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文化旅游牌一直打不起来,有可能是人们在概念上产生了歧义的原因,以为文化旅游就一定要用文化艺术来表现,或与文化艺术结合起来,诸如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景点,就一定要唱当地民歌,一定要有传统文艺节目,以及餐馆里一定要用挂字画、陈设工艺品,彰显出文化的气息。 没有拓展思路,是另一个原因,总是从狭义去理解文化,就只会做些表象文章。狭义的文化是表象的,广义的文化是内在的。如从表象做文章,便只能局限于狭义的文化,过去往往如此。 有人认为,文化景区是为文化人打造的,这未免有些片面。但若认为文化型景区更具本土文化特色,并在开发本土文化中产生魅力,倒是能获得更多认同。 修水的旅游业期待已久,2000年后政府就把旅游列入议事日程,做过几次较大的全县旅游规划,花了不少钱,却事备功半。其根本原因是被那些所谓的学者、专家们忽悠了。那些花了大量的钱做出的旅游规划,就是一些没有文化内涵的文本。2005年,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和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所共同编制的《江西省修河旅游区总体规划》是这样,2012年,修水委托北京某策划公司做修河旅游规划也是这样。 经验教训要认真总结,修水的旅游业再也经不起折腾。 xiushui.Net 广大修水群众呼吁,打修水的文化旅游牌,要动真了。 首先不要完全指望外来规划力量,不要完全相信学者、专家。现实告诉我们,当今学者、专家,假冒伪劣者实在太多。也不要完全相信高等院校和高级规划设计企业,什么中国前卫的国际一流的规划设计都是牛皮。从过去的实践看,就算是真正的学者、专家,也多是毫不负责的,他们在拿修水人民对他们的信任开玩笑。比如说某某大学的教授们,某些国家一流的策划公司的专家们,他们讲课也好,谈理念也好,大多来自教条主义和文本主义。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把某些理念搬过来搬过去,从空谈到假谈,满是鬼话,看似令人听不明白。他们炮制出来的规划书,差不多是把外地的规划文本偷梁换柱地抄袭过来。他们这样做,不是主观的,是客观必然如此。别以为学者、专家就万能,不深入调研,不把本土文化摸清吃透,就只能弄虚作假。更何况他们中,有的人实在没有水平,不是真正的专业人才,哪有那么多的人才?他们学者、专家的名声太大,太吃香,拿到手的业务太多,技术主力军跟不上,只能拉些冒牌货充数。这些所谓的学者、专家,水平低不说,还不下工夫,不深入研究修水文化,敷衍了事,闭门造车。这些人能做好规划才怪! 其二,不要指望外商的资金力量。到目前为止,跟修水签订文化旅游合同,声言要投入多少资金的,大都是骗局。有的公司声称投入七八个亿,结果七八千万也没有投进去,就急于要这样那样,其结果,只是糟踏了修水的旅游资源。 xiushui.Net 其三,不要用旅游地产来替代文化旅游。我们不反对旅游地产,但一些旅游地产项目乱打文化旅游牌,瞎吹什么是拉动修水文化旅游的领航项目,只能乱了修水旅游的秩序。 我离开修水,在外飘浮多年,但修水的情况颇有耳闻。据说,前几任县领导之所以没有把修水的文化旅游搞出名堂,被外来和尚忽悠是个重要原因。有人呐喊:要重视本土的企业家,鼓励他们从小搞起,不要等外商辈外商,不要盲目听学者信专家。这话可以听一听,想一想。 有人提议,修水的文化旅游要打好有影响的三张牌,一是双井进士文化村品牌,二是陈氏五杰文化品牌,三是朱砂古村落传统文化品牌,我觉得有道理,因为,这是修水最硬的三张牌。 我曾在做朱砂旅游资源调查中,与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王凯先生探讨过修水文化旅游,我觉得,修水有根深蒂固的农耕文化底蕴,是有丰富多彩民俗传统的地方,在农耕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上做文章,有可能走出一条有修水特色的文化旅游的路子来。王教授有同感。 不仅湖师大王教授,还有北京大学柳教授、清华大学文博士等,也到朱砂做了古村落的文化旅游的调研,一致认为,朱砂古村落旅游,可从三大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农耕文化、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只是,在一个旅游景点开发时,重点突出哪一文化,不可轻易定论。因此,在规划朱砂村旅游时,得进一步去调研。 xiushui.Net 我在与教授们探讨朱砂文化旅游中,得到一个启发:真正的学者教授,是把调研工作放在首位的。我以为,我们过去打造黄庭坚文化品牌和陈门五杰文化品牌收获甚微,调研未到位,是个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