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禅院就是黄龙寺,它位于修水县西北黄龙乡黄龙寺村。在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脉主峰黄龙山脚下,离我的家乡水源不到五里。
黄龙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黄龙宗的发祥地,据史料记载,黄龙古刹建于唐昭宗乾宁二年(公元895年),至今已有1120多年了。 寺址由"风水之祖"司马头陀亲自勘定,超慧禅师任第一任主持,传说降伏了道教纯阳祖师、“八仙”中的吕洞宾为侍客童子而一鸣惊人,所以才有"法窟"之称。于唐光化二年(899)、唐天佑元年(904)、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旌表超慧和黄龙寺为"黄龙大德祖师"、"黄龙祖师"与"崇恩黄龙禅院",故有"三敕崇恩禅院"之称。 宋英宗治平二年,洪州(今南昌)太守程公孟敦请临济名僧慧南入主黄龙寺,创立黄龙宗。在慧南禅师影响下,其后高僧辈出,弟子及再传弟子“横被天下”。据说慧南得法弟子83人,皆为名山大寺的住持,其中以黄龙祖心、宝峰克文、东林常总(庐山东林寺主持)最著名,时称黄龙三系,影响传遍海内外。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而且这些高僧与朝庭权贵如宰相王安石、张商英和权臣徐俯、韩驹及名儒三苏父子、黄庭坚、杨时等人相交甚厚,所以当时的黄龙寺声振天下。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慧南禅师在黄龙寺圆寂。弟子们仿马祖道塔亭建舍利塔于寺右前,后来名僧祖心、悟新禅师相继圆寂后,舍利塔先后建于主塔左右,三塔耸立,庄严肃穆,称为三塔矶。 现存主塔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黄龙方丈奂庵禅师率众弟子捐资重建,两边的祖心塔、悟新塔毁于“文革”时期。新塔是现任住持心廉和尚自捐衣钵几年前重建的。 去年底,当地乡贤、社会各界人士慷慨解囊,三塔矶保护提升后建成了祖师台、孝廉路、生肖广场。沿着百米石阶拾级而上,三座舍利塔亭巍然屹立,左侧的孝廉路有“二十四孝”石雕,展示了中华古代孝道文化,其中《涤亲溺器》、《恣蚊饱血》典故中的黄庭坚、吴猛均出自修水县,且与黄龙寺有着不解之缘。 黄龙寺祖师塔院计划将于今年底落成。采用仿古屋架、黑瓦红墙、雕龙屋脊、厚木板门、石板地砖结构,与周边的河岸、步道、鱼塘等构成一个重要景点。 HULING 著名的悟新禅师(1044-1115)重振黄龙一派,他自号死心叟,俗姓王,出家悟道,主持黄龙寺,僧侣云集,宗风远振,朝庭官宦、文人骚客常游学与此,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墨宝遗迹。 黄龙寺地理位置优越,凝三山之灵秀,蓄九泉之源流,九关十三锁。前有朱鹤,后有玄武,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一条溪流自黄龙山麓发源,与寺擦肩而过,寺后有一座小山远看酷似一只猛虎,好一个藏龙卧虎之地。 唐代宰相王珪第十七代孙王仕甫看中这块宝地,举家迁至寺前居住。他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中进士(1008年),官至奉政大夫、光禄寺少卿,负责后宫皇帝和嫔妃们的膳食,晚年告老还乡后,恩准请封管理黄龙寺。他去世后与夫人蒋氏一起合葬于寺左青龙头部、灵源桥头,如今他的后裔遍布赣鄂湘等省,有数十万之众,仅修水县遍布城乡镇的人口超过十万。 北宋至南宋期间,王仕甫及其后代在黄龙寺附近生活了一百多年,这里依山伴水,民风淳朴,崇文重教,许多后生通过科举考试,中举人或进士的屡见不鲜。王仕甫长子王固中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郊榜进士,官至都官郎中,去世后朝廷赠给中大夫。 内容来自xiushui.Net 王固八个儿子有五子登科。长子王纯中(1026--1086年)中宋仁宗皇祐五年进士(1053年),授朝奉郎、洺州知府(今河北省广平县),哲宗元祐元年病逝于官所,享年六十一岁,葬修水马坳,赠奉政大夫,他的外兄余彦明请乡贤黄庭坚先生撰写《王公纯中墓志铭》,其墓碑现存黄庭坚纪念馆内;次子王智中登进士第,授安乡县令、承仕郎,娶冷氏,晚年在黄龙寺剃度为僧,他的后代迁居老黄龙乡(官桥),后改迁湖北省麦市等地;三子黄中,任县尉;四子大中,登进士第,任司法参军;五子建中,任大理寺丞; 王仕甫次子王因第三子王刚中三十岁登进士第,后签书枢密院事、四川成都知府、四川制置使,三十一年抗金,亲自督战,金兵退;至宋孝宗隆兴二年签书枢密院事,终官端明殿大学士。他在蜀检身以法,示人以礼,恩威并行,羽檄纷沓,从容裁决。逝世后归葬黄龙山前本宅后,娶商氏,诰封一品夫人,生二子名公立与公正。 王纯中第四子王本,字复观,六岁能写诗,记忆力超群,日诵千言。登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授南雄州保昌簿,后调袁州司户参军,迁歆州祁门县令,再调磁州录事参军,改宣德郎,秀州海盐知县,通判保定军。以能力著称,提举荆湖南路,改任京畿,迁朝议大夫,赐三品服,直龙图阁提点,京畿刑狱,升秘阁修撰,集英殿修撰,再迁洪州知府,改京畿转运使,擢徽猷阁待制,真定府路安抚使,兼知成德军府事,改知东平府兼京东西路安抚使,扬州知府,兼淮南东路兵马钤辖,提举南京鸿庆宫。 修水网 他与诗书双绝的乡贤黄庭坚年龄差不多,交往虽不多,但交谊深厚,一有机会就谦虚地求教学问,黄庭坚爱其笃学、尚古之风,总是不辞辛苦地回信指导,从《与王观复书》、《以古铜壶送王观复》、《戏答王观复酴醾菊二首》、《和王观复洪驹父谒陈无己长句》等诗词中可见一斑。王本晚年回到黄龙寺,无疾而终,享年六十三岁,去世后与妻子徐氏、杜氏合葬于寺左山后井冲龟形; 王履中之子王州迪中宋仁宗庆历年间进士,官授湖广桂阳县令。他仕途终老还乡,率家室迁至上奉李源安居乐业。他的夫人罗氏生子宽仁和宽义,后世子孙人文蔚起,科甲蝉联,素有“李源才子地,二十四把白纸扇”的美誉。 王刚中的五世孙王大戒登进士第,官至礼部侍郎,去世后与陈、刘两位夫人合葬于寺左山后井冲龟形,与王本夫妇墓、王智中夫妇墓同向,相隔不到四米,且成品字形排列,他的儿子王梦汉举家迁往圣峰山下五宝洞。 王家人世代忠厚,勤耕苦读,为官者清廉,作风正派,交友广泛,使得黄龙禅寺名声鹊起,在宋代进入到鼎盛时期。 至明代万历年间第47代禅师盛庵入主黄龙寺,他将殿宇寮房田产等分东、西两序,两相并举,共振宗风。清代康熙年间,冰鉴禅师入主黄龙寺后,创佛印、教诲、南禅三院,开堂说法,至门下受法者多至五百众,盛极一时。 修水网 到近代国家内忧外患,黄龙禅寺历经战乱,天灾人祸,佛教建筑遭受重创。1927年,一位国民党军官一把火烧了三座大佛堂和三尊大佛;1939年日军飞机投弹炸中雄伟的大雄宝殿,仅存数间破瓦残房。 当时国共两党矛盾斗争尖锐,从北伐军总政治部被安排回乡组织农民暴动的王铁猛同志在大革命失败后,被修水临时县委安排转入地下继续斗争,面对当时白色恐怖的情况,他只身隐居在黄龙寺这块佛门净土,被住持看中他的一手好楷书字,在寺中靠写表抄经度日,靠僧侣和他妻子冷柳贞以及附近铁泉湾亲人的帮助下,多次躲过敌人的搜捕。 但是终因操劳过度,又在寺中感染了痢疾,回家后一病不起,在而立之年就英年早逝,把滕代远同志交给他开创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任留给了继任者。时至今日,修水县委没有忘记他为党作出的牺牲,在县城南圳桥头新落成的修水烈士陵园内刻有他的浮雕石像,把他的遗言也永远地刻在上面:“革命是一定会胜利的,我没有完成的事业靠你们继续努力!” 解放后黄龙禅寺几乎毁坏殆尽,1958年最后一尊三人高的金身南海观音被用杠杆的方法掀倒;1968年拆毁最后一座高大宽敞、门窗镶满了精美木雕的观音佛堂,砸碎了最后一口千金铜钟当作废铜卖了,挥动斧头砍掉了院内长达十米的全本《西游记》故事精妙木雕;文革时期只留下十几根石柱,当地村民找来散落在寺庙四周的石方木料,建成了现有的房间,用来做村委会,改革开放后移交给宗教部门。 本文来自修水网 1987年黄龙禅寺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1994年以来,在各相关部门支持帮助下,募集资金修建了佛堂、观音堂、祖师堂、观音井、祖师塔、钟楼及进寺道路。 2009年,年轻的心廉法师从广东龙门万寿古寺云游到此,发誓愿要重建黄龙寺。2012年,修水县政府邀请他接任黄龙禅寺住持,他坚持以弘法利生为己任,在社会各方人士及相关部门支持帮助下,募集资金,修复了100多座祖师塔,收集了若干古法器、古牌匾、古对联等文物。三宝综合楼在2017年已正式投入使用,如今重建大雄宝殿相关事宜也在积极筹备中,周边文物遗迹保护也在逐步进行。 近年来,黄龙乡文旅资源整合和提升有序推进,黄龙寺门前的廉政广场左侧新建了“天岳群贤”浮雕台、大幅墙绘“九关十三锁”,右侧是“黄龙百景”展示墙,推出了“天岳黄龙山——走黄龙乡、上黄龙山旅游攻略”和“古茶绝品——黄龙紫芽”,大力推介黄龙禅寺与黄龙山的旖旎风光、悠久历史和厚重人文。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周围乡村老百姓和来自四面八方信男善女们慷慨解囊,加上寺院僧侣的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座全新的黄龙禅寺又将矗立在巍峨的黄龙山下,重新焕发出持久的光芒和魅力。 xiushui.Net 千载岁月传承弥久不息的禅学,在晨钟暮鼓中,萦绕着它所追求的至纯、至真、至美、至善的境界。虽历经劫难和洗礼,如今又将以崭新姿态,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为乡村振兴又添一个风景旅游点。 【古城旧梦】出品 信号:gcjm888888 王卫正:男,修水县水源乡人,大专学历,中学教师。爱好文学、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