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村民心——记修水县大桥镇村民事务理事会 修水县大桥镇鄢家屋是一个依山傍水的自然村庄,2011年3月,村里组建起了村民事务理事会。理事会成立以来,村里积极探索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新模式,很多“政府管不到、干部管不了、社会无人管”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在实际工作中,理事会还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使得村庄面貌和村民素质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初步形成了文明和谐、卫生整洁、富有特色的生态村庄,2012年荣获了“全市先进理事会”。 先决条件——“凝心聚力” 尽管当前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民群众思想观念有所转变,但是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对新生事物往往心存顾虑,持等待观望的态度。作为村民事务理事会成员,他们带头学习国家各项政策,做到逐户逐人宣传。利用夜间、春冬两闲时间,与本村农民群众面对面地讲政策、释疑惑、做动员,把广大村民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同时利用外出务工人员春节返乡的有利时机,与他们促膝而谈,争取他们对家乡建设的支持。为了进一步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理事会每年春节期间给考上大学的学生发放500元奖学金以作鼓励,给本村60岁以上老人集体祝寿。理事会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去年春节收到了村民爱心捐款13930元,理事会列出清单,成立了公益慈善事业基金会,用捐款扶持困难家庭。如今,村里呈现出一派团结和谐的气象,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只要遇到困难,大家都会积极帮忙。 本文来自修水网 根本保证——“配强队伍” 据了解,通过村民公推直选的办法建立的理事会,其中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2名。两年以来,理事会热心办事,乐于奉献,做到了“三个带头”,带头参与新农村建设,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带头帮助村民办理婚丧喜庆之事。为解决村民事务理事会的资金缺口,理事会成员还发挥各自优势,一方面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另一方面带头捐款捐物,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共筹得资金150多万元。为了做到专款专用,理事会坚持民主理财、规范使用程序、及时公开,所有支出凭证都要三位理事长签字,预算和决算向村民公布,集资捐款张榜上墙,自觉接受监督。 关键所在——“多办实事” 鄢家屋自然村的发展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了真正造福百姓,理事会努力带动群众致富。目前,村里已发展了油茶基地50亩,年产茶油1000斤以上,改造了三个鱼塘并投放鱼苗,年产鲜鱼1000斤以上。新修1公里环村水泥路,家家户户门前都实现道路硬化。修建了一个占地300平方米的村民休闲广场和村民活动中心。农民是农村工作的主体,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科技兴农的根本。理事会根据村民的需求,充分挖掘资源,通过请农林专家在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组织群众到种植、养殖大户学习,送人到培训中心学习等方式,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农业增效、生产发展的需求。为了做好服务村民就业工作,理事会利用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回家过年,及时做好返乡农民工在哪里打工、从事什么工种、有何需求等基本情况的登记工作,充分发挥理事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县、镇就业服务机构联系,上门宣传相关政策,把工作做细,把政策讲透,帮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就业率100%。 修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