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渣津镇东堰村43户村民,捐资5万余元重修当地烈士徐光华之墓,以此缅怀先烈,表达敬仰之情。 据中共修水县党史记载,徐光华烈士生于1896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大革命时期修水县进步工人的杰出代表,中共修水县党组织创始人之一,先后担任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修水县总工会委员长、修水县党部劳工部长、江西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等职。1928年受命到上衫乡等地发动农民运动,1929年5月不幸在东港台庄被捕,次年殉难于大桥镇朱溪张坊,时年34岁。徐光华牺牲后,党和政府给予他极高的荣誉,将他出生地原第四区命名为光华区,渣津集镇至今还有一条长600米的街道命名为“光华路”,为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1960年,中共修水县委在烈士家乡为其修建烈士墓,供后人瞻仰。 3月15日,记者随同东堰村支部书记卢军等人,沿着一条新修的水泥路前往徐光华烈士之墓。据卢军介绍,以前通往烈士墓地是一条窄窄的田间小道,每年清明,东堰村和西堰村两所小学近400名学生前往烈士墓前祭扫,常常有学生不小心摔下田间,特别是下雨天,更是无法通行,后来村里出钱在田边垒砌一排水泥砖,但时间不长又被泥土淹没。烈士墓因年久失修,墓碑上的碑文早已模糊不清,坟墓已多出塌陷,墓前的拜坪因太小,前往祭拜的后人往往要分数批进行。“烈士墓与他光荣事迹很不相称,许多村民对此颇有微词,要求重修烈士墓的呼声越来越高。”村委会主任卢小浪说。 xiushui.Net 去年底,村老年体协主席、关工委主任徐盛端牵头村里9位老党员、老干部,成立烈士墓重修小组,通过积极到相关部门化缘,筹集13万余元资金修通了一条长550米、宽3.5米通往墓地的专道。为募集烈士墓维修资金,村民们自发捐资。88岁高龄的徐达华四个儿子每人各捐资1000元,他自己也捐资500元。老人说:“革命先烈们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不惜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了继承革命先辈遗志,很有必要把烈士墓修建好,以告慰英烈在天之灵!”63岁老党员徐盛平不仅捐资1000元,还义务出工10多个。村民徐海洋爱人长年生病,仅靠100多元低保金和做点零活生存,他也捐资500元。修水三中退休教师徐继平捐款3000元、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徐林娇捐款1000元,他们两人都是从东堰村走出去的娇子,他们说,小时候,每年的清明节都要到烈士墓前扫墓,感受到先烈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坚定了为事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仅仅是不到一个月时间,全村共有43户村民捐资5万余元。 记者注意到,烈士墓前的拜坪已扩建到近200平方米,徐盛端说,今年的清明马上就要到,学生们再也不用走在羊肠小道上去祭拜先烈了。下一步,还要在墓旁建一个休息亭子,并进行绿化,真正把烈士陵园建设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让子孙后代记住,能过上今天幸福的生活,更应该缅怀这些先烈,要记住烈士们的丰功伟绩。 修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