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九江文物爱好者在修水庙岭乡境内进行文物考察时,发现了一座距今127年清光绪年间建造凉亭和一块石碑亭记;距今约176年清道光年代古道——重修庙岭青石古道,其百年凉亭、重修古道和石碑亭记为一体系列文物的发现,佐证了青石古道当时过往商贾络绎不绝,贸易繁荣昌盛之况,为研究修水古道建设、交通往来、物产贸易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A:凉亭:侵淫百年风雨,依然巍然屹立 在修水县庙岭乡安峰村大岭东西分水岭之巅,有一栋由石块垒叠而建的碧云亭石室一间。虽距百年之久,屋顶瓦片只留下少许,但仍屹立山峰之巅、风口之处不倒,虽有青瓦残缺,但整体完整,实属罕见。 碧云亭坐东朝西,长5米,宽3.2米,占地面积30平方米,四周墙体用大小不一石块砌成,东西两向两头圆拱石门,两侧墙壁镶嵌石碑,其左侧开设了两个石窗,供隔壁递送茶水之用,两个石窗中间设有一块捐赠芳名石碑,右侧墙壁上镶嵌有两块石碑,石碑上刻有“碧云亭记”,记载了捐款建设、碧云亭之名之来由,一块为同姓氏捐赠芳名石碑。亭内设石制条凳六条,为方便途经此道的商贩休息、纳凉。 xiushui.Net 修水县黄庭坚纪念馆工作人员黄本修介绍说:古凉亭,是古代官道上供行人休息的,一般建于前不靠店、后不及村的位置。在以前商贩肩挑脚行的时代,凉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供行人歇脚挡风避雨的建筑,凉亭还有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就是行人和历代文人在小憩时会在墙壁上留下点“墨宝”,凉亭最具民本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建筑之一。 B:古道:历经弥久沧桑,至今保存完好 庙岭古道位于九江修水县庙岭乡,古道总体呈东西走向,全长约3公里,宽1.3至2.5米,全部用青石板块人工铺砌而成。东起安峰村大冲组屋场,蜿蜒而上至山岭,翻越安峰大岭西面后顺势而下,西接安峰村寒坑组,最高海拔152米。古道中尚保留有不规则的块石路面保存完好。 距山岭之巅西头约5米之远古道旁立有一通高80公分,宽30公分的石碑,上面所刻15个字迹为:重修大岭路,杨方谷,清道光十七年立,雕刻为阴刻,字体为楷书,颇见书法功底。从文字记载得知,道光十七年即为1837年,大岭路在原先基础上予以重修,从中获悉,该古道始修或第二次修建时应在道光十七年之前,始修年代有待进一步考稽。石碑的发现,让考察人员兴奋许久。 xiushui.Net 安峰村村民,今年60岁的余昌根介绍说:“古时这条古道是武宁到修水的必经之路,也是庙岭安峰村大冲组与寒坑组来往要道,修水、武宁两县贸易往来繁荣,在古道上昔日成千上万辛勤的马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用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宁静,开辟了一条通往昔日两县和域外的经贸之路。 商贩利用此道贩卖盐、茶。在茶叶产销期更是人流不断,古道沿途风光秀丽,在2005年之前仍为当地百姓行走的交通要道,现因茅草茂盛,难已通行而致荒废。 C:亭记:书法个个珠玑,文章佳句叠出 碧云亭记镂刻在石碑上,石碑长2米,宽0.6米,其质地为上等青石板,碧云亭记为当时秀才所撰,其记载了历史上重修古凉亭的经过和当地乡绅捐资建设情况。 “其亭记,文采飞扬,佳句叠出;其石碑,质地上乘,完璧无缺;其书法,苍劲有力,个个珠玑;其雕刻,一气呵成,镂透石壁。”文物爱好者周湖岭如此评价说。 附: 碧云亭记 光绪甲辰春,陈伯珪裔见巨领亘绵里许,旷无芦舍,而斯岭适当西南之冲,因悯过客往来,亡小憩所。爰集同志鸠工庀材作亭于其上,并筑室二间而为施茶所焉。庶渴者饮,倦者休,负戴者得所息肩,提携者聊可驻足。呼啸唫风,如获荫于樾下也者,虽当春雨骤来,夏日酷甚,而行之道之人讫可小息,岂不懿叹!彼放鹤醉翁,美则美矣,涵虚览胜;华则华矣,然止惠幽。人之逸趣供君之嬉游耳,非便行人也,吾所不取,间尝闻诸父老曩者曾有结庐其巅,未几降为坵墟矣,迨其后复有好事者,仍其旧址乃作栋宇以为旅舍居,无何又以事败,而瓦砾荡然无存,是其或兴或废,莫不一而足也,岂果地不灵,抑由人之不杰也?陈君倡建此亭,欲叠石为墙,陶垣为瓦,用垂久远。余闻而是之然,成之浩大,须金数百有余串,固知一木难支大厦,集腋方可成裘,是所望于仁人君子解囊资助,襄成美举,厥后镌诸贞珉,流芳百世。属余作文以记之,遂以名其亭曰“碧云”,夫云之为用大矣哉,春秋公羊曰:“触石而起,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天下者,泰山云也!”故夭矫凌空,茫洋六合,神龙变幻于其中,而泽被乎万物焉,固释其义而为之记! 内容来自xiushui.Net 临郡清庠生阁丞氏付尔袞谨撰 提瑞玉宝森 经理首事陈馨吾 缘吉轩应玉映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