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春意盎然,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祭祀习俗,相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古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也就是说清明节以扫墓祭祖为基本主题,但各地习俗不尽相同,扫墓的形式也就有异。 修水地处湘鄂赣边,具有典型的吴楚文化交融特征,朱熹在《九歌》注中说:“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黄庭坚也说瑞州宁州一带“尊巫而谣祀”。如今的修水其习以礼信相敦,风俗淳厚。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每逢清明节前后3天,大多举族出行,姓氏兄弟叔侄父子相邀同往,坐满一、二辆小货车浩浩荡荡去扫墓,规模较大的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扫墓队伍,如黄沙镇的长茅余姓始祖墓,每年清明节前后,来自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的余姓后裔几千人扫墓,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大桥、白岭的卢姓及冷应徵后裔,何市的刘姓、王姓,扫墓队伍都是规模浩荡的。 修水网 扫墓一般有几项必做的功课。一是为墓茔除草添土。平时,在农村一般不能向坟茔动土,若坟茔确需修整,一定要请地仙择日子,只有清明、冬至时节可以随便动土,因此修整祖墓,为先辈墓茔除草添土是清明扫墓的必修课;二是压墓纸,烧袱包。“压墓纸”就是用小石头将每张土纸压在坟墓的四周,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烧袱包”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袱包”,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袋表面印上木刻版图案,图案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亡人的名讳,如:“故显考(妣)张公讳XX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关于袱包里的冥钱,种类很多,如今南杂店均有销售。三是摆供果,燃香烛。在亲人墓前摆上酒食、果品和鲜花,燃起香烛,再将纸钱焚化,然后磕头行礼祭拜。农村常用的清明供果主要是艾米果,是一种用艾叶和糯米粉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馅料,放到蒸笼内蒸熟的自制食品。蒸熟出笼的艾米果,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当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也许这就是相传的寒食节冷餐。《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修水网 清明节也是广泛开展烈士纪念活动的大好时期,各中小学组织学生、企事业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到革命烈士墓(陵园、馆),缅怀革命烈士,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此外,在清明节期间,山林间扫墓人群络绎不绝,鞭炮声此起彼落,烧钱化纸烟雾弥漫,野外用火成倍上升,增大了发生森林火灾的危险性。为了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各乡镇村组会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做好“清明”期间森林防火安全工作。 |