,在县文旅局、县文化馆的指导下,以修水县岭斜采茶戏团为基础,组建成立了修水县采茶戏协会,徐传水当选为会长。目前修水县岭斜采茶戏已申报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取得成功。
岭斜茶戏的艺术特色
一个地域一个时代,有一个地域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记号,比如在修水有晋朝净明道教文化,唐代黄龙宗佛教文化,宋朝书院文化,到了清代宁红茶文化。
宁红茶文化的出现,也让采茶戏艺术得到了发展,人们开始将这些与茶有关的山歌、催工鼓、茶舞融合在一起,形成戏剧搬上舞台。
采茶戏有庙台演出,在节日、喜庆事之际,以城镇或乡村的寺庙戏台或空旷地搭台为演出场所,是一种非盈利性的,所有人都能参与的戏曲演出形式。
有戏馆演出,是以茶馆为演出场所,面向城市或茶企观众,以盈利性为目的的戏曲演出形式。但是它们的演出都是大众化、开放性的,与厅堂园亭有很大的区别。
从导演手法、舞台细节、鼓点锣调等各部分都独具一格,在传统之上颇有时尚气息,尤其突出“新意”。无论是在念白、唱功形式,还是道具风格上,都能充分沿袭经典戏剧的高度,和表现这一“新”的内容。
它将采茶山歌、社戏、傩戏、汉剧、宁河戏的唱腔,催工歌、锄山鼓的念白和四番鼓之“起头番”、“落二番”、“紧三番”、“杀四番”,道场的锣鼓音乐之“凤凰头”“小雀闹”“滚铜排”“张三跑马”“大寿府”“狮子大上桥”,社戏、宁河戏的行头和道具,揉为一体,
岭斜采茶戏体系完善,独具风格。先为一旦一丑,后来发展为京剧、宁河戏中的生旦净末丑,一应俱全。并且对角色定下了自己的规范,如旦角举手不超眉,生不出单指、旦不出双指等。
折子戏采用地方小戏的唱法,将民间小调揉合成耍花腔,伴奏以锣鼓为主,偶尔杂以二胡唢呐。顶板起唱,一板三眼,十分动听。
综合的表演手段更是丰富多样,姿势优美,体态轻盈,有浓厚的民间艺术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艺人独创的“三步头、九四头、倒脱靴、荷花出水、小推磨、大站门、小站门、一条龙”等,令人拍案叫绝。
内容多为民间传说、民情故事、儿女情长、因果报应、劝人行善、积德行孝、世态炎凉等。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七仙女下凡》《包文正铡美》《荞麦计》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剧目。
一个个凄美悱恻的爱情故事,一场场忠奸善恶的正邪斗争,一回回荡气回肠的忠义演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善恶忠奸的评判,在戏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结束采访时,我仿佛在追寻生命中那最本真的东西,她是否就是这大山发出的声音?她似乎离我很遥远,又似乎离我很亲近。
在这块盛产宁红茶的土地上生出来的采茶歌谣,竟如种子般深深地种在我的灵魂里。她一次一次的唱响,一次一次让我重温大山的爱与深沉。那人那戏,那山那水,那风那雾,那星那月,或许放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更相宜、更凝香。
附:引入折子戏的民间小调
采茶山歌
茶园如海难见边, 口唱茶歌心里甜;
茶姑好似穿花蝶, 一唱众和万万千;
全是茶姑自己编。
太阳出来照四方, 照得茶园绿苍苍;
姑娘提篮茶园走, 双手飞舞采茶忙;
采茶山歌遍山岗。
采茶催工歌
催工歌子难起头, 茶兜行密山难开,
采茶好比龙戏舞, 又象凤凰上山来。
嗬吔嗨, 跟上来哟!
层层茶山重重雾, 重重雾拥茶兜树。
茶山对面不见人, 请你听我催工鼓。
嗬吔嗨, 快快摘哟!
茶兜树上开白花, 茶妹爱我我爱她。
茶妹爱我好勤快, 我爱茶妹一碗茶。
嗬吔嗨, 真不差哟!
傩 歌
(一)
神在上呵喜洋洋, 攀请朝天大玉皇;
使者菩萨灵轿坐, 马案施主立两旁。
(二)
谢天谢地辞天神, 祷告皇天万万春;
辞别家堂香火神, 坐得家堂保太平。
(三)
歇马殿里戏开锣,祷告傩爷唱傩歌;
使者菩萨厅堂坐,佑我戏班采茶歌。
【古城旧梦】出品
微信号:gcjm888888
谢小明:男,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尤其诗歌。作品发表于《诗刊》、《教师报》、《江西日报》、《光华时报》等200余种国内外报刊,诗歌入选10余本选本。出版诗集《流水一样的生活》、《九岭风》、文集《教坛撷零》。获各类国家级诗歌奖20余项。多次作客修水电视台《走进修水》、江西一套《社会传真》、江西二套《都市现场》、江西五套《爱在旅途》、《江报直播室》、央视四套《华人世界》等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