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初始,我县开展农村交通管理服务站及保险业务服务站建设。两年来,“双站”通过延伸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触角,不仅方便了农村群众,而且有效预防和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双站”服务进村入户 积极探索突破服务瓶颈 “以前,我们办理摩托车驾驶执照要到县城,来回需要一天时间;现在我只花10多分钟,就在家门口的服务站办好了相关手续,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古市镇居委会十七组村民熊远庆高兴地告诉记者。熊远庆所说的“服务站”,就是县公安交警大队8月初在古市镇建设的“交通管理服务站、保险业务服务站”。建站仅两个月时间共办理摩托车驾驶证38个,摩托车和农运车挂牌58个,调解轻微交通事故3起,办理保险业务缴费2万余元。 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我县具有边远山区多、丘陵平原少、人口密度不均衡的特点。一些农村机动车主认为只要“方向把得稳、刹车调得准、马达打得转,登记保险花钱又费工,何必上牌领驾证”,机动车挂牌、驾驶员领证、交强险“三率”不高。针对这一现象,县公安交警大队从突破服务瓶颈上着手,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农村,争取地方党政支持,与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开展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保险业务服务站网络建设。 修水网 渣津镇石门村距县城近70公里。该村八组村民冷芬水两年前就买了一辆摩托车,因到县城挂照保险麻烦,一直以来骑着“黑车”外出。古市镇“双站”建成后,他到距家仅10公里的“双站”办理了驾驶证、车牌和保险。他说:“其实我一直想把一切手续办好,省得东躲西藏的,这下好了,服务真是到家。” 联动机制打造服务平台 在“双站”建设过程中,县公安交警大队出主意、定措施,对人口相对集中,机动车保量较大的乡镇,以乡镇交通安全领导小组为依托,以交通安全协管组织为基础建立“双站”。各乡镇对“双站”建设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支持。 马坳镇有常住人口3万余人,机动车5000余辆,各类驾驶人员6000余名,省道柯龙线穿境而过。该站工作人员戴力群经常深入村组,宣传“双站”工作。马坳镇党委、政府对“双站”给予积极支持,镇政府给“双站”添置办公用品,每逢重大交通宣传活动时,还安排经费资助。不到两年,“双站”在全镇各村组和主要街道安装交通宣传栏50余块,散发宣传资料2万余份,到中小学校开展安全知识讲座10次,开展大型交通安全宣传4次。今年初,“双站”还在县民政局争取资金1200元到5户因交通事故返贫的群众家慰问。黄坳站工作人员龚汉海在做好站内其他工作的同时,还积极调解辖区轻微交通事故,今年共调处了8起事故。今年7月24日,武修线太阳升镇地段发生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太阳升“双站”工作人员董茜林第一个赶到现场,维护秩序,指挥抢救伤员,直到三都交警中队和县大队民警赶到。 内容来自xiushui.Net 加强管理完善服务功能 为切实提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方便群众办理有关业务,县公安交警大队本着“稳步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做好“双站”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将交通管理服务下放到“双站”,做到既按规定办事,又方便群众。要求“双站”实行24小时全天候上班,对“双站”工作人员开展以交管、保险宣传、车管业务服务、事故调解处理、保险业务扩展和事故理赔知识为内容的培训。交通民警和保险骨干力量深入中队和乡镇,对“双站”业务工作予以指导示范。 在抓好管理的同时,还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今年6月,渣津“双站”工作人员专门从九江市邀请专业文艺力队到渣津作宣传演出。“乡亲们,听我言,说说出行讲安全。一旦上路无小事,遵守交法莫冒险……”一个个节目让观众懂得了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双站”负责人马仁茂说,通过宣传,群众交通安全和保险意识明显提高,交通违法现象明显减少,农村保险覆盖面明显扩大,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今年以来,全县25个“双站”共为群众代办摩托车注册登记1130辆,代理驾驶人换证963人,农村保险业务同比增长15%,机动车保险率增长了五个百分点,协助处理交通事故83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