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崖横路水潺潺,行到山根又上山。眼看别峰云雾起,不知身也在云间。”宋代诗人徐玑用诗歌记录九岭山的美。廖少华少时,常常与小伙伴们打着赤脚坐牛岗山顶,远眺九岭山横亘东西、雄浑的身姿,对九岭山的景色充满了好奇。“山水如画皆有情,后来我用画笔表达感受到的山水之美!”廖少华说。 HULING 廖少华小时候特别爱画画,但家里条件不好,同学见他画得好,都请他帮忙画。因画笔用得比别人都快,大家就用铅笔给他作酬劳。“虽然只是一支铅笔,有的还是用过的,但心里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廖少华说。初中毕业后,他作为回乡知识青年到何市镇青年农场参加劳动。那时候,相机很罕见,在农村更是很少人能照相。有一天,他的表姨找到他说:“少华,你会画画,我想请你帮我画张像,百年之后也有个纪念。”廖少华二话没说,拿起画笔就给表姨画。廖少华会画人像的消息渐渐传开,好多老人都请他画,每逢下雨天,他便携带画具为老人们画像,在照相机还很罕见的时代为他们留存容貌。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一本《芥子园画谱》,书中的内容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从此让他对中国山水画如痴如醉、欲罢不能,时常临摹书中的画作。后来,他被县文教系统推荐参加高校美术考试,以优秀成绩进入赣南师范学院美术专业学习。国画家是具有哲学意识的“手艺人”,师承与学习、技巧与情感、天资与勤奋缺一不可。读大学时,在国画的创作上他得到朱坦教授的教诲。朱教授画艺精湛、学问高深,在他的鼓励下,廖少华经常到图书馆读书,课余时间在图书馆当志愿者帮忙整理书籍,也因此他能畅游书海,看到许多不可外借的珍贵美术专业书籍。如果说朱坦是他绘画生涯的引路人,激起他对中国画强烈的爱好,那他的油画老师何启陶对他却是另一种激励。“何老师经常跟我说要有创新精神,大胆走自己的路!”廖少华说,何启陶老师的教诲丰富了他原有的知识结构,激励他不断追求创新。 修水网 在山水画创作中,廖少华有他独有的体会和创新,特别是对于厾法,他深入研究国画大师的作品,取精用宏。他超越前人认为“厾”仅仅是用指头、棍棒等随意在画上轻击轻点的简单理解。“在以前的画作中,厾法一般用于花鸟作品,我在一次山水画创作中,偶然使用厾法,觉得特别有意思,达到了别的技法无法超越的艺术效果。”在1998年入选日中第二届水墨画研究交流展中的两幅作品《清江晨雾》和《武陵秋景》中都曾使用此法。“廖少华教授是一位学者型画家,或曰画家型学者。他的文和他的画都是他对于艺术所思所感、真情所托的‘精神形迹’。他的山水画点厾含情、光影迷离、大密小疏、雄浑大气;啄点厾皴网成新颖的山水之光形成独特绘画风格。他的新的艺术跋涉和漫游,定会创造出更具生命力和更富音乐感的水墨交响曲。”著名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导翟墨先生曾写文这样称赞。 对于中国山水画,廖少华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山水画中深藏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在画有形的山水时,也是在勾勒无形的内心世界。廖少华说:“学问无止境、总在进行时,我觉得认真研究、继承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我的责任。” xiushu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