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漫笔:苦难磨炼出天才 黄庭坚是宋代大诗人,大书法家,江西修水人,生于1045年6月12日。他天生聪颖,7岁能诗,22岁乡试第一,23岁登进士第,即步入官场,宦海浮沉,可谓少年得志了。但从51岁起,厄运便降临他的头上,直至生命的终结。 黄庭坚是个性情中人。他任《神宗实录》检讨官的时候,因为秉笔直书,忘记了“为尊者讳”的古训,被章、蔡京等一伙气量小人在皇帝面前参了一本,说他诬蔑神宗皇帝。皇帝一听,简直无法无天了,那还了得?于是,将黄庭坚贬谪涪州别驾。 黄庭坚自视清高,有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结。他不懂官场的险恶,甚至得罪了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后来赵挺之当了宰相,就对他进行报复,在皇帝面前进了许多谗言。从此,黄庭坚被一贬再贬。贬来贬去,59岁那年,终被朝廷除名,羁管宜州。羁管,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流放”。既是流放,当然是一名犯人了。这次被贬,彻底把他的政治前途给贬掉了。 流放宜州 于是,年近花甲的黄庭坚以戴罪之身流落江湖,过衡山、泊浯溪、越永州、发全州,1104年夏天,只身一人来到宜州。从此,宜州便和这位文化巨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文化的角度说,是黄庭坚成全了宜州。宜州地处岭南西北一隅,虽说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就已经建制,是岭南建县较早的地方之一。 xiushui.Net 悠悠千余年,由于此前宜州一直与文化名人没有什么缘分,名不见经传,外面没有什么人知道它。自然说不上有多少知名度。自从黄庭坚来到宜州之后,情况就不同了,中原的人们终于知道岭南有座宜州城了。有个叫蒋伟的零陵人就专程从湖南赶到宜州,日夜陪伴黄庭坚。 还有一位成都人范寥,也是不远千里来到宜州,时刻追随黄庭坚。文化的力量和文化人的魅力,使宜州名声在外。 黄庭坚虽然落魄宜州,但他在艺术领域里却纵横驰骋,跃马横刀,创作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来。他在《虞美人·宜州见梅作》中写道:“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他还在《南乡子·作于崇宁四年九月重阳日》中吟道:“诸将说封侯,短笛长吹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催酒莫迟留,酒似今秋胜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地以人名,黄庭坚在宜州的许多诗作,迅速飞出岭南,飞向大江南北,一时间,文人雅士都以得吟诵这些千古绝唱而大解胸块。宜州知名度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地提高了。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开领风气 黄庭坚平易近人,乐于助人。文化人的力量还在于可以教化一个地方。黄庭坚来到宜州,老百姓请求他帮看看病、写写字,他都十分乐意。更重要的是,他把中原地区的读书、科举之风也一并带到了宜州。他在宜州开馆讲学,开了宜州读书之风气,使宜州的名声在岭南显扬开来。人们又十分敬重他的人品和书品。有个叫俞若著的宜州人,就一直为黄庭坚料理生活,对他十分恭敬。俞若著还派他的两个儿子经常陪伴黄庭坚,无微不至地关怀黄庭坚。有一天,俞若著对黄庭坚说:“先生不愧东都党锢诸贤,请书《范滂传》于壁。”《范滂传》是《后汉书》中的一篇传文,共有1110多字。 黄庭坚沉默地想了一会儿,就挥毫疾书,一气呵成,全篇仅仅误差两个字。从中可见他的博闻强记。《范滂传》用笔紧峭圆通,瘦而不枯,点画圆满周到,顿挫而行,擒纵得当,骨肉丰均,结体筋脉舒展,变化多端,是中国书法领域中的瑰宝和珍品。 时到今日,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黄庭坚把他最璀璨的艺术之花留在了宜州,大大提高了宜州的知名度。今天的宜州名重岭南,除了地理位置的重要、得天独厚的丰饶物产外,其中一个因素,就是黄庭坚生命的最后岁月是在宜州度过的。他的命运与宜州紧紧相连,密不可分。以至一提到宜州,人们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这位文化巨人。 本文来自修水网 善有善报。宜州人对待黄庭坚也十分友善。首先是宜州太守党明远,就常常隔三差五地去看望黄庭坚。作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他能如此礼遇一个流放的犯人,确实是需要一定胆识的。与章一类的小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非但如此,党明远每次去看望黄庭坚,总不忘给他送去一枝含笑花。太守对黄庭坚的感情是用暗香浮动的含笑花来表达的,颇具绅士风度。太守与黄庭坚的感情与日俱增,以至党太守嘱咐黄庭坚,在自己死后请黄庭坚为他写墓志铭。那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友谊啊?它超越了政府官员与流放犯人之间的鸿沟,而架越鸿沟的桥梁就是文化。 如果说,党明远还多少有些朝廷禁忌的话,那么宜州的老百姓压根儿就不管朝廷政治斗争的险恶了。他们处处关心诗人,经常给他送去吃的东西,如米、鱼、鹅、羊等食物,还有自酿的特产土酒。黄庭坚有心脏病,他又懂医道,平时是不喝酒的。但是,宜州寻常百姓送来酒的醇香使他激动不已,忍不住“举杯邀明月”,“平生个里愿杯深”。他喝醉了,就躺在狭窄的南楼上,听着淅淅的秋雨声,不禁将双脚伸出去淋雨,连声说:“平生无此快也!” 病逝岭南 就是那次痛饮后不几天,这位一代文化巨人溘然而逝,崇宁四年9月30日(1105年9月30日)在南楼病逝,终年61岁。据说,那天整座宜州城狂风暴雨,山水含悲。 修水网 如果要说黄庭坚成全了宜州,那也是因为他卒于宜州。他逝世后,一时间朝廷上下沸沸扬扬,普天下都知道岭南有个宜州城了。如著名诗人杨万里、张拭等都纷纷关注宜州,宜州名声鹊起。 大观三年(1109年)春,由苏伯固、蒋伟护柩,把他归葬于江西修水县双井祖坟的西面。南宋绍兴初年,高宗中兴,朝廷追封黄庭坚为直龙图阁士,加太师,谥号文节。黄庭坚殁后数十年,宜州太守韩壁建造了一座“山谷祠”,用来纪念他、祭祀他。从此,许多文人墨客也从全国各地前往宜州凭吊他,迫寻他的足迹。至今,黄庭坚的许多嘉言懿行在宜州还是有口皆碑,被人们津津乐道。 传世之作 黄庭坚最重要的成就是诗。他的诗论标榜杜甫,但是强调读书查据,以故为新,“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论调。他在艺求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硬涩的风格,诗词大多抒写个人生活,认为诗歌不应当有“散谤侵陵”的内容。但是,在他的有几首作品中,仍然表现出“倾向旧党”的政治态度。 黄庭坚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他不但能诗能词,而且擅行、草书。书法开始时以周越为师,后来取法颜真卿、怀素,受杨凝式影响,尤其得力于《痊鹳铭》,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自成风格,为“宋四家”之一。 修水网 黄庭坚的遗作有《山谷集》、自选诗集《严华疏》《松风阁诗》、《幽兰赋》《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他的江西家乡存有《上冢》《咏清水岩》《双井解嘲》《云岩寺院记》《王纯中墓志铭》及都昌南山《清隐禅院记》等诗文及《双井》《钓矶》等摩崖石刻。他居官、流放所到之处,抑或是家乡客邸,凡是他足迹所及的地方,有关轶闻、传说、诗联、墨宝、碑刻等都珍存无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