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央文明办、公安部部署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列举了“六大交通陋习”和“六大危险驾驶行为”。道路交通的现实中,的确不乏为赶时间,拼命往“空处”挤;左穿右插,随意并线;单行线上,逆行无忌;霸王上路,超速行驶;红绿灯前,肆意闯关等现象。修水辖区龙年春运期间等级以上交通事故直接原因属乱行乱停的占20%,超速行驶的占80%,无序行车是造成交通堵塞的主要因素。种种不文明交通行为严重影响着交通秩序,成为交通安全事故和交通拥堵的诱因。深层探讨交通陋习和危险驾驶,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道德缺失。因此,对驾驶员交通安全学习教育,要突出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 社会各行各业,为官者当有“官德”,经商者当有“商德”,救死扶伤者当有“医德”,开车者当然也应讲究个“车德”。 一、“车德”非“他德” 谈起“车德”,多数人会说自己都已做到,只是偶有违规。殊不知同样的问题自己偶尔“失德”,即使没有造成事故,周围的人也能感受到。你“失德”,他“失德”,违反车德的问题就会成为司空见惯的普遍现象。因此,要律人,先律己,“车德”的问题不仅是他人的事情,更是每个驾驶人的事情。 xiushui.Net 二、“缺德”则“损德” 每当一起死亡或伤残事故发生后,目睹现场惨状,路人无不发出“损德啊!”的感叹,这是对“不文明”行车行为最严厉的鞭笞。“不文明”是“缺德”的代名词,“缺德”交通行为酿成的苦果数不胜数。譬如酒后开车,“饮酒”本是生活习惯,酗酒也属生活小节,然而酒后开车,却不只是头昏脑胀的个人身体不适,危及的是自身和不确定他人人身安全的大事。又如客运超载,收到的是个人蝇头小利,潜伏的可能是群死群伤的恶果。再如,为了一己出行方便快捷,不惜逆行取“捷径”,若逢车多路窄,道路就可能因自己一时的“缺德”行为而“瘫痪”,造成更多人的行路难。不经意的“缺德”行车,看似小事,实际是损人害己的大事,尤其它离事故并不遥远,付出的可能是害人损己的代价。 三、“有德”必“有得” 诸如“机动车让行人”、“经人行横道应减速行驶”、“拐弯让直行”、“晚间会车须变近光”等许多知识,既是众所周知的道德常识,更是法律规定。如果说车让人,体现时代文明进步,那么,车让车就折射出一份和谐安宁的社会秩序,更展示了驾驶人道德文明形象。遵守“车德”,不仅守住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线,更是对自己、对家人、对别人生命的尊重。行车“有德”必然“少忧”,“禀德”行车将得到平安、收获和谐、享受幸福。 HUL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