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档案

旗下栏目: 红色修水 修水古建 修水文物 古树

两百多年吴公祠,寂瘳落寞盼保护

来源:修水网|http://www.xiushui.net 作者:wolong 人气: 发布时间:2009-04-23

    九井十八厅,雕花木门百余扇;屋有飞来石、大厅高悬嘉庆匾 

    两百多年吴公祠,寂瘳落寞盼保护   

   “我们村的吴三峰祠已有200多年历史,你们记者能否来看一看,帮我们反映到相关单位,组织文物专家对该祠建筑风格、图案来历、保护价值进行初评估,支持我们把祠堂修缮修缮”。这是4月下旬,记者到大椿乡采访茶叶生产,新庄村10组村民吴章信向记者反映。

    记者与随行的修水县摄影协会部分会员冒雨来到吴三峰祠,祠堂座落于大椿乡新庄村10组,距大椿乡镇约一公里,该祠占地6亩,前临半塘秀水,后倚雷峰青山,四周飞檐雄伟高耸,烟砖青瓦古典相映,前门并排三个石门,中间为正门,左右为侧门,正门上面写有”吴三峰祠”四个行书大字,左右窗户均为石雕,上为雄鹰展翅,下为麒麟仰首,造型独特,叹为观止。正门悬梁上的阴阳八掛、龙吟虎啸,栩栩如生。整个外观主体建筑框架部分保存较好,分正堂、左右两厢,厅房全部为木雕房门与窗户,古朴典雅,做工讲究,花鸟图案,惟妙惟肖,形态逼真,线条清晰流畅。可惜的是有部分木雕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木窗有些地方已经破烂不堪,也些许破坏了祠堂的整体结构。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正堂一进三重两天井,现因无人居住,前堂地上青苔丛生、脏物满地;中堂木梁上高悬红漆书写的“壮志摧氛”四字牌匾,字迹仍清晰可见。牌匾中间上方有一四方红印,模糊不清,左上角写有“诰授朝议大夫署南昌事饶州府正堂加八级又军功加二级纪录十次,蔡齐明”。右下角落款为“皇清嘉庆三年岁宫戊午季秋月戬谷吉旦贡生吴一达立”。据记者从《修水史略》一书中考证和采访吴氏后裔吴小凡得知,其牌匾所悬挂时间为嘉庆三年即1798年,距今约有211年。嘉庆三年溪口陈坊农民刘联登、宁州吴都农民魏文宗、宋怀朴借白莲教聚众,于7月17日率众数千人在陈坊举旗起义。然其时南昌知府蔡齐明已率兵赶到,与刘光甫、嵇承恂防守大石口。义军被困蓑衣洞,粮尽,冲出洞口,与清兵激战于修水港口,伤亡惨重,雷公潭皆赤,以刘联登为首的农民起义被清军所镇压。因吴一达率乡勇、家丁协同清兵抗击有功,清朝遂委派蔡齐明赐“壮志摧氛”予以记功并嘉奖。嘉庆六年(1810年)三月,嘉庆对吴一达及宁州绅士支援有功大加赞赏,称“知方向义、州治保护无虞。”颁旨将宁州改为义宁州。修水前称义宁州由此而来.后堂则设有香案,神坛,供祭祖之用。

    左右侧偏房,建筑结构、风格、规模与正堂相差无几,但奇特的是左侧偏房硕大的“飞来石”,依然傲立天井中,为偏房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与情趣。右侧偏房因破败倒塌,后山泥沙倾泻而下,将“飞来石” 掩埋其中,甚是可惜。

xiushui.Net



    据村民吴章信介绍,对吴三峰祠建筑年代,房内、祖谱上均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从吴氏族谱中查到,吴一达生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殁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享年78岁,其幼时聪惠,时清皇封其为明经进士,但未入仕为官。从正堂悬挂“壮志摧氛”牌匾落款,推测应为清乾隆时期的建筑,至今应有210多年历史,甚或更早,具体时间有待从其它途径作进一步考证。

    据吴氏族谱记载,吴三峰为吴一达祖父,是一位达官贵人,曾任修职郎,家底殷实,至吴一达时,家道兴盛一时。时有“北山九十九条源,毛盖屋、瓦盖仓,都是吴一达的田和庄”之说。吴一达其知礼忠孝,建起祠堂纪念祖父吴三峰。当时祠堂规模为“九井十八厅,雕花木门百余扇;偏房飞来石、大厅高悬嘉庆匾”,更有“屋内不见砖,屋外不见木”之说。又传,当时砌砖用的泥浆为桐油、石飞、膏泥调和,砖块为公母相嵌,其坚固性可见一斑,百余扇木门其做工雕刻就花了百余天时间,整个房屋建设历时三年六个月。其工程之大,耗资之多、建设之繁、历时之久、规格之高,实为罕见,从而可推测到当时的吴家,可谓富甲一方。

    据村民吴小凡讲,吴公宗祠在建国初期时院落整齐,当时祠堂内外都刻有龙凤、山水等图案,里面常年供奉先祖牌位,香火不断,每逢过年过节,全村老少聚集此处共同祭拜祖先,场面很壮观。如今,村里都盖起了漂亮的平顶房,在幢幢的楼房包围中,“年老色衰”的吴三峰祠日显冷清,很少再受关注,且由于年久失修,屋上瓦片若天窗,下雨天便淅淅漏个不停。这天正逢下雨,记者看到,雨水有的顺墙头倾泻而下,墙面惨遭损坏;有的渗漏到木梁之上,长年累月,致木梁腐朽,难以沉重而瘫塌。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古祠堂具有民间的建筑工艺、艺术风格,为当地民俗信仰提供了实物佐证,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欣赏价值。目前整个修水保存下来的明清时期建筑物少之又少,而我村这座吴三峰祠无论是在历史年代上,还是在建筑模式方面都有一定的考古价值,如果不再加以保护,很难保证该祠堂不被损毁。”一位老人颇为痛心地说。 

    “全国各地宗祠建筑很普遍,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历来受到族人重视。吴三峰祠是目前大椿保存较完整的一座祠堂,具有鲜明的清代建筑特征和民族风格,但是否有历史价值和工艺价值,需要后人不断地挖掘,是不是文物是相对而言的,10年前可能认为没有价值的,但是随着业务水平和研究手段的提高,就会有新的发现,文物价值也就自然升高,现在不是文物不代表以后不是,不代表没有保护意义,更不代表没有价值。” 吴小凡、吴章信及村民补充着说:“村组对于祠堂的修缮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将吴三峰祠作为乡土文明和文物保护起来,按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和原工艺进行修缮保留下来,并作为新农村村民娱乐的场所,这是村民多年的愿望与期盼,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本文来自修水网

责任编辑:wolong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