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舒芬写的《武宁县迁学记》 武宁县有学,自宋绍兴间始,历元至正十二年,尽燬于兵。我太祖受命,洪武五年,乃建于县治东南,是后科目亦徃徃有人。成化十年,乃迁于县治西,由是比年解荒。乃正德己卯(1519),桂平陆君浚来知县事。逾明年庚辰(1520),政通民和,惟科目乏人是惧,乃相学宫曰:是冝迁。乃谋于教谕锺汪,训导宋檄、莫琛,僚属县丞张翔、周冠,主簿吴志大,典史王瓒,监生刘源,诸生甘杰等,又进耆民盛环辈而询谋之。乃请于巡按唐公某(龙)、提学佥事邵公某(宝)、公守右参政周公某、副使顾公龙,定议迁于县治西南故城隍庙所,且曰:内环修水,外对柳山,尽一邑形胜,差称仲尼王者之居。佥曰:然。乃卜于是年十一月壬寅,再逾年为嘉靖元年(1522)壬午正月既望,功告成事。盖自大成殿迤两庑,抱仪门出,为棂星门,巍然翼然,足以严王祀也。自明伦列两斋,直北为斋宿房,于外为祭噐库,为神厨,为号房,为膳堂,为射圃,为官衙,井然秩然,足以若民朢也。是秋大比,诸生方孟缙果录于有司。癸未,教谕钟汪亦登进士第。师生佥曰:此见志壹之动气也。陆侯之心,其可泯耶?宋君、莫君遂使生员陈某、沈某来问记。予以学校之设,虽自朝廷而作,兴士类,求眞材,以济世用,则在良有司也。若陆君者,其闻道乎?君尝被聘考试于闽,予时在舶司,得一接谈,意其他日必良有司也。若此,武宁之士其勿负哉!苟逐时好,舍经而求传,违圣而师心,则致于用,必无所忌惮而误苍生矣。必戒谨恐惧,由太极、通书以遡孔、孟之传,由周官、六典以稽周、召之治,则庶乎才非血气,可以济世用也。予非知为学者,亦书所见,以告武宁之士云。 本文来自修水网 --------《梓溪文钞内集/外集》、作者:[明]舒芬着、版本:明万历四十八年舒氏刻本、第622页、22卷。 译 文: 武宁县有学校,从宋朝绍兴年间开始,历经元朝至正十二年,全部毁于战乱。我朝太祖接受天命,洪武五年,在县治东南建立学校,此后科举考试也常常有人考中。成化十年,学校迁到县治西边,从那以后连年科举无人考中。到了正德己卯年(1519 年),桂平的陆君浚来担任武宁县知县。过了第二年庚辰年(1520 年),政事通顺,百姓和睦,只是担心科举无人考中,于是观察学校说:这里应该搬迁。于是和教谕锺汪、训导宋檄、莫琛,僚属县丞张翔、周冠,主簿吴志大,典史王瓒,监生刘源,诸生甘杰等人商议,又找来年老的百姓盛环等人询问商量。于是向巡按唐公某(龙)、提学佥事邵公某(宝)、公守右参政周公某、副使顾公龙请示,确定把学校迁到县治西南原来城隍庙的地方,并且说:里面环绕着修水,外面对着柳山,占据了全县的形胜之地,差不多称得上是孔子王者的居所。大家都说:是这样。于是在这一年十一月壬寅日占卜,又过了两年到了嘉靖元年(1522 年)壬午正月十六日,工程完成。大概从大成殿到两边的廊庑,连接着仪门出去,是棂星门,高大雄伟,足以庄严地祭祀先师。从明伦堂排列两边的斋舍,一直往北是斋宿房,在外面是祭器库、神厨、号房、膳堂、射圃、官衙,整齐有序,足以符合百姓的期望。这年秋天举行乡试,诸生方孟缙果然被官府录用。癸未年,教谕锺汪也考中进士。师生都说:这是心志专一能感动天地之气。陆知县的心意,怎么可以泯灭呢?宋君、莫君于是让生员陈某、沈某来询问并请求写一篇记。我认为学校的设立,虽然是由朝廷决定的,但是振兴士人,寻求真正的人才,以拯救世人,就在于好的地方官员。像陆君这样的人,他是听到了道理吧?陆君曾经被聘请到福建主持考试,我当时在市舶司,得以和他交谈一次,料想他日后一定是个好的地方官员。像这样,武宁的士人不要辜负他啊!如果追逐时好,舍弃经典而追求传注,违背圣人而师心自用,那么用到实际中,一定会无所忌惮而贻误百姓。一定要戒慎恐惧,从《太极图说》《通书》追溯孔子、孟子的传承,从《周礼》《六典》考察周公、召公的治理,这样差不多才能让才能不是血气之勇,可以拯救世人。我不是懂得做学问的人,也写下我的所见所闻,来告诉武宁的士人。 xiushu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