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长江周刊》副总编辑谢亨来电说:今年是《长江周刊》创刊20周年,希望我能够为《长江周刊》写点文字。 听了谢总编的话,我感觉压力从正面侵袭而来。我想拒绝,话到了嘴边还是没有说出来。谢总编在创刊周年纪念日里能够想起我,这是他对我的信任和认可。我俩是十分要好的朋友,可以说无话不谈。 近来我忙得让自己都有些窒息。学习,写作,还要与朋友闲聊。这些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我面对《长江周刊》的大喜有些惊惶失措。 在我记忆中,《长江周刊》原是《九江日报》的周末版。那时我对这个版面是情有独针,每期必看。记得那时,丁伯刚、吴青、姚雪雪、饶丽华等都是这个版面的编辑,版面设计大方,文稿和谐统一。有大人物故事,也有文艺小作品。那时的周末版培养出了一批很有影响的编辑,后来这些编辑大多都成了知名作家。 我给《长江周刊》投稿也是从周末版开始的。那时激情很高,每周都会去发行站看报纸。采用的稿件不多,一年下来不过一两篇。毕竟我只是个文学小青年,想要在这块文艺阵地上露面有点很难。 《长江周刊》从《九江日报》跳出来独立办刊,我记得十分清楚。该版后的第一份《长江周刊》我至今留着,这足以证明我对《长江周刊》的感情。其实在独立之前,《长江周刊》已由原来的《九江日报》周末版重新命名《九江日报·长江周刊》。当时我有些担心,《长江周刊》要走市场的路子是否会成功?后来真的是出现了意外,《长江周刊》在社会上有她的独到影响。无论是发行量还是读者面,都在同类报刊的前列。她就像是《九江日报》出嫁的闺女,凭着自己出众的才华创造了一片新天地。 xiushui.Net 谢总编到《长江周刊》工作之后,与我来往较之密切。时常策划选题,也会根据需要约我写一些稿件。他对稿件把关十分严格,做到独立,独特和鲜活。采写的稿件质量明显提高,读者影响普遍增大。 目前,《长江周刊》有两个栏目特别的引人注目。一个是专栏,另一个是花径。专栏刊发的稿件基本是本地或者全国有影响的作家、报人、评论家写的作品,以杂文为主,也少量刊发一些有特点的散文。这些文字不是直接描述某件事物,也不是记录某些事情。而是就社会上关注的某个论点进行辩述,最终让读者从文中领悟出一个道理。专栏开设之后,在全国都产生了较大影响。花径是副刊,丁伯刚先生担任编辑。他在选稿上的眼光是独到的,稿件水平不在省级刊物之下。这与他个人修养和素质是离不开的,他不仅认真为文,也认真编报。 这些年来,《长江周刊》没少发我的文字。无论是特稿还是文艺作品,应该说难以计数。这对我的写作生崖起到了较大影响,文字的刊发使我从中受到鼓励。我时常对朋友说,《长江周刊》会是我为之一生值得珍惜的朋友。说到这,我必须感谢一些人,《长江周刊》的总编辑杨振雩先生,副总编辑谢亨先生,罗文霞女士,还有丁伯刚老师。这些都是对我有过帮助的人,一个我都不能忘记。 修水网 《长江周刊》迎来了20周年的喜庆,我作为她的作者和读者内心由衷的高兴。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份读者喜爱的报纸,还是培养作家的摇篮。我相信《长江周刊》历经风雨20周年后,必将会迎来一个灿烂辉煌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