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修水网 问:“您没有受过美学教育,是否您画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劳动”。 答:“我不认为这样,我自由得很,很多美学家是我朋友,如朱光潜,他送我的书,只看了几页就不看了”。 问:“您怎样为自己定位,并认为自己对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 答:“我是一个普通劳动者,没什么推动作用。” 问:“您的画非常有个性,已成一代大家,请介绍一下您的成功经验。” 答:“把该画的画上去,把不该画的不画上去。” 问:“黄老您现在八十多岁,如果不能返老还童您怎么办。” 答:“我怎么知道?我活都不怕,还怕死吗,文化大革命把我锻炼得很坚强”。 问:“湘西凤凰作为一个文化产业,您怎样看法。” 答:“我不知道文化与产业有关系,我不懂。” 问:“深圳与凤凰相比,在民族文化继承上应怎么做。” HULING 答:“这是盐与糖的关系,深圳不要学凤凰,凤凰更不要学深圳。” 问:“您与其它作家艺术家相比,您觉得该怎样评价自己”。 答:“我经常与文学界的朋友开玩笑:‘您们只会写文章写诗,我又会写文章又会画画。’这没什么不对,骄傲是浅薄,谦虚是虚伪。” 问:“解放后您受过委屈,对您有没有影响”。 答:“打个比方,当年党像是一个农村妇女背着一个行李包,去赶社会主义的火车,我就是他的孩子,跟在后面。我是小孩子走不快,慢慢就掉队,我还不理解妈妈,吵着要冰棍吃,妈妈就走过来说我不懂事,打了我一个耳光,把我打哭了,我虽然委屈,但我还是一路哭一路跟,赶上了火车。几十年来,知识分子虽然受过委屈,但对党从来没有变过心。” 问:“哪本书对您一生产生了影响。” 答:“是很多书,一本书影响不了我。” 问:“现在很多人不读书而是上网,对此有何评价。” HULING 答:“很好,网络什么都有。胶鞋皮鞋开始流行时,很多广州人担心听不到木履声,听不到才好,否则还影响别人呢。” 黄永玉先生就是这样,他语言朴素没有雕琢,胸怀坦荡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正直与良心。在陈寅恪先生骨灰迁葬庐山一事上,根据张求会《国学大师陈寅恪魂归故里》一文介绍,也可见到黄永玉先生的处事风格,黄永玉先生从《陈寅恪的家族史》一书中得知,陈寅恪骨灰一直存在广州,根据陈寅恪的遗愿很想迁杭州,其父陈三立其兄陈师曾墓也在杭州,种种原因无法落实,陈氏姐妹退而求其次考虑迁庐山故居,但一直没有着落。黄永玉先生知道后,积极与陈氏姐妹联系,以七十多岁高龄,几度往返于北京、广州、南昌、庐山等地,亲自找到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签字,找到江西省的有关单位落实此事,先是九江一位领导不同意出资十八万元建纪念馆,后来同意了又适逢国家明令禁止在风景名胜区大兴土木,再后来是在陈寅恪墓碑上署名未达成共识,有关方面称陈寅恪既不是英雄也不是烈士,署江西省人民政府名没有先例可行。庐山方面强调困难,庐山是世界文化遗产,景观不容破坏,也不得出现新的墓葬,在月照松林安放骨灰存在违反规定。黄永玉先生极力反对署政府字之类,认为太俗,“陈先生不需借政府来立名,反倒是政府要借陈先生来扬名”。还说“看世上还有没有为这件事出些真力气的人!”这就是耿直的黄永玉先生。 修水网 几经周折终于在中科院庐山植物园的的大力帮助下,陈寅恪先生夫妇骨灰终归在植物园入土为安,还有早些时候安葬在此的园艺科学家、庐山植物园创建人、亲侄陈封怀为伴,也算是实现了陈寅恪先生的遗愿,墓碑上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出自黄永玉先生手笔。陈寅恪先生夫妇安葬庐山时正值03年6月非典病流行期间,落葬之时规模受到限制,但全国各大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南方一家报纸报道陈寅恪先生迁葬庐山的情况后,发出了“岭南从此没有大师”的凄美长叹,流露出岭南知识界对陈寅恪先生离开广东的惋惜与无奈。我们一些老表的思维方式和办事效率有时真令人费解,陈寅恪先生是什么人?一代大儒,是前不见古人后难有来者的国学大师,是江西的骄傲,是江西人民魂牵梦绕的游子,为什么就不能特事特办?如果没有黄永玉先生等热心人,如果庐山植物园不隶属中国科学院,陈寅恪先生夫妇现魂兮何处真难设想。 黄永玉先生的演讲是十二日下午二点半在深圳大剧院音乐厅举行,我提前一个半小时以为是早的,谁知有很多人已经提前来了,作为一个修水人、一个江西人,对黄永玉先生又敬重又感激。第一陈寅恪先生迁葬庐山历史价值对江西而言重大。二是我与陈封猷先生、陈美延老师、陈小从老师、陈钢和陈铟都有交往,凭着与陈氏后人的友谊我为能见上黄永玉先生感到高兴。我在想着办法接近黄老先生,争取留张合影。于是我堂而皇之的坐在了嘉宾席上,拣了个认为可能与黄永玉先生最近的位置,好在我气定神闲,有幸没有受到驱赶,工作人员很礼貌送给我资料与微笑。黄永玉先生来之后,我拿着相机不断变换着位置,与一帮记者一样忙碌,人家也搞不清我是哪路神仙。但没有想到对话刚结束,在主持人还没有讲结束语时,黄老突然起身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仓促离开,并迅速把门关上,把一大批等着签名的人挡在里面,他是总结了前一天在书城太过热闹的经验而采取的应对方法,大家措手不及,也使我的处心积虑泡汤。 内容来自xiushui.Net 没有达到合影的目的没什么太多的遗憾,能听一场黄老的精彩演讲我还是觉得很知足,不是在深圳,别说想着跟他照相,就是想见他一面都是妄想,感谢这座胸怀宽广的城市,给予了我这么一个机会。(卢曙光2006.11.21) 内容来自xiushu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