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集电视专题片《秋收起义》终于由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投入拍摄,我作为该片的文学本作者,颇有一些感受。 10年前,在筹办秋收起义70周年纪念活动时,记得时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晨峰曾说:如果今后有谁写部反映秋收起义的电视片上了中央台,那就真是为宣传秋收起义伟大革命精神立了功。当时我暗暗产生了写作的念头。2001年7月,我到杭州出差期间,又接到县委领导的电话,要我赶到北京去请肖克将军题词,并明确要求题写“秋收起义在修水”我即飞往北京,见到肖克将军。说明来意后,将军欣然命笔,写下了遒劲而又秀气的七个大字“秋收起义在修水”。从这时起,我便暗下决心写一部“秋收起义在修水”的电视,计划在“退线”后即动手。然而事不饶人。“退线”后,又受邀请整理修改《渣津镇志》,接着,《修水报》原总编辑李宗裕老师的回忆录《青丝白发录》一书要我为之编辑,足足占了一年多时间。此时,秋收起义80周年即将来临,时不我待,我横下心来做写作的前期准备。从2005年秋开始,在大量的革命史料中去寻找素材。九江市、庐山、修水县图书馆、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以及安源、文家市、三湾、井冈山等地的革命纪念馆为我提供了大量丰富资料。加上我曾于1977年与匡一点先生合作写了大型戏剧《幕阜惊雷》,1987年和1997年两次担任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展馆改版的主编,对秋收起义史实有熟悉和了解的基础。当时考虑,写故事片的话,已有潇湘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秋收起义》。唯电视专题片尚无人动笔,而电视专题片能更真实地反映秋收起义的史实,更有利于再现真实历史,更好地宣传秋收起义伟大革命精神。于是决定还是写成电视专题片。 修水网 经过几个月的昼夜伏案,到2006年6月4日,10集电视专题片《秋收起义在修水》文学本初稿完成。当日,即与省电视台有关业务人员联系后送往南昌。编辑们看后,都认为基础很好,因属于重大题材,必须报省委党史研究室审查批准,由他们负责送审。回修水后,向李晨峰县长作了汇报。李晨峰随即向到任不久的程利民书记作了汇报。市委常委、县委书记程利民,县长李晨峰,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郑阶富等领导十分重视并表示大力支持。随后县委副书记熊颖,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广松亦十分关心和支持,分别约我谈话。同年7月中旬,省委党史研究室审查通过的批复下达后,县领导要求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省电视台理论文献创作室张主任听了我转达县领导的想法后,当即表示愿乘她到北京出差的机会到央视去联系,帮忙牵线搭桥。得知我在写这个本子,许多领导、朋友、老同事尤其是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的同志都十分关切。 9月13日傍晚,我突然接到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创作部领导打来的电话。他告诉说,文学本基础很好,要我尽快赶到北京面谈。县领导当即派县电视台荣年生台长与我同行。次日即飞北京。在北京,拜访了军事教育部主任徐晓宁,他就文学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一是将10集合并为6集,每集22分钟,全片长度132分钟;二是片名改为《秋收起义》,以便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当然,写作重点可以不变; 三是进一步突出党指挥枪,凸现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返回修水后我们向县领导汇报。县政府在第111次常务会上列出专门议题讨论后报县委常委会审议批准。将摄制6集电视专题片《秋收起义》列为我县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点项目,并成立了以熊颖副书记为组长,以宣传部长李广松、副县长汪祥荣为副组长的专门工作组,具体负责筹拍工作。 HULING 去年12月16日,徐主任专程来修水实地考察。随后与县委、县政府签订了联合摄制协议。之后,军事节目中心完成了专家评审、申报立项等一系列工作,并将该片列为2007年度重点项目之一。就这样,一部以工农革命军军旗诞生和率先升起为主要内容、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为主线,全景式反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电视专题片投入了拍摄。预计今年八九月间在央视播出。 《秋收起义》的拍摄,凝聚了许多领导的关心。修水县委首任县委书记、长征老干部、原轻工业部纪检书记梁定商,县委首任组织部长、长征老干部、原国家水产总局副总局长肖峰以及在北京、上海、南昌等地工作的领导、专家、学者相继发来贺电,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远秀等曾在修水工作过的领导都寄予关心和支持,为拍摄筹备工作而倾注心血的各级领导、专家都付出了心血,我的朋友、同事们都给予了帮助和关心。尤其是徐晓宁主任(现为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电视节目学会秘书长)亲自担任该片总编导,军事教育部副主任邓新力担任执行总编导,更是十分难得。借写此文之机,我谨以本片文学本作者的名义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秋收起义》投入拍摄的人们深表谢意! (作者系修水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原局长、国家高级编剧) 本文来自修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