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刘经富专栏

旗下栏目: 冷建三专栏 周湖岭专栏 周斌专栏 东方啸专栏 卢曙光专栏 刘经富专栏 谢小明宁红史话 石平专栏 修水书画

陈伟琳、陈宝箴父子对梯云书院的贡献

来源:修水网 作者:刘经富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0-11
  梯云书院是清代江西义宁州(今修水县)怀远人(义宁州客家人的特殊称谓)创办的书院。陈伟琳、陈宝箴父子在创办建设中起了很大作用。
  清朝初年,义宁州知州奉旨招垦,于是闽西、粤东、赣南数十个州县的客家人扶老携幼,迁来义宁州开山垦荒,搭棚(篷)居住,史称棚民。雍正二年(1724),朝廷颁布《棚民保甲法》,规定“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棚民……已置产业并愿入籍者,俱编入土著,一体当差。”根据这个规定,许多地区的棚民都顺利地拿到了“绿卡”,只有义宁州的棚民因本地人的阻挠,不得不采取另立都图形式,折衷了结:“耕山者概编保甲,有产者另立都图,以怀远为名,隐寓招携之义,其秀者令为义学,课习五年,俱得一体考试,卷面注怀远字样……”。这就是义宁州的客家人称为“怀远人”的来历。
  怀远都成立后,怀远人的耕读并重、兴教崇文风气大为高涨,大办“宾兴”性质的“文昌宫”“义学”,资助奖励本姓子弟课习举业、备考应试。但要冲刺更高的科举功名,仅依靠师资水平有限、重在断文识字的蒙馆私塾还不够,必须进入书院深造。而位于州城近郊著名的“濂山书院”排斥怀远士子入学。怀远人不得不创办属于自己教育资源的书院。

修水网


  道光二十四年(1844)四月,怀远都绅士呈请劝捐,受到州府的鼓励,发布公告,两个月之内就获得捐款26700余两,田租280余石,于十二月购买州治中心地段查氏屋宇,一年后改装修缮竣工,取名“梯云书院”。
  梯云书院的创办是怀远人继雍正三年开都入籍的第二件大事,是一次怀远都社会总动员,具有监生、廪生、贡生、生员、职员身份者都投身其中,只有童生身份的活跃分子也不落人后,成为前台的重要人物,陈伟琳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从发起创办梯云书院,中经将山口义学提升到梯云书院分校到接着创办梯云书院的宾兴机构,陈伟琳都自始至终全过程参与了大小事务,在自捐、劝捐、赴京公干方面起到了重要首士的作用。他率先捐款320两,为捐款最多的五个人之一。又以父亲陈克绳名义捐银100两。道光二十八年山口义学捐助中,又以长子陈树年名义捐银300两,又捐银25两给梯云书院宾兴会。这样,陈伟琳在四年间捐款总额达745两,是所有首士中捐款最多者。从这一点上既可以看出陈伟琳崇文重教的人格胸怀,亦可以反映出陈家的经济实力。
  对捐款和劝捐人员,州衙统计后呈报省布政司,省布政司再上报吏部批复,按捐款数额和创办过程中的出力贡献给予职位奖励和荣誉鼓励。道光二十七年(1847)二月,陈伟琳与另一位首士郑体元赴京领取吏部《部覆》。义宁州山川深重,出山不易,去一趟有四千里之遥的京城,即可成为乡邻、同辈的话题。因此郑体元、陈伟琳能够在几十位首士中脱颖而出,承担远赴京城公关的重任,是个人能力的体现。不料郑体元于返程时病逝于山东濮阳县,陈伟琳在异地他乡独力处理丧事,千里迢迢,身带重要文件,护柩回南,备尝艰辛。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怀远都绅民发起创办书院之初,陈伟琳在首事中名次靠后,因他只有童生的身份。随着捐款数额的增加和办事能力的不断展示,其地位越来越高。同治二年首修的《梯云书院志》卷六《酬祀禄位》载录32位有功人员的长生禄位,陈伟琳名列第四。光绪十二年编修的《梯云书院宾兴志》卷二《配祀禄位》,陈伟琳名列第二。
  咸丰四年(1854)春,陈伟琳在乡里创办团练组织,因过于劳累而去世。咸丰五年五月,太平军攻陷义宁州城,梯云书院被焚毁,停办数年。同治二年(1863),梯云书院重修,再次向怀远人劝捐。陈宝箴捐银100两。
  同治十一年(1872),陈宝箴以候补知府身份挈家湖南,但他与故里一直保持着紧密联系,对故里文化教育公益事业一如既往予以关注支持,继承了他父祖辈的门风祖德。光绪九年(1883),义宁州修复考棚,陈宝箴捐银50两。光绪十年,陈宝箴在南昌出资购书38部936册捐给梯云书院,弥补梯云书院原有藏书因太平军攻占州城而全部被烧毁的空白。光绪十八年(1892),梯云书院重修《梯云书院志》,陈宝箴捐银100两,并撰《梯云书院记》。同年,义宁州泰乡(陈宝箴故里属于泰乡七都)创建泰交书院,陈宝箴捐银150两。光绪十九年,梯云书院因经费短绌,州府晓谕劝捐,陈宝箴捐银200两。

HULING


  陈宝箴对故里教育事业一如既往的关注赢得了州人士的崇敬,光绪十八年重修的《梯云书院志》卷六《酬祀禄位》陈宝箴排在雍正以后至光绪年间的十四位州主之后。光绪二十二年《梯云宾兴志》卷六《酬祀禄位》陈宝箴列在两位州主之后。
  光绪二十三年(1897),陈宝箴在湖南巡抚任上设立时务学堂,任熊希龄为总理,聘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期收培养学通中外新人才之功。至此,我们可以看出陈宝箴家族由创办家塾走向资助兴办更大规模书院、学堂的渊源脉络。
   梯云书院的创办成功,彻底改变了怀远人文教事业基础设施不足的局面,大大提升了怀远人的社会地位,增强了文化话语权利,反映了客籍、官方、土著三方的互动关系,对义宁州的书院建设亦有促进意义。同治四年(1865),土著绅民集全州之力,两年内集资40000余两,田租1700余石,在州城创办了义宁州书院规模最大的“凤巘书院”。同治八年(1869),义宁州八乡之一的高乡集资在州城创办了“鳌峰书院”。从此,濂山、梯云、凤巘、鳌峰成为义宁州四大书院,在义宁州教育史上享有盛名。
  梯云书院于道光二十六年间开始教学考课,规定月课为“一官二师”,即官考一次,每月初六日,由知州出题。师考两次,每月十三日、二十三日由山长出题,十三日考文,二十三日考古,按成绩等次确定每月膏火与奖赏。书院创办五年后,咸丰元年(1851)乡试,义宁州一次考取五人,其中怀远籍占了三位,即陈宝箴、陈文凤、林镇。梯云书院对怀远士子应试的辅导提升效果之显著是毋庸置疑的。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梯云书院屋宇宏大,一进三重,大小房间数十间,规模仅次于凤巘书院。书院大门原有对联一幅:“梯山航海而来,乡先辈广厦储人材,代有奇英光国学;云龙风虎之余,诸君子明经致用,好将群策救时艰”,字里行间,透出梯云书院的规模与气度。
  清末废除科举,该书院改为梯云高等小学堂,民国时期称修水县私立梯云小学。1949年后院址被县粮食部门占用为仓库,约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被拆除做职工宿舍。
  近来欣闻修水县政府正在大力修复义宁古城,如果能重建梯云书院,彰显陈宝箴父子的事迹,昭示义宁陈氏之所以能从一个客家棚民家族跻身文化世家的渊源脉络,应该是古城修复中的一个亮点、一张名片。

                              2021年5月4日《中国文物报》第 4版发表
责任编辑:刘经富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