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中元节,也就是俗称的“亡人节”,相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每年这个时间家家祭奠先人,焚香秉烛。前天打电话给堂兄,委托他买些纸钱到父亲坟上祭奠。每逢一年一度清明节、中元节,心中特别歉意,看到周边不时传来的鞭炮声,自己真的不孝,出外十多年,只有04年的清明节那天上过坟,平素上坟都只能是春节假期。每次站在父亲的坟前,心中就这样对父亲说,等我不打工了,我会常来看看,搬张凳子坐在父亲的坟边,拿本好书读给父亲一起分享,聊聊天、晒晒太阳,一定是件很惬意的事情。 父亲过世整二十八年,那时我二十五岁,三个妹妹中最小的妹妹才十四岁,母亲对父亲向来很依赖,父亲离去很突然,有如晴天霹雳。总以为医生出身的他懂保健常识,虽然那时家中拮据,但是他很勤劳很乐观,家里还种了菜养了猪,每天坚持早起跑跑步,这在八十年代初的农村是不多见的,他常说会注意身体,并且一定会长寿。记得退休前在边远山区复原医院工作时,看到他经常早出晚归爬山涉水,家人心有牵挂时,父亲常用“安步当车”安慰我们,而且能罗列出一大堆的优点。父亲的病是1983下年出现异常,那段时间他经常做梦,经常半夜惊醒,这些表现并没有引起警觉,且认为父亲会早预防,因此我的粗心铸成大错,到年末出现肝痛才知道病情严重。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已有预感,说这次的病可能好不了,原准备去县城检查,考虑到去了医院会回不来,年关在即这个年就过不成了,他说要好好的与孩子们聚聚,过个祥和的春节。父亲就这样瞒着病情一直到春节后的初六才去县医院检查,一查已是晚期。 修水网
父亲抗战期间曾在鄂南中学求学,后来又进入湖北省立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老家一所学校担任校长,年轻时也曾踌躇满志,在学校的大门上方写下“为国育才”几个大字。1949年以后时局发生更迭,父亲投笔从戎加入志愿军,成为了一名军医。几年后转业回到家乡,踏上了一条救死扶伤的人生道路。父亲对亲友对家人特别关爱,这与童年不幸经历有关,祖母在父亲十岁时去世,祖父因儿女多没有再娶,我有四个姑母二个伯父,年幼的父亲是在兄长与姐姐的呵护下长大,解放后父亲有了一份正式工作,条件相对要好,他总是对这些后辈支持关心。我们家是地主成份,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相当长时间,阶级斗争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父亲在外人欺负我们时,会毫不让步、据理力争,对亲友总是无私施以援手,像棵大树是全家的依靠。那时日子过得是很困难,但他对亲友家人的关爱会具体到每个细节。我的表兄姐堂兄姐很多,哪个有胸膜炎,哪个有肺病,哪个有鼻炎,都要他考虑怎么治,而且是慷慨解囊,对他们的关心是无微不至。而对我们更是宠爱有加,有次刚上小学的二个妹妹在学校劳动课砍柴,多挑了一些重量,把肩膀磨肿了,父亲听到后气得发抖,来回踱步,连连说“蠢东西、二个蠢东西”。对儿女是如此的舔犊情深,几十年后当最小妹妹绘声绘色说到这段往事时,大妹细妹无不泪水琏琏。 HULING 本文来自修水网
现在我们一家大部份都移居深圳,父亲的孙辈也已渐渐长大,遗憾的是父亲没有亲眼看到三个女儿出嫁,日子刚刚开始向好就过早离开,没有享受到一点点福。随着我们年龄增长,对父亲的追忆越来越频繁,父亲成为永恒的话题,有时凌晨三、四点仍意犹未尽。我们兄妹在一起回忆父亲的生活点滴,回忆父亲的做人之道,回忆父亲的怀才不遇,回忆父亲对每个人的影响。父亲在老家那个村子也算个名人,老家人都叫“读叔”(父亲的字“洪读”),至今老家人都有不少关于父亲的帙闻趣事。父亲一生短暂,但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尤其是为人处世方面。 HULING
前天晚上与外甥女通电话,她已进入了英浮教育培训中心工作,这是一家全球闻名的培训学校,这里的教师应聘录取率只有5%,应聘时间长达四小时,对手很多是“海归”及高学历,但是她凭借实力最终获得录用。现在父亲的孙辈中已有三位参加工作,且都有不错的职业和收入。我常想到“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句话,因为父母亲的善良和宽容,才使后人收获这份喜悦。 有人对我说:“就在南边定居吧,现在有房有车,孩子也已经安居乐业,以后还回老家干吗。”我回答说,深圳我还是不会长住,来来往往就行。老家还是割舍不下,那里是我生长的地方,有太多牵挂的理由。我要挤出更多的时间,到父亲的墓前坐坐看看,还要为他读读报,告诉当今世界发生了哪些大事,美国总统大选将会鹿死谁手,因为他生前最关注国际国内新闻,最喜欢看参考消息。我还要用更多的时间,走访老家既陌生又亲切的山水,探究树大根深的生命之源,感受那个叫陈婆垅的地方父亲留下的生活足迹,沐浴黄龙山充满生命灵性的紫气祥云。因为我不想父亲太寂寞,也不想自己太内疚。(2011.08.13农历七月十四) 修水网 本文来自修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