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外出求学,异地工作,定居他乡,父母留在家中。如今,“空巢”的并不一定都是老人,越来越多的中年人“剩”在家中——“剩爸剩妈”如何创造幸福生活 人到中年遭遇“空巢” 对于县城居民陈女士来讲,今年这个国庆过得既高兴又伤感。高兴的是女儿10月2日出嫁了,结婚当日,望着女儿穿着婚纱幸福的模样,陈女士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可高兴没几天,唯一的女儿就要走了。女儿大学毕业后应聘在县内一所中学教书。去年,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在广东一家银行工作的张先生,两人最终结为连理,这次办完婚事后就随夫定居广东。“以前和女儿几乎天天在一起,这次她远嫁他乡,我和丈夫心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开心、牵挂、孤独,一股脑儿袭来。”陈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今年不到44岁,丈夫也只有47岁,女儿走了,两人的心也被她带到了广东,原以为“空巢”讲的是老年朋友,没想到我和丈夫中年就遭遇“空巢”。 无独有偶,与陈女士一样,渣津集镇的匡先生和妻子余女士今年过了一个身边没有儿子的中秋节。匡先生唯一的儿子今年考取了四川一所大学,中秋节只有三天假期,儿子没有时间回家。中秋之夜,匡先生给儿子打电话,余女士在一旁掉眼泪。余女士说,儿子长到18岁,这是他第一次没和父母一起过中秋。以前,我们和儿子朝夕相处,就连儿子在县一中读三年高中,我都在学校旁租房陪读,天天和儿子在一起。现在一下子“空巢”了,生活规律都被打破了,真不习惯。 HULING 随着80后、90后独生子女长大成人,或去外地求学、工作,有许许多多像陈女士和匡先生一样的中年夫妻成了“留守”父母、“剩爸剩妈”。“空巢”现象已经在越来越多的中年家庭出现。中年“空巢”的他们容易出现失落、焦虑、孤独、抑郁等情感波动,有的中年夫妻感情还会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 积极调整寻找幸福 “中年空巢”是一种趋势,但“空巢”并不可怕。“剩爸剩妈”应积极面对,在相对平衡的生活规律遭遇改变的情况下,积极调整,构建新的、努力向上的生活方式。 有专家分析认为,相比传统意义上的“老年空巢”,如今进入“中年空巢”状态的夫妻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这也意味着他们这种生活状态还将持续10多年才会步入老年阶段。我县和全国一样,随着“空巢”现象越来越普遍,进入“空巢”的年龄越来越年轻,“空巢期”也越来越长,与之相应的社会问题包括生活保障、日常照料、精神慰藉、心理健康等方面问题频频出现。 “‘空巢’也折射出我国传统养老方式和保障体系正遭遇巨大的冲击。传统孝道的退化、计划生育、人口流动等因素导致家庭结构改变,增加了家庭赡养的难度,面对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空巢’现象越来越严重,我县正在积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辅助的养老模式。与此同时,中年‘空巢’家庭应培养更多兴趣爱好、投身公益活动等。”县老龄办主任章林玉说。 本文来自修水网 县城百汇社区的王女士在去年儿子考取上海一所大学后,爱上了街舞,每天早晚都要到马家洲去跳舞。王女士说:“我买了好多舞衣、舞鞋,一年下来,以前的腰痛也好了。”傅先生去年儿子分配到湖南工作后,和妻子一道迷上了羽毛球,花了好几千元购买球拍,风雨无阻,天天去打羽毛球,身体比以前硬朗多了。 随着“空巢”问题的凸显,今年初,关于“常回家看看”的立法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相信越来越多的“剩爸剩妈”在积极改变和多方努力下,一定会创造幸福、快乐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