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屡屡从江西修水县传来扩建茶园的消息,至3月底,又“新增茶园6000多亩”,占2006年年度计划的60%。 虽不是什么大事,可要在今年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6000多亩的茶园种植计划,并不是那么简单,这个传统的产茶大县,在经历了近几年的励精图治后,是否已开始进入了新一轮的加速?为此,记者又走进了修水。 “分户、造册、摸底”的意外收获大椿乡是修水历史名茶“双井绿” 的主产区,也是近年来发展茶叶生产最快的重点乡镇。自2002年开始,在恢复了原有800亩茶园的基础上,又每年新增茶园1000多亩,现已有茶园5000多亩,是修水“万千百十工程”的示范区。 大椿乡位于修水县西北边陲,与湖北崇阳县大源毗邻,全乡面积148平方公里,人口19000多人,耕地11520亩。长期以来,受交通、信息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以致外出务工人员要占全乡总人口的20%,占青壮年劳力的80%。 随着近年来茶产业的发展,茶农们原有的那种茶园零散、管理各行其是的经营模式已开始不适应现代产业的要求,要求联户种茶、扩大规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可是各村集体所有可供种茶的荒坡、荒地却在逐年减少,而另一方面,许多农户名下仍有不少农业学大寨时期遗留下来的难以耕种的荒地、荒坡。 本文来自修水网 为此,乡茶叶领导小组针对全乡有许多劳力在外务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分户、造册、摸底,自愿、有偿流转”的加快土地流转的工作思路,并抓住今年春节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家的有利时机去走访农户。 而令当地干部始料不及的是,“分户、造册、摸底”之后,许多农户跟茶农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价格竟是良田100元/亩·年,山地2元/亩·年。 大港村村民、种茶大户吴文章、吴文华告诉记者:“以前,乡里也在宣传,大家总觉得种茶离自己有点远,‘分户、造册、摸底’一搞,摸请了家底后,当然会支持。至于这点流转费,只是意思意思。” 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分户、造册、摸底”不仅摸清了全乡的土地现状,也把政府为何要搞茶产业的意图面对面地告诉了每一个农户。短短两个月,全乡就完成了新建茶园1000亩的全年任务。 为别人种茶戴老汉拆了自己的房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和边远的山区县,之所以能有如此活力,短短几年,就在强手如林的产茶大县中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其主要原因,即是振兴茶产业已成了全体修水人的共识。 上杭乡曾是修水茶叶的主产区,历史上最高峰时种茶面积有27000多亩,年产茶叶2000多担,可是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地的茶产业急剧下滑,一度陷入困境。至2002年,全乡仅剩下老化茶园60多亩。 内容来自xiushui.Net 为重振旗鼓,乡政府根据境内宜茶荒山、荒坡较多的特点,提出了“大户、联户成片开发”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地推进产业开发。 上杭乡十二坊村村民周衍德、孔祥亨、陈荣贵三人,合资在上杭乡双鄄村一个名为东谷潭的山凹里,新建了1000亩有机茶园,还打算修一条能通车的土路到茶园去。可是,苦于资金不足,途中有两个水沟饶不过去,却无钱买涵管。乡政府和县茶叶办得知后,各出资2000元为他们买了涵管。 没想到,通车那天,家家户户竟像过节一样,特意把县茶叶办和乡政府的人请去,买了鞭炮来庆祝。许多村民都说:“祖祖辈辈不能通车的小山凹,如今也沾了种茶的光。” 村子里有一位60多岁的老汉戴定财,为方便这条路从村子里通过,还亲自动手拆掉了自己仍在居住的房子,惟一的补偿要求,只是让周衍德用挖土机给他整理出一块房子地基。 记者在双鄄村找到了这位为别人种茶而拆了自己房子的戴定财老汉,他告诉记者:“种茶、修路都是好事,拆了房子也乐意。” 种茶和买涵管修路、农民为别人种茶而拆房,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可是贯穿其中的,始终是他们在发展茶产业进程中所坚持的“以民为本,茶以载道”的价值取向,以及这种价值取向在干群之间所产生的良性互动。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让穷人家的孩子有一个学茶的机会随后,记者来到了修水县职业学校,这里是全国有名的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其校长由李晨峰县长亲自兼任。为能给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后备人才,2005年,该校开设了2个免费就读的茶叶中专班,来自全县的100名农家子弟在此求学。 茶叶2班15岁的女学生邓宜燕,来自黄沙镇下朗田村,家里现有3口人,2004年父亲已因心肌梗塞过世。家中有4亩多责任田,妹妹还在念初二,目前姐妹二人在校的生活费完全靠亲戚接济。 下朗田村村支书刘维彩告诉记者:邓宜燕父母都有气管炎、哮喘病,身体一向不好,基本上干不了活,他父亲去世后,家里还有债务近3万元,生活全靠大家接济。村里的情况也不好,主要是出去打工,人均收入只有1430元。不过邓宜燕读书很争气,每一次考试都在前几名。 据了解,在茶叶中专班里,像邓宜燕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而读不起书的穷孩子,几乎是百分之百。 修水县县长李晨峰认为: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修水有许多穷人家的孩子都很有天分,政府能尽量给他们一个学茶的机会,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有一个谋生之道,以适应今后社会的发展。 据刘余印副校长介绍,职业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扶贫工程和经济发展工程,像修水这样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要改变家乡的面貌,需要更多的实用型人才,靠外面引进很不现实,都是“飞鸽”牌。为此,自2005年开始,县政府每年拿出50万元资金,开设茶叶、蚕桑等五大农业支柱产业的中专班,学杂费、住宿费、甚至保险费全部免,学生除自己吃饭以外,不交一分钱。成绩优秀者还有一定的奖励。 修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