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丰镇戴家坪村有一个民间剧团――宁河剧凤舞班。全班有业余人员三十余名,大部分为戴姓后裔。他们活跃在湘鄂赣三省九县,走村串户,送戏下乡。
说起这个凤舞班就不得不提起戴姓先祖,凤舞班创始人戴文琛太公。 戴文琛,生于元顺帝至正十三年癸巳岁七月,自幼聪慧过人,饱读诗书。他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十二岁便离家出走,云游四海,数载后得道返乡,精通医术,地理,戏曲,巫术。 明永乐癸未(1403)年,戴文琛建傩案,带领族人学习傩戏。同时,一边带领戏班走村串户巡回演出,一边为当地百姓治病。 由于当时缺医少药,科学技术落后,瘟疫流行,麻痘天花肆虐。夺走了许多少年儿童性命,当地盛传“生十胎,死九郎,留下一个病怏怏。”由此可见,当时的传染病和流行病的严重程度。 本文来自修水网 戴文琛带领戏班一面演出,一面带领大家上山采药,为当地患者解除病痛,挽回了一条条生命。凤舞班从此便成了当地妙手回春,救苦解厄的“医疗队”。所到之处,人民把戴文琛当作再生父母,起死回生的活菩萨。 戴氏傩案戏班也随之声誉鹊起,谁家有了喜庆都会请来唱上一两本“大戏”。 明永乐五年六月,戴氏傩案戏班在湖南平江长寿镇演出。适逢平江大旱,半年滴雨未下,庄稼全部枯死,人畜饮水困难。地方官吏,土豪劣绅,巧取豪夺,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戴文琛见状,心急如焚,立即和地方绅士樊掌柜商议,决定在其家中后院搭建法台,向龙王求雨。 三天后,一场大雨飘飘洒洒,整整下了三天三夜,老百姓兴高采烈,从此将戴文琛视为恩人,美酒佳肴招待戏班。樊掌柜更是将戴文琛视为座上宾,留在家中日夜陪同。 一日,戴文琛正在和樊掌柜饮酒聊天,忽然见头顶上掉下一片樟木屑,心里一惊。原来,樊掌柜欲将戴文琛永久留在这里,暗中安排了一位“土师”(雕刻师兼法师)在家中的楼上将戴文琛塑成“金身”。 HULING 一旦塑成“金身”,便要“参像”,将他的三魂七魄摄去附在“金身”上。戴文琛表面不露声色,继续和樊掌柜饮酒聊天。 是夜,月朗星稀,戴文琛带着戏班,乘着月色连夜赶路,回到江西老家。交待戏班演员不要出门,自己则搬来了一筐谷糠,躲进一间漆黑的屋子里。叮嘱子女们,三天三夜不可打扰他。 原来,他是在用谷糠搓绳索和平江“土师”斗法。这条绳索要搓成三丈长,一旦搓成,平江“土师”将会被绳索活活勒死。否则,戴文琛则被“参像”,三魂七魄将永远留在异乡。 第三天,绳索搓成了二丈九尺长,即将大功马告成,逃过劫难。谁知,他孙子突然破门而入,大呼爷爷吃饭,戴文琛一声长叹,二丈九尺长的绳索倾刻化为谷糠,斗法失败,死期已定。 他立即叫来了三个儿子,交待后事:“我命已至此,明日午时大限将至,我死后你们每人夹一个烧红的木炭放置我的口中,记住一定要烧红的木炭,这样我才能回家。”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其实,这三个红炭不仅仅是照亮他回家的路,而且会将平江长寿镇烧三天三夜,化为废墟。 戴文琛死后,脸色红润,面带微笑,像睡觉一样安详。儿子们不忍心将火红的木炭放在他的嘴中,便用了三个黑木炭。顿时,整个平江县一片漆黑,三天三夜伸手不见五指,“土师”大惊失色。 平江“土师”“参像”成功了,戴文琛从此便留在了异域他乡,成为了地方的大神。在平江长寿镇至今还保留“戴法真官殿”,供奉着太公神像。 戴文琛死后,戴氏傩案戏班一直流传至今,历经几十代传人的薪火相传。 至嘉靖十四年,由戴南鑑公将傩戏改为打锣腔演唱,建立凤舞科班,巡回演出于湘鄂赣三省九县,共有香火戏八百余处。 凤舞班傩案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演变成如今的宁河剧。并于2011年正式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内容来自xiushui.Net
【古城旧梦】出品微信号:gcjm888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