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余昌清
“但愿官清不爱钱。”“当官莫避事,为吏要清心。”黄庭坚不仅在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就,在廉政上也堪称楷模。”
黄庭坚书写的《戒石铭》。
在江西修水县的黄庭坚纪念馆有一块非常重要的碑石,那就是署名黄庭坚的《戒石铭》碑,它与九曲回廊一起,195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在修水县政府不少办公室也都会悬挂一幅《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箴言时刻提醒公务人员要以黄庭坚为榜样,廉洁从政、心中有民。
闻名天下的《戒石铭》与黄庭坚有哪些关联?这背后有哪些动人的廉政故事?
黄庭坚。
一、其实,现在广泛流传署名黄庭坚的《戒石铭》并不是黄庭坚的原作,而是南宋高宗皇帝御笔亲书,借黄庭坚之名颁布天下。皇帝托他人之名,乃天下奇闻。如今《戒石铭》已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托名书。宋高宗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我们知道,南宋偏安一隅、积贫积弱,官场腐败盛行,宋高宗想要有所作为,就需要树立一个廉政典范,面对群星荟萃的北宋,他没有选择改革先锋王安石,也没有选文坛领袖欧阳修、苏轼,而是选择官位不高但人品、官品、学问极佳的黄庭坚,显然他是从心底里推崇黄庭坚的人品学问、道德文章、德政情怀。
还有一个原因,高宗与他的父亲、北宋末代皇帝徽宗一样,都是“黄粉”,他们都很崇尚黄庭坚的官品、人品,尤其对黄庭坚的书法入迷,便模仿黄庭坚的笔迹,以黄庭坚之名将《戒石铭》颁布天下,要求大宋官员都要学习黄庭坚廉政为民的思想。
朱元璋则明令要把《戒石铭》立在衙署堂前甬道正中,另一面刻“公生明”,并建亭保护,谓之“戒石亭”;清代专门在衙堂甬道上建立牌坊,刻《戒石铭》到坊额上,称为“戒石坊”。
清代廉吏袁守定在《居官通义》中写道:“(《戒石铭》)摩挲读之,不禁泪下,安敢以一日之长,结怨于民,以获罪于天也”。
南宋之后,无论汉人创立的明朝,还是少数民族统治的元朝、清朝,直至当今社会,《戒石铭》为历代所尊奉沿袭,至今在广西宜州、四川宜宾、重庆彭水、河南叶县、江西泰和及安徽等很多地方政府、纪念场馆、旅游景区,都有《戒石铭》碑或高仿作品,甚至流传到了日本、东南亚等地,由此可见《戒石铭》影响之大。
二、《戒石铭》原文不是黄庭坚首创,它取自后蜀君主孟昶的《戒谕辞》。
可惜孟昶写下如此佳作,却不能持之以恒践行。他即位之初,确实关注民生,兴修水利,注重农桑,致使国势日盛;但晚年奢靡之风渐兴,《新五代史》记载:“君臣务为奢侈以自娱,至于溺器,皆以七宝装之。”贪腐败国,终被北宋所灭。
宋太祖赵匡胤灭后蜀之后,下属将孟昶七种珍贵宝石镶嵌的夜壶进献。赵匡胤闻之惊愕,命人砸个粉碎,并大倡节俭之风,立志为天下守财,很快社稷稳定,百姓安康。
宋太宗赵光义有感于“廉则兴、贪则衰”的历史教训,也曾御笔亲书《戒石铭》颁示天下。
黄庭坚书写《戒石铭》时正在泰和当县令,他挂在公堂之上,作为自己为官的座右铭,同时也以此劝诫同事常念百姓衣食父母之恩,为官务必清正廉洁、关注民生,贪赃枉法天理难容。
字如其人,十六字苍劲峻挺,如长枪大戟,劲力十足,如同他耿直为官、为人民利益不惜得罪上司的傲人风骨。
千年过去了,人们也许忘记了《戒石铭》的原作者和颁布天下的皇帝们,但记住了清正廉洁的黄庭坚。
因为黄庭坚书写《戒石铭》不是喊口号给别人看的,而是发自内心的道德自律和对百姓的真正同情,他宁可接受被贬谪的命运,也要用一生践行执政为民的理念。
黄庭坚纪念馆内的九曲回廊,戒石铭碑位于此处。陈芦根/摄
三、黄庭坚一生奉行“报国、重儒、至孝、清廉”的为人准则,无论是主政一方,还是贬谪他乡,均以国家事业为重,以廉洁从政为本,不妄为、不贪欲、不自悲、不放弃,光明磊落,一身正气,表现了士大夫的松柏气节与淡泊情怀。他在河南叶县所作的《流民叹》中写道:“朔方频年无好雨,五种不入虚春秋。迩来后土中夜震,有似巨鳌复戴三山游。倾墙摧栋压老弱,冤声未定随洪流……庙堂已用伊吕徒,何时眼前见安堵。疏远之谋未易陈,市上三言或成虎。”
诗中描写了地震灾害及灾后洪水泛滥、百姓无家可归的景象,对统治阶级无视人民疾苦、不及时预防和赈灾表达不满。
到任叶县后,他对正在推行的农田水利法、将旱地改水田提出异议,认为强迫农民改变耕种习惯,名为利民,实为害民,特别是反对一些官吏借推行“新法”侵扰百姓,发出了“素餐每愧斯民病”的感叹。
他在《戏和答禽语》写道:“田中啼鸟自四时,催人脱裤著新衣。著新替旧亦不恶,去年租重无裤著。”意思是说布谷鸟都能随四时变化而换羽毛,可百姓却因租税太重买不起裤子,哪里还有钱买新衣呢?
作为文化名人,黄庭坚当然了解苛政的缘由,也知道说这话会得罪上司甚至皇权,但他毫不退缩!他在编写《神宗实录》之时,“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这就是内心的流露和史家的观点,面对审讯、打压、贬谪,他也毫不屈服。
透过他作品中那些平淡的文字,我们看到了一个敢说真话、敢于担当的好官员。
黄庭坚纪念馆。陈芦根/摄
四、黄庭坚在叶县、泰和、德平等地方官任上,适逢王安石变法,尽管王安石对他有知遇之恩,但他不因个人关系而盲从,始终保持自己的观点:对有利于人民的就执行、不利于人民的就反对。而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上台后,全盘否定并打压新党时,黄庭坚又提出新法中有益于人民的要保留、不能全盘否定,致使新党打压他、旧党也不喜欢他,但他不在乎。
尽管政见不一,但他对王安石的人品学问非常敬重,王安石被贬、亲友避之不见时,黄庭坚却专程看望并盛赞:“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
在江西泰和当县令时,朝廷推行盐务法,价贵却质差,人民无力购买,却要硬性摊派。他在对大蒙笼山民对抗官府的调研中,写下了著名的《上大蒙笼》:
“……向来陆梁嫚官府,试呼使前问其故。衣冠汉仪民父子。吏曹扰之至如此。穷乡有米无食盐,今日有盐无食米。但愿官清不爱钱,长养儿孙听驱使。”
前半部分写大蒙笼险恶的自然环境,山民到偏僻险峻的地方生活,是为躲避贪官污吏的盘剥。后半部分写大蒙笼的民风,都说此地民风强悍,不服管制,实际情况则是百姓很善良,只是不堪官吏的盘剥;只要官府不要诛求殆尽,他们宁愿过着贫困而平静的生活。
诗中点睛之笔“但愿官清不爱钱”,道出了他内心从政的主张。《宋史》载:“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州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可见黄庭坚施政之时,没有与其他州县跟风,而是“独否”,“吏不悦”而百姓喜欢!
黄庭坚在德州德平镇任监镇官时,德州通判赵挺之极力推行“市易法”,地方官吏在执行时又层层加压,盘剥百姓。黄庭坚多次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德平镇小民贫,不堪诛求,若行市易,必致星散。”不愿实施,德平民众十分感激,他却因此得罪赵挺之,晚年被赵挺之迫害,羁管宜州并客死他乡。
综观黄庭坚的一生,他“俯仰无所作,不以民为梯”的民本情怀,“吏干公家如已事”的勤政品德,“当官莫避事,为吏要清心”的廉政思想,贯穿于他一生的仕途之中,深受后人景仰和爱戴,为不同时代的社会各界普遍所接受与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