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农村,既能方便服务群众,让人们体会和谐交通的愉悦,又能有效预防交通事故,让社会享受平安交通的幸福。这是交通管理、保险服务“双站”建设的初衷。修水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积极回应广大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模式,在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与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开展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保险业务服务站网络建设。通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双站”建设成效显著,广大农村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和保险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农村道路交通事故。
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服务网点
修水,地处赣西北,面积居全省首位,具有群众居住分散,边远山区多、丘陵平源少、人口密度不均衡的特点。有的山区群众往返县城里程长达200公里,群众交通安全法制观念淡簿和交通不便的主、客观因素,形成了道路交通动态管理的瓶颈,一些山区机动车所有者,认为“方向把得稳、杀车调得准、马达打得转、登记保险费钱又费工,何必上牌领驾证”。以致交通安全管理难到位,机动车上牌、驾驶员领证、交强险“三率”不高。然而,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尤其是村村通公路的政策的出台,修水县农村道路通车里程、机动车和驾驶员数量急剧增长。截止2008年底,修水县新修乡村公路150多条,总里程达1700公里。目前修水县农村仅注册的摩托车便有56000多辆,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摩托车的增长幅度每年在9%以上,涉“农”交通事故年年攀升。交通事故虽然数量上农村地区只占全县总量的35%,但是75%的死人事故发生在农村地区,其中80%的交通事故与摩托车有关。面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人、车、路的不和谐因素,为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压减交通事故,维护交通秩序,修水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一班人解放思想,积极寻求摆脱困境的突破口。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努力探索出特殊环境,特殊布局的交通管理、保险业务服务模式。 xiushui.Net
一是乡镇建站,就近服务模式。对人口相对集中,机动车保量较大的乡镇。坚持乡、镇政府的领导下,以乡镇交通安全领导小组为依托,以交通安全协管组织为基础,建立交通管理、保险业务服务站。由交通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担任站长,实行一块牌子,两班人马,统一人员服装、统一上岗标志、统一工作程序、统一业务台帐、统一绩效考核。如马坳镇有常住人口3万余人,机动车5000余辆,驾驶人6000余名,省道柯龙线穿境而过,全长20公里,县、乡、村道150余公里。经深入调查研究,在马坳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会同修水人保财险公司,开展乡镇“两站”试点。不断探索交通管理、保险业务同宣传、同操作、同运转的服务机制。较短的时间内,马坳镇“双站”建设达到了人员精悍、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效能显著的要求。
二是站队合一,履盖服务模式。对乡镇集中,离辖区中队距离较近的平源乡镇,以交警中队为大本营,由中队长兼任“双站”站长,交通协管员、保险业务员为基础力量,建立区域性交通管理、保险业务服务站。如渣津、三都、杭口均为全县境内交通发达地区。渣津中队管辖渣津、古市、大桥和水源、余段、石坳、东港、上杉等三镇五乡,常住人口近20万,驾驶员15000余名,机动车保有量13300余辆,辖区内省道柯龙线40公里,辽南线20公里,县、乡、村道600余公里。除东港乡单独建站外,其余三镇四乡交管、保险工作均归属渣津“双站”管辖。这样,充分发挥了交警中队协调作用,辖区乡镇的配合作用和三级协管组织的综合治理作用。 xiushui.Net
三是定期上门,沿伸服务模式。修水交警车管所,在积极培育“双站”工作成果的同时,为达到交管、保险广泛性的目标,把目光投向少数往返县城或中队驻地路途远,而业务量又不大,不宜建“双站”的边远山区乡镇。改进作风,定期深入乡镇、村、组,提供机动车登记上牌、年检年审、机动车投保上门服务。
整体推进,全力提升服务能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上级交警保险领导部门关于在全省开展交管、保险“双站”建设的统一部署,充分证明修水两年来契而不舍探索基层交管、保险服务途径的方向是正确的,进一步增添了修水县交管、保险部门扩展双站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以来,修水县交警大队、人保财险修水支公司,根据渣津区域和马坳、黄坳乡(镇)“双站”建设的成功经验,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取得县主要领导的支持,县政府办下发了在全县推行“双站”建设的专门文件,极大地调动了乡镇政府、交警大队、保险公司三个积极性,采取区别辖区不同特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方法,整体推进“双站”建设。随之白岭、山口、杭口、黄港、义宁、宁州、三都等七个区域“双站”和全丰、东港、溪口、四都、古市等五个乡镇“双站”,如雨后春笋,顺利建立。目前,一种集乡镇政府领导、警区民警、交通协管员、保险业务员“四位一体”模式的15个“双站”遍布城乡,编织成一张覆盖全县36个乡镇的交管、保险服务网络。 xiushui.Net
机构一旦设置,关键在于巩固。规范“双站”工作程序,提高“双站”服务能力,是“双站”建设活力的源泉。修水交警、保险部门充分认识到“双站”服务能力强,群众满意度就高,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工作后劲就足。反之,创新成果则会被扼杀在襁褓之中。为增强“双站”活力,夯实“双站”后劲,交警、保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密切配合,全力落实“三个推进”、“三个提升”。
一是推进制度建设,提升服务观念。新机构必须有新制度,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双站”建立后,按照交管、保险的不同工作特性和服务至上的共同宗旨,就群众接待、宣传服务、职业道德、工作纪律等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靠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检验工作绩效,促进提升服务观念。区别普通问候,喜庆问候,悲情问候,实行温馨问候法;分别法规疑惑、程序疑惑、险种疑惑、事故责任疑惑,实行解难答疑法;对照车驾管业务和投保、理赔规定,建立机动车、驾驶员和保险业务台帐,实行信息收集法。使“双站”工作融入交通安全、保险理赔的法律法规轨道,服务行为更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贴近群众。
二是推进素质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双站”机构设置处于起步阶段,服务程序、标准和要求等经验都处于摸索之中。双站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是管理服务活力的重要保障。修水县交警保险部门牢牢把握“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服务创业、保障安全”的总前提,对“双站”工作人员采取集中培训,分散实践的速成培训方法,以交管、保险宣传,车管业务服务,事故调解处理,保险业务扩展,事故理赔知识为主要课程,进行专题讲授。交通民警和保险骨干力量深入中队和乡镇,对“双站”业务工作予以指导示范。促进“双站”工作人员提高交管、保险专业知识,提升管理、服务能力。 本文来自修水网
三是推进设施建设,提升环境标准。修水交警、保险部门把“双站”设施建设,摆在营造温馨服务环境的重要位置上,确保设施建设到位。保障了15个“双站”有房子、有牌子、有章子、有监督台、有业务工作台帐,购置了办公桌椅、饮水机、微机等必备办公用具,落实了工作人员统一服装、统一佩戴标志,不断夯实“双站”基础,提升服务群众的规范优雅的服务环境。
优质服务,积极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随着“双站”建设的全面推进和不断完善。推动了打造交管、保险服务型品牌,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创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多元化“双站”建设,警民关系由疏变亲。随着14个“双站”工作的有序开展,解决了交通安全宣传到位难、交通事故报警难、车管业务办理难、保险理赔落实难的“四难”热点问题,实现了宣传教育经常性,出动现场及时性,交管、保险服务的有效性。群众对交警、保险服务发展的实际行动评价高了。马坳站工作人员戴力群,经常深入村、组开展巡回宣传,深入学校、集镇办交管、保险宣传栏。黄坳站工作人员龚汉海,今年上年成功调解轻微交通事故8起,做到了轻微事故不出乡站。“双站”工作人员犹如交警、保险的形象使者,以实际行动拉近了警民关系,发挥了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二是社会化管理,交通安全隐患由多变少。“双站”建立后,各乡镇摩托车、农用车注册登记和驾驶员考试发证逐步提升,乡村道路危险路段的整治得到进一步落实。各个“双站”工作人员在乡镇政府的支持下,会同各村交通安全义务协管员开展机动车调查摸底,隐患险段排查,协调路权单位落实隐患整改。今年以来,乡村道路增设交通安全警示标志276个,建设限速板91块,整改危险路段8处。
三是诚信化服务,群众满意度由低变高。过去,车管服务的有效性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由于修水版土大、人口多、车辆管理任务重,往往在两证办理和传递上发生不及时的问题,引起群众投诉。全县建立“双站”后,工作人员对群众机动车管理业务就近集中免费代办,实行登记、选号、投保、领证、传递一条鞭服务。今年以来,全县“双站”共为群众代办摩托车注册登记1130辆,代理驾驶人换证963人,农村保险业务同比增长15%,机动车保险率增长了五个百分点。减少群众麻烦,方便服务了群众。群众对车管工作反映良好,杜绝了车管工作引发的投诉问题,社会各界对交警、保险服务工作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HUL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