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在竹坪乡陈家自然村新农村建设点看到,经过环境整治,全村绿树成荫、村舍整洁,村头村尾看不到一点生活垃圾。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不仅反映在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水平上,而且体现在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上。在农村,大部分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无人管理、无序堆放的现象严重,不仅影响了农村形象,而且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存环境和村民的身体健康;由于缺乏长效管理机制,新农村建设点的脏乱差现象也出现了反弹,严重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引起了人大代表们的极大关注。不少代表纷纷建议,制定出台具体措施,解决农村垃圾污染问题。 为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变农村面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人大代表建议,修水县政府成立了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于今年7月在全县启动了农村环境整治(垃圾处理)工作。 县农村垃圾处理主要采取两种模式:一是填埋方式。近郊的农村采取“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在垃圾场填埋”;偏远村庄采取“户收集——村小组简易填埋”二是“二加五”模式。以自然村为单元,在理事会的组织带领下,由农户和保洁员两个主体,用作沼气投料、入窖沤肥、回收利用,集中就地焚烧或入炉焚烧,用于本村庄和农户填埋、回收或铺路垫底等五种方法,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 HULING 农村环境整治(垃圾处理)工作做到与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农村沼气开发利用、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强化设施保障、突出农民主体、精心选择模式、加强集镇管理五项措施,实现农村垃圾处理有序化、装备化、组织化、规范化、示范化。通过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三至五年见效的方法,使全县各乡镇政府所在地与新农村建设点全面实现“六个没有”(即:农民房前屋后基本没有零星垃圾,农户庭院基本没有随地流淌的污水,村间、集镇基本没有散放的垃圾,库塘水面基本没有漂浮的垃圾,村间道路基本没有裸露的人畜粪便,公路沿线基本没有散落的塑料垃圾)的目标。(余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