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乡风

旗下栏目: 山风 网风 乡风

走进黄溪

来源:古城旧梦 作者:陈奠华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04
         早就听说修水有个黄溪村,是全国“一村一品”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尽管名气那么大,却没有去实地参观过。5月的一天,有着亲戚关系的江西日报记者梁振堂邀我一同前往釆访,我才有机会一睹真容。
        汽车进入黄溪,我就感觉这里的不寻常,宽阔平坦的柏油路把村组连接在一起,路傍紫薇和翠柏横竖成行,一片神奇的美景无限延伸,令人目不暇接。

        一栋栋居民别墅井然有序的出现在我的眼眸里,令人陶醉其中,犹如置身于城市,我真不相信这就是传说中的黄溪村。
        这里的一切都有着原生态的美感,一条C型状的河流绕村而过,河水纯净明澈,缓缓而行。两岸树木郁郁葱葱,青翠欲滴。

       村东河沿上一株千年古樟似一把巨伞,为这块不同寻常的土地遮风挡雨。古树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修水网



       拦河坝上,被一帘似银饰的瀑布装点着,犹如仙境一般、甚是壮观。
        黄溪就像人间仙境般的存在,晶莹剔透的河水,色彩斑斓的世界。放眼远方,绕河景观绿化婉如仙女舞动的飘带,连绵不断,鲜艳夺目,让你流连忘返。

       在梁记者去釆访其间,我也顺便向村支书徐万年了解一村情。徐书记说:这里过去叫“黄碧”,后改名“黄溪”,全村11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720户3200多人。
         原来是一个只有旱地的极度贫困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种棉区,全靠吃回供粮,“村民贷款还不起,孩子读书带桌子,农民致富没路子”……这就是当年黄溪的真实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村两委的努力下,以“桑,茶,果,蔬,苗”为致富龙头的五朵金花,把黄溪打造成“年年有分红,人人有就业,户户有股份,家家有资产”的四有和“农业产业化,土地园林化,农民工人化,耕作机械化,住房城镇化”的五化现代村。
         现村民百分之百住上连体楼房,百分之八十住上了别墅,村民存款约1.3亿元,迏到了户均17万元,人均4万元。 xiushui.Net

         居民文化素质发生了特大变化,上世纪九十年代全村只有8名大学生,至现在己有344名,增加了40多倍。

        村里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徐书记个人也获得为“龚全珍式好干部”光荣称号。

       一天的釆访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离开黄溪的那一刻,让我真有点舍不得。
        村中心广场上欢快的休闲舞曲,春华,夏凉,秋风,冬暖四个亭子间快乐玩耍的孩子。那生长旺盛、叶片肥厚的桑园和现代化的小蚕工厂蚕室,那大棚内的绿色蔬菜,果园基地及苗圃内珍稀的苗木,还有村两委兢兢业业的干部和勤劳敬业的村民们,无一件不让我留恋和敬佩。

        我真诚地希望我县能有更多的像黄溪村一样崛起的村居。同时也祝愿黄溪村再接再厉,为全民致富奔小康作出更多榜样。

【古城旧梦】出品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微信号:gcjm888888                    

      陈奠华:男,汉族、1961年生,中共党员,工商个体户,江西修水县西港人。初中辍学,曾在今日头条、天天快报、九江日报、修水报及全国各文学平发台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新闻通讯等200余篇。2019年出版《物象心语》散文集一书,九江市作家协会会员,修水县红色文化研究会员,山谷诗社、溪流文学社社员。
责任编辑:陈奠华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