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就是服务。”这对习惯于考试发证、查车罚款传统管理的交警队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服务的路子怎么走?服务的渠道如何通?修水交警积极回应广大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公安交通管理服务模式,在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自2007年起与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开展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保险业务服务站网络建设。开通了一条利民便民之路,走活了一盘管理服务之棋。 xiushui.Net 瓶颈之二:群众申办车管业务难。有的山区群众到县城长达百余公里,到辖区中队也有50余公里,不花一至两天工,无法登记办牌证。为省工省钱,无牌无证驾驶,交警查到了由你,查不到由我。 瓶颈之三:交通管控鞭长莫及。修水辖区有4054平方公里国土、82万人口、下辖36个乡镇、3020公里公路线、7万余辆机动车、8万余名驾驶员。而交通安全管理力量只有74名民警、50名协管员。在管理上往往城市、农村,顾此失彼。边远山区,鞭长莫及,措施难到位,管理有盲区。 瓶颈之四:事故处理执法成本高、社会效应低。由于责任的驱使,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不论等级,交警中队民警必须赶赴现场。往往因路途遥远,到达现场不及时,引起群众的意见,执法社会效应不佳。本来三言两语可以解决的交通纠纷。交警必须兴师动众,专程前往,增加了执法成本。 瓶颈之五:事故理赔不及时,影响了保险信誉。一般交通事故理赔难以及时到位,群众对保险部门产生了动员投保积极,理赔服务“耍赖”的误解,影响了机动车交强险的诚信度。 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五大瓶颈,使交警部门处于服务群众的困惑之中。产生了人民群众对交警服务满意率不高。2006年行风评议中,群众意见尖锐地反映了车管服务、事故处理存在的问题。修水交警分析农村道路交通的特点,解放思想把服务融入管理,积极寻求摆脱困境的突破口。通过马坳、黄坳两乡镇的试点,取得成功经验。探索出特殊环境,特殊布局的交通管理、保险业务服务模式,展现出交警服务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xiushui.Net 科学布局设网点 修水辖区农村人口、农村道路、农村车辆占全县90%,交通事故占全县70%,交通安全管理服务的重点在农村。修水交警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地科学布局交通管理服务网点,大力推广交通管理,保险服务三种模式。 乡镇建站,就近服务模式。对人口相对集中,机动车保量较大的乡镇。坚持乡、镇政府的领导下,以乡镇交通安全领导小组为依托,以交通安全协管组织为基础,建立交通管理、保险业务服务站。由乡镇分管交通安全的领导担任站长,实行一块牌子,两班人马,统一人员服装、统一上岗标志、统一工作程序、统一业务台帐、统一绩效考核。如马坳镇有常住人口3万余人,机动车5000余辆,驾驶人6000余名,省道柯龙线穿境而过,全长20公里,县、乡、村道150余公里。经深入调查研究,在马坳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会同修水人保财险公司,开展乡镇“双站”建设。不断探索交通管理、保险业务同宣传、同操作、同运转的服务机制。较短的时间内,马坳镇“双站”建设达到了人员精悍、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效能显著的要求。 站队合一,履盖服务模式。对乡镇集中,离辖区中队距离较近的平源乡镇,以交警中队为大本营,由中队长兼任“双站”站长,交通协管员、保险业务员为基础力量,建立区域性交通管理、保险业务服务站。如渣津、三都、杭口均为全县境内交通相对发达地区。渣津中队管辖渣津、古市、大桥和水源、余段、石坳、东港、上杉等三镇五乡,常住人口近20万,驾驶员15000余名,机动车保有量13300余辆,辖区内省道柯龙线40公里,辽南线20公里,县、乡、村道600余公里。除东港乡单独建站外,其余三镇四乡交管、保险工作均归属渣津“双站”管辖。这样,充分发挥了交警中队协调作用,辖区乡镇的配合作用和三级协管组织的综合治理作用。 内容来自xiushui.Net 定期上门,沿伸服务模式。修水交警车管所,在积极培育“双站”工作成果的同时,为达到交管、保险广泛性的目标,把目光投向少数往返县城或中队驻地路途远,业务量不大,不宜建“双站”的边远山区乡镇。改进作风,定期深入乡镇、村、组,提供机动车登记上牌、年检年审、机动车投保上门服务。 目前,一种集乡镇政府领导、警区民警、交通协管员、保险业务员“四位一体”模式的15个“双站”遍布城乡,编织成一张覆盖全县36个乡镇的交管、保险服务网络。修水交警、保险部门把“双站”设施建设,摆在营造温馨服务环境的重要位置上,确保设施建设到位。保障了15个“双站”有房子、有牌子、有章子、有监督台、有业务工作台帐,购置了办公桌椅、饮水机、微机等必备办公用具,落实了工作人员统一服装、统一佩戴标志,不断夯实“双站”基础,提升服务群众的规范优雅的服务环境。 优化服务显绩效 随着“双站”建设的全面推进和不断完善。推动打造了交管、保险服务型品牌,促进了和谐警民关系创建,促进了机关效能建设,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多元化“双站”建设,警民关系由疏变亲。随着15个“双站”工作的有序开展,解决了交通安全宣传到位难、交通事故报警难、车管业务办理难、保险理赔落实难的“四难”热点问题,实现了宣传教育经常性,出动现场及时性,交管、保险服务的有效性。群众对交警、保险服务发展的实际行动评价高了。马坳站工作人员戴力群,经常深入村、组开展巡回宣传,深入学校、集镇办交管、保险宣传栏。每逢突发恶劣天气、老戴带领马坳“双站”工作人员及时开展路面巡查、管控,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协管队长”。黄坳站工作人员龚汉海,今年上年成功调解轻微交通事故8起,做到了轻微事故不出乡站。4月18日该乡发生一起摩托车将行人绊倒,致摩托车右后视镜损毁、行人雷某肘关关节皮肤擦伤的轻微交通事故,伤者亲友30余人与肇事者发生纠纷,一起聚众行凶案件一触即发之际,双站人员龚汉海及时赶到现场,划分责任,调解赔偿,有效地化解了矛盾,制止了一起由交通事故可能引发的刑事案件。“双站”工作人员犹如交警、保险的形象使者,以实际行动拉近了警民关系,营造了社会和谐。 内容来自xiushui.Net 社会化管理,交通安全隐患由多变少。“双站”建立后,各乡镇摩托车、农用车注册登记和驾驶员考试发证、交强险投保率逐步提升,乡村道路危险路段的整治得到进一步落实。“双站”工作人员在乡镇政府的支持下,会同各村交通安全义务协管员开展机动车调查摸底,隐患险段排查,协调路权单位落实隐患整改。今年以来,机动车上牌、驾驶员领证和交强险投保率分别达到了90%以上。乡村道路增设交通安全警示标志276个,建设限速板91块,整改危险路段93处。 诚信化服务,群众满意度由低变高。过去,往往因两证办理和传递不及时的问题,引起群众投诉。全县建立“双站”后,工作人员对群众机动车管理业务就近集中免费代办,实行登记、选号、投保、领证、传递一条鞭服务。今年以来,全县“双站”共为群众代办摩托车注册登记3530辆,代理驾驶人换证2963人,农村机动车交强险同比增长25%,方便服务了群众。群众对交警队伍反映良好,社会各界对交警、保险服务工作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本文来自修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