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文化艺术

旗下栏目: 文化艺术 书刊 小说 诗词 散文 记实 民间故事 黄庭坚传

评全秋生散文集《北漂者说》

来源:修水网 作者:许庆胜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2-27
创作旨归的别样主动、丰硕尝试与价值审视——评全秋生散文集《北漂者说》
许庆胜

  关于创作的起源与发生,有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李贽所界定的“天下之致,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李贽《童心说》),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加达默尔的“游戏”说,杜威的“艺术即经验”……这就是“创作起源说”各自至今争论不休的最主要的原因所在!所以创作的发生各有各的契机,各有各的特殊性,这些“创作起源说”不能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只能互相参考,不能一味相互对立和排斥,尤其应注意的是,绝对不能武断地以自己之说而强加于他人!就作家全秋生的散文集《北漂者说》而言,似乎上面的这些说法在他的创作中都有不同程度地呈现。
  我一直认定、坚持和信奉作家“人生本身就是创作”这一律条,深层打量全秋生的散文集《北漂者说》,我信奉的“人生本身就是创作”更有了一个庞大的现实依据,而且他的创作更呈现了不入流的积极主动有意选择与迥异独创色彩——“北漂”:“当学业结束之后,我却又找到了各种借口拒绝返乡留下来工作”,于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我一个人单枪匹马北上漂流了,在寒冷的北国,我经历了许多曲折离奇的事情,正所谓身在江湖思故乡,回到故乡恋江湖”(见《北漂者说》第128页《李师傅》),终致以“北漂游子”的身份视角切入,对故乡的山水风光、世俗风情以及亲戚朋友进行了描摹状写,诠释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生存创作法则,叙写这块土地上数十年来的人事变迁,或怀念,或抒情,或怜悯,或评判,给读者营造了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典故精彩纷呈的纸页故乡;同时作家客居京城二十余年,对文化人北漂的生存现状及漂泊漫游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深层次的展示与剖析,在看似娓娓道来的叙述当中,铺陈了一种从乡村走向大都市精神层面上的裂变与阵痛。“我本善良,却偏偏被人骗过、蒙过、坑过;我本诚信,却常常遭遇欺诈与背叛……幸天可怜见,终不至于被人拐卖!”于是他的创作尝试别样而丰硕且价值品位高昂,充满不尽的人生、艺术双重启迪和实践意义。
  不一样的生存方向选择以及不一样的时空距离便产生不一样的美:“走出西客站第一眼看到空气中飘浮不定、来去纷纷的柳絮,顿觉手足无措,一种举目无亲的苍凉感袭上心头,跟所有的漂流者一样囊中羞涩,当务之急是先找一份工作,解决吃喝拉撒睡。至于工资待遇方面是无所谓的,不去计较、不能计较也不敢计较啊!”(见《北漂者说》第145页《北漂日记》)。一个“举目无亲”一个“囊中羞涩”,一个“不去计较、不能计较也不敢计较啊!”更有“老板在和我们讲一些关于隔壁小姐见多识广的奇闻趣事时又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们,那次公安查夜是院内大妈们去告的密!说我们几个乡下小子老坐在门口一动不动地看他们家的电视肯定是另有所图!越看越像非偷即盗之辈!”以及假朋友陷阱的伤害:如“李老板”“刘哥”,还有对“新同事”“应聘女”的同情等等。这就是文学“外省人”的真切遭遇,为了那一份热切的文学梦想,他们孤身漂泊京都,但是真的到了京都,才深层体会到了举目无亲的尴尬与辛酸,就像一叶浮萍颠来荡去,首先面临的就是生存的无依无靠,“囊中羞涩”导致的那种“无根”的无奈感觉只有身临其境方能深深地体会得到!
《北漂者说》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全秋生 著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22年1月版/68.00元
  读全秋生的《北漂者说》之所以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就是因为我感同身受,我几乎每年都要应邀去北京参加一些文学研讨会,去一次就“漂”一次,那种无根的感觉早已深入骨髓!仅仅2010年一年我就去了京都十六次之多,行色匆匆。2010年8月28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鲁煤六十年创作研讨会”上我遇见了全秋生,知道他由于勇敢而坚强努力已在北京扎下了根,闯出了一番自己广阔的文学天地!而我由于不够勇敢和坚强,去北京却知难而退,不敢长“漂”,但“漂”几天因为无助就开始思念故乡与亲人,这种“漂”的无奈辛酸确是深深体会到了,因此我能读懂这些“北漂”文字背后的艰难、苦涩以及价值所在!在那无根的京都因为无助怎能不思念故乡?怎能不思念亲人啊?于是全秋生不住地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爷爷》《奶奶》《八叔》《叔公》《班主任》《钟校长》,甚至那个仅是萍水相逢的《李师傅》都让他牵挂一心!于是故乡的一草一木,一条小径,那百年老屋都让他思念不已,生发无尽的感慨!但是他的故乡因为水电站的淹没已经不存在而产生了双重的痛苦:“如今,古老的石砌小路已被下游大型电站关闸后的蓄水淹没了,小路不再是小路,溪水不再是溪水,故乡不再是故乡,它只是静静几十里水面下一个微不足道的坐标点而已!也许春风吹拂湖面泛起的波澜就是它们在水底下轻轻吟唱的音符!”

HULING


  远古洪荒转眼便是沧海桑田,蓦然沉入水底的又何止是故乡的这条石砌小路!这种撕心裂肺的嬗变痛楚历朝历代都有,只不过都大同小异罢了!(见《北漂者说》第5页《石砌路》)“如今,石拱桥威风不再,只是静静地躺在溪水之中轻轻诉说着远去的往事,任凭鱼虾在它的周身嬉戏玩耍。也许垮塌的命运正在向它悄无声息地逼近,唯一不变的是小溪两岸青山依旧在,碧空如洗的蓝天上云彩舞轻风,几度夕阳依然红!”(见《北漂者说》第7页《石拱桥》)“可惜的是,再精明能干的太公也没有料到他呕心沥血亲手建起来的百年老屋没有毁于兵荒马乱、没有毁于天灾人祸却毁在了自己的子孙后代手里!”“随着下游抱子石电站的建成,坐落在库区里面的百年老房虽然没有被水淹没,可太公的子孙后代们赖以生存的田地被淹了”(见《北漂者说》第21页《百年老屋》)他在《岳父》一文中这样说:“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从一个江南小镇走到了皇城脚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的感悟也日渐成熟,我深深地知道做男人难,做一个成功的男人更难,做一个让家人方方面面都满意的男人就尤其难的道理,越来越感受到岳父那为人父为人夫的伟大而平凡的人格。”(见《北漂者说》第80页《岳父》)从而更新更多的人生意义与事业价值的理解定位令人扼腕:“也许是天道酬勤,也许是机缘巧合,在校报《南苑》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全国校园文坛报刊评比一等奖之后,我有幸地来到了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继续深造。从此,我又一次与徐训龙老师分隔两地,每次回家之时,我必去先生家坐上一会儿,喝上一杯热气腾腾的修水家乡茶,共叙师生别后之情。不知从哪一年起,我就打不通徐老师家的电话了,只知道徐老师已移居深圳,我漂泊京城,师生二人真正的是天涯海角之别了!”(见《北漂者说》第87页《班主任》) xiushui.Net
  总之,“故乡的一些旧人旧事时不时挤进脑海,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故提笔记下一二,权当存念”,“耳边蓦然响起乡贤陈寅恪大师的诗句来: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但愿库区水面碧波荡漾的美丽温柔,真的能抚慰抹平移民们离乡背井作鸟兽散的心底之痛!”“北漂二十多年了,期间遇见的各种掌故逸事就如河水一样滔滔不绝”,于是全秋生的“艺术”冲动不断喷涌,而且创作“冲动”一来,必定“情绪知觉敏锐,情感倾向强烈,对于美鉴识”与“创造美”的能力的确“轶于常人”!而且这种“冲动”至今仍在源源不断,实在具有继续追踪研究的资格与必要!我们觉得全秋生的创作“冲动”与柏格森的艺术缘于“生命冲动”说很是合拍。
  因为全秋生身在异乡漂泊,除了怀恋故乡和亲人,就是感激异乡给自己以帮助温暖的师长与朋友,是真朋友如《作家曾克》《长者之风》中的教育部原副部长、江西省委原副书记“刘仲侯”的真情交往,《贺芳齐将军》中“贺芳齐将军”的关怀与高看,都让他感到温暖并深记。尤其:“能来鲁院求学于我是意外的、惊喜的一分收获,这就使我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格外想念给我提供这段缘分的恩师们。在北方孤独高旷的夜空里,一弯朦胧的月牙,几朵淡淡的白云,柔柔地笼罩在我居住的房间上空,枕着先生的冷峻、睿智入睡,竟然一夜无梦。”《鲁院的日子》里的作家班班主任“王歌老师”的好,让他感激不尽:“先生一再表示,在校为师生,离校为学友,相互之间要平等互爱。他那朋友促膝谈心式的鼓励,给我增添了活力。寒流滚滚的北国也有热情,熬过严冬,春天还会远吗?记得他曾用朱光潜教授说过的话勉励我:走路是有阻力的,阻力才让人成材。顺风路好走,逆风路难行,用力克服困难,你才能变得坚强有力。”“转眼又是一年。元旦前夕我给先生寄了一张明信片作为贺年。在当今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普及的年代,明信片作为我学生时代的时尚,早已风光殆尽无人问津了。然而,多年来我一直用这种土方式与我的师友进行联系。虽然眼下我身处京都,可我仍然坚持用习惯方式与在法兰西浪漫国度生活过刚刚回国不久的老师问候。虽然显得有些冒失,可我并无希冀,只想表达一个学生的敬意罢了。想不到对方不仅回了明信片,还给我这个学生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学生给师长贺年,天经地义,往往贺者多,回复者少,这似乎早已习以为常。先生的信,内容不必说,单说这种令人眼前一亮的意外的大气,让我无法忘却。尤其是先生那种一贯待人谦和亲切的作风,无论是从‘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国带回来的还是自身固有的,让我总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见《北漂者说》第180页《王歌老师》)

xiushui.Net


  除以上之外,《北漂者说》中的很多独到思考很值得我们再思考,如:“作为曾毕业于大学中文系的我,无知到连鲁迅、郭沫若、茅盾这些宗师级文坛领袖都赞许有加的左翼时期著名作家欧阳山、草明夫妇都不知道,真是够惭愧的。倘若归根究底要怪罪的话,我想应该归咎于当年某些阉割现当代文学史的‘权威专家们’,是他们的随意删节与主宰文坛的狂热让我辈无知且无畏的!幸好有缘,二十多年后的我终于能够有机会补上这一课,与草明先生的作品迎面相逢,详尽地了解到草明先生坎坷曲折的文学之路与生活道路。”(见《北漂者说》第189页《草明先生》)这就是关乎文学史责任心的深度思考了,更是关于文学史写作的科学性、合理性缺失以及弊端去除的重要性提及,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更应该引起文学史家们的高度斟酌!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改革开放、思想大解放之后,重写文学史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尽管“权威专家们”随意删节与主宰文坛的狂热略有改进,但是圈子化、人情化的文学史痼疾仍然不容乐观。
  这种独立思考还表现在《走近长城》上,这是至今能自觉躲开肤浅的一味丧失自我以唱诵而发出醒目见解的唯一一种:“说老实话,自从在小学课本上读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后,我对长城的感情总是怪怪的,既想一睹这让秦始皇留下千古骂名的古长城,又实在同情孟姜女的悲苦凄惨,长城便如多味豆一般在心中滚动”“倘若秦始皇当年明白再坚固的长城也经不住自然界风霜雨雪侵袭的道理,又何苦征用全国三分之二的强壮男丁大兴土木呢?倘若秦始皇以后的历代皇帝知道再固若金汤的长城,依然保不住秦一世乃至秦万世的美好梦幻,又怎会劳民伤财对长城进行修修补补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复使后人而哀后人’,真是一针见血的惊人之语!微风之中,耳边又响起‘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慨叹!唉!造化如网,再聪明的统治者也难逃其网!”“一股沧桑之感油然而生:用砖石、泥土和血肉筑起的长城纵使工艺再优秀、结构再坚固也有塌落的一天,只有用民族灵魂筑起的精神长城,才会无坚不摧,才能世代相传,在风雨飘摇的历史长河中巍然屹立”“再坚固的长城也挽救不了国家衰亡的命运,只有把长城牢牢地筑在百姓心中,赢得民心,才能真正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历经万代而不变也!”(见《北漂者说》第174~176页《走近长城》)这些独特思考明证了什么呢?我们以为已经敞亮了全秋生他的鲜明而更理性的关乎国家防御的立场,他已经有了他的关于万里长城的独立思考!如果我们的古人不是“就像秦皇汉武只知修长城不知出击”,反而不修长城而主动出击,或许就不会有我们中华民族几百年的深重灾难了!由此,深层打量全秋生不去随波逐流地唱颂万里长城,其个中缘由已经有了全秋生的独特思考,是否与我们的看法相并一致,大概存在一定的内联吧,我们可以继续研究和深入探讨,因为真理是越辩越清楚,而不是越辩越糊涂的。

xiushui.Net


  对此,还是全秋生说得好:“再坚固的长城也挽救不了国家衰亡的命运,只有把长城牢牢地筑在百姓心中,赢得民心,才能真正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历经万代而不变也!”“其实有形的长城再厚实再险峻也是无法保证一个王朝的长治久安,只有无形的长城才是统治者最最坚固、无坚不摧的治国之宝!”“秦始皇的悲剧,又何尝不是中华民族的悲剧!”“长城的大起大落,又何尝不是中华民族历史兴衰的铁证!”(见《北漂者说》第177页《走近长城》),信哉斯言!
  最后,整本散文随笔集《北漂者说》色彩斑斓,我是把它作为现代原生态小说来读的,就像作家洪烛先生的《游牧北京》、古清生的《漂泊北京》一样,都有小说原生态色质,这就是小说观念的话题,大概小说作家们腻烦了传统派的情节、人物、环境等三位一体的老模式,就像吃饭,对老饭吃够了,必须换换口味,原先都要炒熟,现在一些大宴上有些菜也已不再炒熟了,而是把“野菜”“黄瓜”“蒜薹”等简单洗净就端上来,沾着甜酱吃,不也极有特殊风味吗?《北漂者说》就有这种特殊的原生态小说的味道。
  这部自传式散文集更具有极大的人生奋斗启迪意义,如果屈服于命运,可能就会消极打道回府而不会有人生的辉煌转机了,但全秋生勇于奋斗,敢于奋斗,而且善于奋斗,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使人生之路光彩了起来!正在彷徨、感觉无路可走或正在奋斗而找不到具体奋斗方向的社会个体们,不妨来认真读一读这部著作,或许冥冥中灵光一闪,就能大受启发而走向成功的彼岸!《北漂者说》放射出的不尽艺术审美意义、向善伦理意义、文学实践意义、历史考古以及多向度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不断深层挖掘、研究吸取甚至借鉴。

本文来自修水网



作者简介
  许庆胜,文艺评论家。出版学术专著《铁凝小说艺术论》《苗得雨诗文赏艺》《蔡氏四兄妹诗歌研究》《峭岩艺术多维度突破实证省察》《张庆和文学创作艺术》《散文小说化的浪漫骑者——巴兰华(北方晓歌)散文欣赏与研究》、诗集《渗血的裂痕》《透明的暖雨》、长篇小说《山东好小子》等十余部。现正在进行《新国风诗人作品探微》《赵德发研究》《诗坛胡松夏现象解剖》《戈缨诗歌评论》《柳明瑞评传》《唐德亮评传》等学术著作的文本形成、前期写作。
  全秋生,笔名江上月,江西修水人。作家、资深编辑兼及文艺评论,现供职全国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先后在《青年文学》《北京文学》《橄榄绿》《天津文学》《时代文学》《中国文化报》《中国纪检监察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电影报》《文艺理论与批评》《人物传记》《创作评谭》《星火》等杂志报纸发表散文随笔、文艺评论百余篇,有散文随笔集《北漂者说》《穿过树林》面世。现居北京。
责任编辑:许庆胜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