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初次参加工作时留下的一张与同事合影的集体照。照片中的人除我和徐四新(修水卫校原校长)外,其他的人都八十多岁了。望着这张已五十多年的老照片,不禁使我回忆起件件往事来。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为了解决中国广大农村严重的缺医少药状况,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伟大号召。全国各地各级党政和医疗卫生部门迅速响应,组织和派遣了大批的医疗队和医务人员下到农村,为农民服务。 我只记得队长姓周,是一位年令较大的老干部,他虽然不是医生,却十分热心为查病治病服务,很受队员尊敬。另外有二位是上海人,其中一位男的因长有络缌胡,我们昵称之为"老卡",是队里的活跃分子,经常为我们在农村时单调的业余生活带来欢乐。 本文来自修水网 我和徐四新是中途加入进去的,当时我们是即将结束学习生活的中医学徒,工作愿望十分强烈,头天接到通知另天就去报到。那时交通很不方便,我们先到渣津,可是队伍还在离渣津几十里的大椿,我们又连忙抄小路步行赶往大椿。 可笑的是出发时我们竟不晓得填饱肚子,结果走到半路饿得把路旁一个小食杂店所有的劳动饼一扫而光。另外,又到当时的修水瓷厂吃了一顿饭。 紧赶慢赶天黑后不久我们终于赶到大椿找到队伍,但听到的消息是另天全队都要转往另一工作地点——全丰公社。于是在大椿的工棚里睡了一晚我们又随队伍赶往全丰。 确切地说,全丰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站。在这里,我初次试尝了工作的滋味,体验了社会生活的甜酸苦辣。 全丰公社地处江西湖北边境,人口多面积大,是当时修水的大公社之一,也是最穷最苦最偏避的地方之一。我们来这里的主要工作是查治地方病,兼顾为老百姓看些常见病。 为了查清病人,并按要求给予治疗,队里把任务分解到每个人。有的同志需要打起背包吃住在社员家里,队里看我年纪较小又刚参加工作给予照顾,分给我的是离公社十来里的一个大队,吃住可以在公社,每天上午出发下午返回,风雨无阻,不得有误。 xiushui.Net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晚上下了大雨,另天照常出发,路上遇一山沟浊流湍急,当我勉强通过后,“轰” 的一声,水沟下的山路垮了一个大缺口。我被吓了一跳,庆幸自己早了一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那时生活十分艰苦,我们在公社食堂用餐,几乎天天都是海带汤,干咸菜。有一次,我们队长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只猪腿,炖了一大罐黄豆,乐得大家高兴得不得了,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那个味道真美。 尽管工作累生活条件差,可我们仍感到很愉快、很舒心。工作之余,我们就在全丰河里洗洗澡,田地边散散步,晚上就着煤油灯看看书,躺在床上聊聊天,不知不觉在全丰的一个多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后来我们又转到另一个地方工作了一个来月,并且留下了这张照片。尽管我们大多数人现在没有联系,但我仍经常想起他们,仍很怀念那段生活. 回忆是为了不忘记过去,回忆更是为了面对现在和展望将来。想想当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特别是农村的缺医少药状况,再看看现在我们吃的、穿的、住的、行的…… HULING 看看广大农村医疗卫生的改善,村村有卫生所,乡乡有像模像样的医院,农民看病可以报销医药费,真是有如天壤之别。 如今党和政府带领我们行走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上,各项民生事业蓬勃发展,奋斗目标更让人兴奋不已。对此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我们除了享受生活,还要创造生活。我们不但自己,而且还要教育后人,尽管现在条件好了,物质丰富了,但我们的精神不能变,我们的热情不能减,我们为人民服务的传统不能变。 【古城旧梦】出品 微信号:gcjm888888 王文育:男,江西修水人,一九四七年生,中共党员,退休干部,退役军人。职业医生,通讯地址 江西修水县城北百货商城B栋5O2室,联系电话13979213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