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内容来自xiushui.Net
9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中,就有300多人因裁员先后返回家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际金融危机给农民工带来的冲击,令修水县马坳镇黄溪村的父老乡亲备感困惑。然而,短短4个月过去,全村人不仅就地寻求到了就业岗位,而且收入大大高于外出务工的报酬。 修水网 刚上任的那几天,他把“本田”私家车停放在公司院落,改骑摩托车往返距离公司约4公里远的黄溪村,用自己养猪发家致富的经历,动员农户利用闲置房屋发展养猪。他向村民承诺:公司包猪种、包饲料、包技术、包防疫,统一销售,饲养一头生猪只需3个月时间,每头猪纯赚200元,高出部分80%归农户,低出部分由公司补贴。 徐万年在村民心中具有极高威望。18年前,他在这个村当过党支部书记,后来因工作成绩突出提拔为副乡长,再后来又辞官下海办企业。他的一席话点燃了村民心中致富的希望。村民们纷纷行动,清理闲置房屋,领养猪种,运输饲料等。而此时的老徐也更显忙碌,他起早贪黑跑养殖户家,又是教喂养方法,又是教防疫知识。到去年农历年底,全村30%的农户都办起了家庭养猪场,多的五十余头,少的也有五六头。 如今,黄溪村渐渐由传统的劳务输出村变为养猪专业村,返乡农民再也不为找不到打工岗位而犯愁了。28岁的方云辉从浙江打工返乡后办起了规模养猪场,存栏生猪30多头。目前,老徐又为他担保贷款6万元扩建猪舍,预计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 利用当地资源,动员农户购买农耕机、插秧机、挖掘机、农用运输车,徐万年个人担保贷款百万元 本文来自修水网 “省委苏书记问我,返乡农民工失业怎么办?我说:除发展养猪之外,动员他们买运输车,买农机具,由我担保贷款。”说起苏荣书记深入修水调研,老徐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这是徐万年为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又一个“金点子”。他知道,黄溪村位于悠悠流淌的修河之滨,三面环水,一面环山,距离县城远,交通运输一直比较落后。但当地砂石资源丰富,如果采取“农户自己凑一点,政策补贴一点,担保贷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动员村民购买农用运输车等农机具,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而且能使河滩砂石变为财富,开挖出一个潜力巨大的就业市场。于是,他说服家人,用自己的银行存款作抵押,为所有愿意购买车辆的村民贷款。 “用自己的钱作担保为村民贷款,这在黄溪村从来没有过,万年真是个了不起的人。”54岁的方康贵说起这件事至今难以忘怀。他第一个动员侄子方国华由老徐担保贷款一万元,购买了一台农耕机和一台插秧机。他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耕机一天可耕田10多亩,每亩工价100多元,几十天就可赚回本钱。慎新华曾在浙江某企业从事机械加工,每月赚2000多元,去年裁员返乡后到河滩上挑砂石,不仅又苦又累,而且赚钱很少。就在前不久,老徐为他担保贷款5万元购买了一台小型挖掘机,从此机械挖砂,手工筛砂,10多天时间就赚了3000多元。他说,徐书记真是帮了我的大忙,机械挖砂既轻松又赚钱。 HULING 村委会主任方小华介绍,到目前为止,徐万年已为村民担保贷款100多万元,全村购买农用运输车25辆,农耕机、插秧机8台,挖掘机、装载车3台。 修公路、砌水渠、建电站,利用山地招商办厂,实现乡亲们不出村就能发家致富的梦想 这些年来,村民外出务工虽然赚了些钱,但往往顾不上农活和照顾家人。能否让村民既能在家种好田也能打工赚到钱呢?这是徐万年担任黄溪村党支部书记后,时刻记挂在心的一件大事。为此,他把公司和合作社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则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村里的工作中。 为摸清村情民意,找准发展路子,他逐家逐户上门了解情况,在全村14个村民小组分别召开了民情交流会,发动全村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村“两委”制定了黄溪村三年发展规划,确立了村级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思路。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徐万年想到了水利设施。由于年久失修,全村1300多亩水稻田半数以上旱涝不保,产量逐年下降。于是,他组织各村民小组分段包干,每组负责200米以上,村民投工投劳,采购砖块、水泥等材料的资金由他垫付。徐万年更想到了要致富先修路。3公里长的村级公路路肩需要铺设,6条组级公路路面需要拓宽。徐万年带领大家日夜苦干,不到两个月的时间,3000多米长的新水圳建成,村组公路也畅通了,同时,新开的4条机耕道也在阡陌田野上延伸。 xiushui.Net 黄溪村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完善的公共设施,徐万年敬业富民的可贵精神,通过外出打工人员的传颂,深深感染着一些投资者。开发荒山项目的来了,修建电站的来了,种植无公害蔬菜的来了,办编织袋项目的也来了。据徐万年介绍,目前已有4家企业与村委会签订了意向性投资开发协议,意向投资资金超过6000万元。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不仅能满足本村人在家门口就业,而且还能吸纳附近村庄的富余劳动力就业。远在浙江温州经营皮革项目多年的方绪凡是黄溪村人,他得知家乡的变化,也把项目搬回了家乡。现在他正在新建厂房,价值17万多元的设备材料也已运进了村。他告诉记者,第一期工程不久后就可投产,能安排50多人就业。 本报记者江河 xiushu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