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弃的残疾女婴在一群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呵护下健康成长为一名大学生。22年来,她沐浴着爱的阳光,胸中涌动着对亲人的无限感恩——计天来和她的亲人们 她叫计天来,是一个左手残疾的孤儿。1991年春季,天气十分寒冷,刚出生几天的她被遗弃在渣津镇东堰村里的一条小路上,好心人把她抱到县计生委,没有人知道她的父母是谁,没有名字,没有生辰,就以“计生委”的“计”为姓,取名“天来”,希望她像天使一样自由飞翔。如今,计天来已经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 从一个残疾孤儿到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是谁呵护着这棵幼苗成长,是谁用爱温暖这颗孤独心灵。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了她的成长地——渣津光荣院。 这个院落并不大,住着20多位老军人和革命烈士遗孤,房子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砖房,与周围的民房相比显得破旧。 院长卢洪义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听说采访计天来,几个80多岁的院民也凑了过来,老奶奶颤巍巍端来了热气腾腾的芝麻茶,老爷爷一手拿着酒杯,一手提着酒,要给我们倒上。看到他们堆满皱纹的笑容,淳朴的热情,以及这样的院落,心里暖暖的。计天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幸运的。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计天来被抱到县计生委后,委托了好几家抚养,有徐奶奶、郭爷爷。五岁那年,她又被送到大椿乡敬老院李星元、刘中菊家,在那里生活了6年。”卢洪义介绍计天来的情况。 “为了方便计天来上学,2001年她被送到这里由院民万文英照顾。”卢洪义一边介绍,一边从抽屉里拿出本子,好像找回以前的记忆。2003年,卢洪义到渣津光荣院当院长,当时计天来读四年级。这个特殊的院民引起了卢洪义的关注,他心里想:虽然计天来生活上能自理,但她健康成长,学有所成,才有出路。考虑到光荣院社会环境复杂,怕计天来受到伤害,老卢给她换了间离自己办公室近的房间,并就近安装了3个感应灯。读初中后,要早出晚归,每天在光荣院与学校这条路上,老卢都是目送目迎,寒来暑往,总怕出一点差错。他还与几位热心的院民谈心:计天来目前无爹无娘无姊妹需要关心,步入社会无田无地无居住让我们不放心,我们要担起她父母的责任,呵护她成长。卢洪义对计天来多了一份父爱,计天来称他为“院长爷爷”。 一次家长会,卢洪义发现计天来成绩落到全班24名。他没有批评她,而是在院民会上拿出辞职申请让计天来宣读,当计天来读到“我不适合当这个院长,没有照顾好计天来,使她的成绩下降”时沉思了片刻,把老卢的辞职申请撕掉,当众承诺,要将学习赶上去。那次以后,计天来成绩慢慢上来了,期末考试排到了第9名,中考以611分的成绩考上了修水一中。 本文来自修水网 上高中,计天来的开销也大了,卢洪义领着计天来来到她的娘家——县计生委,后来又到了民政局、教体局,落实了计天来的学费、生活费。作为“家长”,卢洪义经常去学校给计天来送衣物,成了一中的常客,到了操场,计天来的同学会马上叫计天来:你的院长爸爸来了。上高中以后,计天来改口叫院长爸爸了。从院长爷爷到院长爸爸,计天来感受了从未有过的父爱。 功夫不负有心人,计天来如愿以偿跨入了大学校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卢洪义即兴拟对联一副:“欣慰孤儿金榜题名,可见党政恩深似海”,悬挂在光荣院门口。一向节俭的他买来礼炮和烟花,在院里摆了四桌酒席,光荣院着实热闹了一番。 高兴过后,一个问题也摆在卢洪义面前:一年1万多元的学杂费怎么解决。他带着计天来的材料到县计生委、民政局、教体局。没过几天,县计生委王主任打来电话,约他们过去商量计天来读书一事。一见面,王主任满脸歉意,由于出差耽搁了几天。她说:每年资助计天来1万元。这些话说得老卢热泪纵横。 采访结束后,我到计天来的房间看看。墙上挂着几幅计天来画的画,其中一幅《兰草图》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朵兰花生长在岩石缝里,左上方提了《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随手翻开一个笔记本,一首《我的爷爷》映入我的眼帘:爷爷/我要飞向远方……/舞动我受伤的翅膀/在怀念你的幸福与痛苦中/感谢你对我的爱/那渐行渐远的/你的目光/那终有一日/不再清晰的/你的笑容。这首诗应该是写给李星元老人的。看完之后,我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关于李星元夫妇,计天来曾跟卢洪义说过:李星元家的母猪生崽,正值冬天,猪崽被冻得不能动。老夫妇日夜烧炭火加温,把小猪崽抱在怀里温暖。对小猪都是如此,更何况对一个人,多么善良的老人。 修水网 为了更全面地采访计天来,我选择一个周六与她联系,她说:“虽然我是一个孤儿,但是关心我的亲人很多。五岁那年,我去大椿乡敬老院李星元爷爷家,徐奶奶给我织了件毛衣,上面还绣着我的名字,我非常喜欢,至今还保存着。妈妈邓金秀把我当成亲生女儿,一次她打算回家照顾婆婆,后来打雷下大雨,又担心我害怕,走到半路又回来陪我,衣服被雨水湿透了。”这些人跟计天来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在计天来眼里,他们就是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他们的爱浇灌着这棵幼苗成长。 感 谢 信 接到修水报记者电话时,我正在电脑前写毕业论文。报社记者说他想以我的事迹写篇文章,我欣然同意。我也想借此难得的机会向我敬爱的亲人表达深深的谢意。 记得高中语文老师有一次对我说:“你小时候吃了很多苦,以后一定要有出息呀!”我当时回答道:“我小时候过得不苦,您误会了。”这其实是我的真实感受:我从小到大吃得饱穿得暖有学上,最重要的是,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充满爱心,他们对我的关爱和教育使我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想说,我能有今天,都要感谢我的亲人们。 xiushui.Net 我从小辗转于县计生委、大椿敬老院生活,后来到渣津光荣院。至今,我已经上大学四年级了,我的家还在渣津光荣院,那里有我的“父亲母亲”,他们分别是院长爸爸卢洪义,服务员妈妈邓金秀。多年来,是他们在为我的学费生活费奔波操劳,教育我如何为人处事,督促我好好学习,早日回报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