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程效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分宁人(今江西修水县人)。在诗、词、书法、散文等方面均卓有成就,诗歌与苏轼并称“苏黄”,为著名的“江西诗派”始祖;词曲与秦观并称“秦七黄九”;书法则名列“苏黄米蔡”宋四家,散文在北宋中后期文坛亦堪称一大家。
本期讲的是黄庭坚读过陶渊明的一首题为《责子》的五言诗后,顺便在诗册后题写的一篇简短跋语。陶渊明此诗写得明白如话,通俗易懂,故在阅读山谷原文之前,不妨先阅读一下陶渊明诗: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①
【原文】
《书陶渊明责子诗后》
观渊明之诗,想见其人岂弟慈祥②、戏谑可观也。俗人便谓渊明诸子皆不肖③,而渊明愁叹见于诗,可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④。
【注释】
①陶诗约作于东晋安帝义熙四年(408年),陶渊明当时四十四岁,生育有五个儿子。大名分别叫陶俨、陶俟、陶份、陶佚、陶佟,小名分别叫舒、宣、雍、端、通。诗中皆称小名,还说到三子阿雍、四子阿端同为十三岁,应是一对双胞胎。行志学:意为十五岁,见《论语》
②岂弟:同恺悌,和乐安闲的意思。
③ 不肖:没有出息。
④ 痴人说梦:原指对傻子说梦话而傻子信以为真,谓凭妄想说不可靠或根本办不到的话。现用来形容愚昧的人说荒诞的话。原误以为出自宋僧惠洪《冷斋夜话》中语句,实则山谷此文言及更早。
【赏读】
黄庭坚这篇读后感似的跋语,虽只寥寥几句,却读来感到幽默有趣,可谓随意点评,即是金句。
以父亲的视角,写儿女情态入诗,最早当见之于左思《娇女诗》。魏晋之后,唐宋诗中写此类作品的不乏其人。陶渊明这首《责子》诗,惟妙惟肖地描述膝下五儿厌学懒散的憨态,令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这首表面上拿儿子们“开涮”的五言诗,对后世的影响比较大。杜甫和黄庭坚读过之后,分别写了诗评和跋语,作了不尽相同的解读。后来辛弃疾著名的《清平乐·村居》中所写的“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云云,不能完全断定就是“以诗入词”的模仿翻版,但要说是稼轩居士的《村居》,受了五柳先生《责子》影响启发是“没毛病”的。
按“读其诗当知其人”的套路,当先约略了解一下陶渊明家庭状况。从史料中可知:陶渊明一生三娶妻室,家庭成员众多。可以说是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一直比较重。他早年多半时间离家在外教书和当小吏,自谓是为“稻梁谋”。与此同时,陶先生“造人”功能亦较强大。25岁时娶的第一任妻子,第二年因难产导致母子双亡,让晚婚且望眼欲穿的陶郎空欢喜了一场。34岁时续娶的第二任妻子,六年内为他生下四个儿子,其中老三、老四可能还是双胞胎。可惜天不假年,续弦的妻子死于肺病。几年后,又娶了小他十几岁的翟氏为第三任,两年后为他生下幼子阿通,可谓老来得子,自是倍加怜爱。不久,靖节先生即辞官归隐,终于过起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乡村田园生活。之前多在外打拼,与妻儿聚少离多,老陶不免对膝下每一个孩子又多了一份追补似的父爱。
陶渊明这首诗抒写的是儿女情长和家长里短,即便是在批评儿子们不学习上进,有违自己“望子成龙”的期望,也是措辞婉转,且含着“逗你玩”的笑意。关于它的用意,后代两个大诗人读过之后,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一个是诗圣杜甫。他在《遣兴》中写道:“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这是说:陶渊明虽是弃官归隐,远离喧嚣,但也并未进入忘怀得失的境界,他对儿子品学的好坏,还是那么牵挂萦怀的。另一个是江西诗派首领黄庭坚。他在此文中说:“俗人便谓渊明诸子皆不肖,而渊明愁叹见于诗,可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黄庭坚的视点可能放得更远一些:认为陶诗真是在指责孩子们不成器的,都是俗人之浅见。推断其潜台词意:认为在陶氏当时所处的礼乐崩坏、世风纷扰的社会,连做老子的都愤而弃官避世,把酒不问世事,叫尚不谙世事的孩子们那里还会有进取之心呢?
杜甫的理解未免太较真、太着实了些。批评是有的,诗的语句亦是推断似的,更多的站在儒家入世与出世的视角看问题。认为老陶既然辞官归隐田园,即宜潜心悟道,世道人心和儿女情长之事,大可不必挂怀。黄庭坚则与老杜不同,更多的是站在洞察社会病态上看问题。认为世风日下,孩子们不喜读书,未必是一件坏事。家长要求孩子们读书,无非是将来求取仕进,不过是重复父辈所走过的路。这条路,吾辈尚且不甘情愿,又何必要求下一代“子承父业”呢?
所以,黄庭坚认为:作为世所公认的隐逸诗宗,应比别人又多一份“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切身体验。故读陶老先生此诗,倘若真的认为他是为儿子们不好学而犯愁,不过是在痴人面前说梦,大错特错了。其实,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与其说陶渊明是在责其不争,以父亲的口吻批评儿子们不求上进,不如说是舐犊情深,以戏谑之言在和他的孩子们亲近搞笑。大有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氛围中,故意卖弄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之嫌。当然,从中也不难看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翁蕴于内心的那一分铁骨柔情。
在我看来,黄庭坚读陶诗的体会相比杜甫更为真切,评价老陶的心态亦更为恰当。在陶诗中,一方面,可以说儿子们的缺点都是被夸大了,漫画化了,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另一方面,不难想象,对孩子们的习性如此了如指掌,能随意娓娓道来和栩栩如生地写入诗句,这其中必隐含着一份慈祥的父爱,如俗话所言“知子莫若父”。至少老陶诗中蕴含的怜子之意,应远远大过他对孩子们的批评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