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部分农村,“读书无用论”正在一点点动摇着传统的教育信念。 江西修水县四中校长徐亚平近日称,他统计四中毕业生的职业分布,发现大学教育的光环呈“向下走”趋势,“上世纪80、90年代读大学的学生,毕业后都发展得非常顺利,可以说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但2000年以后毕业的大学生,事业差距就很明显。” 这种变化的根源之一,是高考中普遍存在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重点高校分布差异等三大差异。 比如,目前正式公布的39所“985”重点高校,严重不成比例地集中在大城市,江西等13个省区一所也没有。而每年进入这些重点高校的新生中,农村生源在2009年的比例仅为30%左右,且有减少趋势。 在这背后,是出生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寒门学子,想考上名校的几率低于大城市考生的几十倍,统计数字发现这一几率最高甚至相差288倍。 在江西修水、云南洱源等地区,近年均有部分高中生放弃高考,转为出去找工。 “知识不再改变命运”? 2012年高考前后,一些有关高考差异的研究数据相继公布,每次几乎都引起社会关注。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6月底,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公布研究课题“大学招生与宪法平等”的结果称,以北京大学为例,北京学生考上的几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是广东考生的37.5倍,是贵州考生的35.4倍,是河南考生的28倍…… 高考真的公平吗?截至目前,尽管学界与舆论对这一议题的讨论尚缺共识,但早报记者走访江西、云南等农村地区,发现“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育信念正在一点点遭到蚕食。 修水是江西省唯一的国家贫困县,该县第四中学的校长徐亚平统计学校毕业生职业分布后,发现2000年以后的大学生相比上世纪80、90年代的大学生,事业差距很明显。 徐亚平强调,农村家庭对类似的趋势和差异非常敏感,“只要一发现读书不再像以前那样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农民很快就会让子女到技校学手艺,或者出去打工挣钱。” 这一情况也出现在几千里之外的云南洱源。如今,洱源每年都有很多年轻人前往沿海城市务工。每逢春节,这些20岁出头的务工者返回家乡时,他们光鲜的着装、阔绰的花销、身上各类时髦的电子产品等,总能在同龄人中激发更多的外出务工热潮。 尽管很多外出务工者缺乏可持续发展前景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但这条道路却似乎比寒窗苦读,更直接、有效。“高中加大学就要7年时间,还不如出去打工存钱,回来盖房子讨老婆。”云南洱源县一名村民说。 内容来自xiushui.Net 高考是否应向农村倾斜 “我希望大学招生能够更多向农村倾斜。”江西修水四中的校长徐亚平告诉早报记者,“现在农村学生考好大学很难,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更少。如果大学能够在招生名额上有倾斜,农村学生才愿意回到教室。” 类似的呼吁并非只有徐亚平一人。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张千帆曾抱怨:“先前有些地方的重点院校,像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本地招生比例都超过50%,甚至有的达到百分之六七十,这叫什么国家大学?后来,教育部规定(本地生源)不能超过50%,现在达到了。但教育部2008年又规定过30%(的比例),现在还没有达到。” 越来越多的局部数据也表明,农村学生在高校中的数量比例正在滑落。据新华社报道,2011年高考录取的学生,农村生源约占30%,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则不到两成。 张千帆呼吁:“我们主张用10年时间,把本地生比例控制在10%。” 不过,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回应称:“第一,中国的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经费的一部分是地方拨款,它们当然倾向于照顾本地生源。第二,现代教育资源又是相当不均衡的,有些地方录取名额与考生人数之比可达到百分之七八十,但有些地方只有百分之一二十。” 本文来自修水网 国家着手解决高考不公 高考录取制度改革尚需讨论,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形成共识,即破解中国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还是解决当下社会的不公现状。 “客观地讲,学校里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首先是城乡差距。过去城乡差别没有这么大,近些年来有增大的趋势。”葛剑雄说,“教育要努力缩小这个差距,但要从根本上消除差距,只靠学校是办不到的。” 事实上,中国的教育界已经着手解决教育中的不公平。 今年,国家首次在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行了定向招生计划。72所中央部属高校在21个省区的贫困地区录取了学生约3000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东部省市的151所省属一本高校录取学生近7000人。初步统计,在这约1万人的新生中,超过70%的学生是农村生源。 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8所高校,自主录取农村学生就超过200人,农村户籍考生比例在自主招生中首次达到了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