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ushui.Net 樊友贵1923年出生于大桥镇排上村,家中有四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二。因家庭贫困,他没有上过学。长大成人后一直四处打长工,帮人种田。直至1950年,经人介绍来到修水茶厂当门卫。第二年,他到县茶科所工作,直至1983年退休。 工作期间,樊友贵兢兢业业,熟练掌握了制茶技术,经常到永丰、南昌、赣州、湖北等地传授制茶技术,还多次获市县各种奖项,很多人都尊称他为“樊师傅”。只是这个“樊师傅”人老实本份,年近三十都没有成家。同在茶科所工作的一位来自赤江的饶师傅相中了他,把女儿饶立风介绍给他。 就这样,19岁的饶立风与樊友贵走到了一起。“我们结婚时,借了两块铺板,打了四个桩,就算是床了。他的家人送来了旧棉絮作被子。”说到当年的“婚礼”,饶立风记得十分清晰,“我们自己就买了几个碗,也没钱摆酒席。” 第二年,长子出世,原本贫困的家更显捉襟见肘。“我就在所里摘茶,拣茶。他就一直种茶蔸,制茶。工资虽不多,但是两个人都拼命工作。”此后,饶立风生下三儿二女。儿女的降生给家庭带来了欢乐与希望,同时最现实的是“吃不饱”。 xiushui.Net 一次,家里只剩下一丁点米,根本不够做饭,可是又实在没钱买米。饶立风摘来野菜,先在锅里煮一遍去掉苦涩,再把米放进去一起煮,起锅时放点盐。就这些都还尽着孩子先吃饱,“孩子正长身体,不能让他们饿着。我随便吃点就行。” 可五个孩子要吃要喝要穿,家里便显得困难。“当年我就怪他不会挣钱,孩子们吃得差,衣服就更别提了,都是破破烂烂穿过来的。”饶立风边说边望向樊友贵。“我当时说,不要比。咱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点饭吃就行了,困难也是暂时的,以后儿女大了自然好了。”樊友贵笑着说。“不过,那时穷也不畏。我从没想过要离开他。”饶立风认真地说道。 为了让孩子们偶尔能打牙祭,饶立风主动提出要到更辛苦的拣茶车间工作。“那时经常加班,一加班就有夜宵吃呢。”“那夜宵比我们家的伙食强百倍。”每当忙到深夜,单位就准备了夜宵,冬天是米饭、肉、油豆腐。“我舍不得吃,端着赶紧跑回家,趁热给孩子吃。”“我想起来了,”一旁的小女儿说,“那时我们只要知道妈妈加班,无论多晚我们都会等她回来。因为她一回来,就有好吃的。”“夏天加班有绿豆汤,我也端回来。”一旁的樊友贵说:“是啊,那时她自己舍不得吃,全留给孩子。”“谁说的,我也吃了一点。”两人的话引得满屋人开怀大笑。时光过去了数十年,那一个个难忘的夜晚是这么鲜明地印在儿女的脑海里,对于他们来说,或许此生吃过的美食都不如那些米饭和油豆腐美味,即使是蜜糖也没有妈妈深夜捎回的绿豆汤鲜甜。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幸福晚年:相爱共度此生 日子像树叶一样纷纷从时光里滑落。1984年9月,饶立风退休了。两位老人过起了退休生活,两人散步,锻炼,含饴弄孙,不亦乐乎。 2006年,位于茶科所的老屋拆迁,儿女们都争着要两位老人去自家住,“是我大儿媳‘抢’赢了。”樊友贵和饶立风搬到长子的一处安置房居住。“这是我大仔拆迁时的安置房,他们住在楼上。” 平时两位老人自己动手做饭,“现在身体没有毛病,自己动手更随心。”饶立风乐呵呵地说道:“是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照顾,才让我们过上了今天幸福的晚年生活。平时散散步,儿女一有空就来看望我们。”她说只要自己心情好,每天都是节日。 60年来,不管工作还是生活,遇到事情,樊友贵和饶立风总是有商有量。“他让我的。他脾气好。”饶立风不忘表扬老伴。“要是我们两个都脾气躁,就会打‘碰碰胡’。我让一步就没事了。”樊友贵显得很大度。在和睦的家庭环境熏陶下,儿女长大成人。如今,大儿子在茶科所工作,其他儿女有的下岗,有的家庭并不富裕,但都靠自己的勤劳生活着,还经常前来看望父母。 xiushui.Net 老夫妻俩不用再为工作和子女操心,两人世界过得有滋有味。以前,两人一起去外面散散步,现在樊友贵的腿脚不好,很少外出。“我身体很好,啥毛病没有。他病痛多一些,我就照顾他呗。”饶立风说。孝顺的儿女给老人买了手机,逢年过节都会到家里来聚餐,“都是他们动手,我们就等着吃。”樊友贵说,“每次都坐满了三桌人呢。”儿孙满堂,家和万事兴,是老人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